2020年是陈半丁先生逝世五十周年,辽宁省博物馆与旅顺博物馆合作展出馆藏陈半丁书画作品,纪念陈半丁先生的艺术成就和 贡献,呈现陈半丁书画艺术的魅力与内涵,与观众一同走进陈半丁的艺术世界和精神世界,以期得到艺术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 本书是该五十周年特展的展览图录。本书旨在全面展现陈半丁先生的书画艺术成就和对中国画事业发展的 贡献,在借助绘画、书法、篆刻等代表作品直观展现陈半丁艺术成就的同时,又辅以艺术年表,以便观众清晰地了解其创作生涯的不同阶段。本书整体构思巧妙,且渊源有目,书中分“惠我良深——承继篇”“花草精神——花卉篇”“笔底河山——山水篇”“半丁弄翰——书法篇”“和众共济——师友后学篇”等部分,各专题名称及书名均取自陈半丁用印,设计巧妙, 匠心。
本书为上海市第二轮修志企业志书之一,记载了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包括建立、发展、业务状况、人员结构、党群关系等,史料充实,清晰、客观地展示了公司发展及变革历程。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全志以总述、大事记统领,各篇设概述,依次为机构与体制、“九四专项”、投融资、经营、管理、党群工作、企业文化、人物、荣誉,共8篇、43章、177节、387目。 围绕这几大篇目,本书依据《〈上海市志(1978—2010)〉编纂行文规范》展开全面论述,突出主业、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力求横不漏项,纵不断线,全面反映久事各部门的主要工作,具有鲜明的企业特点和时代气息。 本书是一部很好的企业史教材,青年职工可以从中得到教益和启迪;把毕生精力和心血投入久事发展的老职工,
《技术史》共八卷,本卷为第二卷,主要关注从地中海文明至中世纪(约公元前700年至约公元1500年)的技术。在两千多年的岁月中,古代近东帝国将它所拥有的技术优势通过希腊—罗马世界向西方未开化民族传播。在希腊时期、罗马时期、后罗马时期及中世纪这四个历史阶段,基本生产、制造、运输、实用技术和应用化学都在缓慢而稳步发展。至中世纪末,技术与科学的触点极少且未被重视,技术讲授几乎全部是一种师徒传承关系。本卷追踪的技术发展,可以看作是对之后几卷中展现的西欧上升中的技术霸权的初步调研。
上海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之一,历经海关邮政、大清邮政、 邮政、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几度沧桑。上海邮政的历史,是中国邮政发展的缩影。在上海邮政发展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事件值得回顾,这些跌宕起伏的变迁,多姿多彩的轨迹,对于研究中国邮政的历史,以及探究今后邮政发展的道路,都是 价值的。 《上海市志(邮政电信分志邮政业卷1978-2010)(精)》以各种史实和数据翔实记载了上海邮政事业,尤以本卷1978年至2010年的33年间的发生、嬗变和发展,不仅填补了上海邮政有史无志的空白,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书为上海市第二轮修志企业志书之一,记载了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包括建立、发展、业务状况、人员结构、党群关系等,史料充实,清晰、客观地展示了公司发展及变革历程。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全志以总述、大事记统领,各篇设概述,依次为机构与体制、“九四专项”、投融资、经营、管理、党群工作、企业文化、人物、荣誉,共8篇、43章、177节、387目。 围绕这几大篇目,本书依据《〈上海市志(1978—2010)〉编纂行文规范》展开全面论述,突出主业、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力求横不漏项,纵不断线,全面反映久事各部门的主要工作,具有鲜明的企业特点和时代气息。 本书是一部很好的企业史教材,青年职工可以从中得到教益和启迪;把毕生精力和心血投入久事发展的老职工,
随着物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许多高新科技和新仪器设备应运而生,也促进了微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本书是Elsevier 2017年出版的专业巨著《临床化学和分子诊断学》第6版 (1800多页) 中与微生物诊断学密切相关的核心章节。即将出版英文单行本。本书共有9个章节,包括细菌学、抗微生物治疗敏感性、分枝杆菌学、真菌学、寄生虫学、病毒学、分子微生物学及质谱分析等,内容上,主要基于系统疾病症候,而非致病菌,在强化整合并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检验思潮中,反映了个性化医学从实验室向患者与一线医生的转变。此外,本书还包括500张Bobbi Pritt寄生虫学图谱,及100多个简短临床案例的寄生虫学问答。本书图文并茂、全面而不失前沿。即是临床检验实验室专业人员 的实用手册。
2020年是陈半丁先生逝世五十周年,辽宁省博物馆与旅顺博物馆合作展出馆藏陈半丁书画作品,纪念陈半丁先生的艺术成就和 贡献,呈现陈半丁书画艺术的魅力与内涵,与观众一同走进陈半丁的艺术世界和精神世界,以期得到艺术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 本书是该五十周年特展的展览图录。本书旨在全面展现陈半丁先生的书画艺术成就和对中国画事业发展的 贡献,在借助绘画、书法、篆刻等代表作品直观展现陈半丁艺术成就的同时,又辅以艺术年表,以便观众清晰地了解其创作生涯的不同阶段。本书整体构思巧妙,且渊源有目,书中分“惠我良深——承继篇”“花草精神——花卉篇”“笔底河山——山水篇”“半丁弄翰——书法篇”“和众共济——师友后学篇”等部分,各专题名称及书名均取自陈半丁用印,设计巧妙, 匠心。
