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常用的109种钢材的280种不同热处理规范下测得的磁特性曲线,并以曲线和表格的形式提供了磁特性的基本数据。为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更好地利用这些参数和曲线去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本书对铁磁性材料的特点、主要磁特性参数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曲线去选择磁性检测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本书可供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人、无损检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使用。 也可供从事电磁测量研究的人员及教学工作者参考。
在建筑空间及结构设计的交汇点处,由于时代、场所及所从事设计的人员的不同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 本书记载了在这类空间与结构设计的交汇点处所出现的几多“传奇故事 ”,同时也是一部空间结构设计的入门书。 那么构成“