《安徽文献总目(1911年以前)》是旨在全面著录历代皖人各类著述及版本情况的目录类工具书。全书总字数在一百二十万字左右,用繁体竖排,有传统专名号,附书名、著者索引。其主要内容及体例如下:著录自先秦至1911年间安徽历代学者、文人所撰述、辑录的相关文献以及其他安徽地方文献。为系统反映皖人著述全貌,历 曾出现过的文献,不论存佚,全数收入。以朝代为顺序辑录,同一时代者则以姓氏笔划为序排列。每一作者,著录其所有著述名称,注明出处。同书异名、卷篇有异均单独列出,加“又”别之。凡现存著述,罗列其各种版本及收入丛书等状况,如遇珍稀善本、稿本、抄本、精校本等,则尽可能则注明现收藏单位。附有“书名索引”、“著者索引”,用文史工具书通用的四角号码检字法,字头之拼音与笔画也转化为四角号码附入,以方便使用者
2020年是陈半丁先生逝世五十周年,辽宁省博物馆与旅顺博物馆合作展出馆藏陈半丁书画作品,纪念陈半丁先生的艺术成就和 贡献,呈现陈半丁书画艺术的魅力与内涵,与观众一同走进陈半丁的艺术世界和精神世界,以期得到艺术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 本书是该五十周年特展的展览图录。本书旨在全面展现陈半丁先生的书画艺术成就和对中国画事业发展的 贡献,在借助绘画、书法、篆刻等代表作品直观展现陈半丁艺术成就的同时,又辅以艺术年表,以便观众清晰地了解其创作生涯的不同阶段。本书整体构思巧妙,且渊源有目,书中分“惠我良深——承继篇”“花草精神——花卉篇”“笔底河山——山水篇”“半丁弄翰——书法篇”“和众共济——师友后学篇”等部分,各专题名称及书名均取自陈半丁用印,设计巧妙, 匠心。
2020年是陈半丁先生逝世五十周年,辽宁省博物馆与旅顺博物馆合作展出馆藏陈半丁书画作品,纪念陈半丁先生的艺术成就和 贡献,呈现陈半丁书画艺术的魅力与内涵,与观众一同走进陈半丁的艺术世界和精神世界,以期得到艺术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 本书是该五十周年特展的展览图录。本书旨在全面展现陈半丁先生的书画艺术成就和对中国画事业发展的 贡献,在借助绘画、书法、篆刻等代表作品直观展现陈半丁艺术成就的同时,又辅以艺术年表,以便观众清晰地了解其创作生涯的不同阶段。本书整体构思巧妙,且渊源有目,书中分“惠我良深——承继篇”“花草精神——花卉篇”“笔底河山——山水篇”“半丁弄翰——书法篇”“和众共济——师友后学篇”等部分,各专题名称及书名均取自陈半丁用印,设计巧妙, 匠心。
全书分为“梦从这里开始”“油画篇”“水彩篇”和“习作篇”等四个板块: 部分《梦从这里开始》中十个章节十余万的文字,主要叙述了作者的从艺经历和对艺术的体会与感悟,图文并茂,内容多样,其中也穿插了一些作者的生活照片和青少年时代的习作,以及近年来创作的部分水彩画作品。 第二部分是油画作品“时差”系列、“梦云”系列、“风情·人物”等。 第三部分是水彩画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是作者在油画创作之余的所思所想。 第四部分是作者青年时代的一些习作。
全书分为“梦从这里开始”“油画篇”“水彩篇”和“习作篇”等四个板块: 部分《梦从这里开始》中十个章节十余万的文字,主要叙述了作者的从艺经历和对艺术的体会与感悟,图文并茂,内容多样,其中也穿插了一些作者的生活照片和青少年时代的习作,以及近年来创作的部分水彩画作品。 第二部分是油画作品“时差”系列、“梦云”系列、“风情·人物”等。 第三部分是水彩画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是作者在油画创作之余的所思所想。 第四部分是作者青年时代的一些习作。
《中国物流与供应链信息化 案例集(2020)》专门打造网络货运平台应用案例专题,收录16篇企业经典案例,分享网络货运平台在煤炭、钢铁、快递快运、园区、商贸等各细分领域独特的经营模式及核心竞争力,为正在观望、期待转型的企业提供参考。除此之外,本册案例集还收录了物流企业信息化应用案例13篇、物流服务平台应用案例15篇、共享共建创新应用案例2篇、智能商用车及车联网技术创新应用案例3篇,智能物流技术与装备创新应用案例5篇、大数据、云服务、区块链创新应用案例8篇。分别从物流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建设、社会化物流平台服务、车后市场及智能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等方面分享企业发展经验,记录行业发展路径。
《中国物流与供应链信息化 案例集(2020)》专门打造网络货运平台应用案例专题,收录16篇企业经典案例,分享网络货运平台在煤炭、钢铁、快递快运、园区、商贸等各细分领域独特的经营模式及核心竞争力,为正在观望、期待转型的企业提供参考。除此之外,本册案例集还收录了物流企业信息化应用案例13篇、物流服务平台应用案例15篇、共享共建创新应用案例2篇、智能商用车及车联网技术创新应用案例3篇,智能物流技术与装备创新应用案例5篇、大数据、云服务、区块链创新应用案例8篇。分别从物流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建设、社会化物流平台服务、车后市场及智能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等方面分享企业发展经验,记录行业发展路径。
《中国物流与供应链信息化 案例集(2020)》专门打造网络货运平台应用案例专题,收录16篇企业经典案例,分享网络货运平台在煤炭、钢铁、快递快运、园区、商贸等各细分领域独特的经营模式及核心竞争力,为正在观望、期待转型的企业提供参考。除此之外,本册案例集还收录了物流企业信息化应用案例13篇、物流服务平台应用案例15篇、共享共建创新应用案例2篇、智能商用车及车联网技术创新应用案例3篇,智能物流技术与装备创新应用案例5篇、大数据、云服务、区块链创新应用案例8篇。分别从物流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建设、社会化物流平台服务、车后市场及智能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等方面分享企业发展经验,记录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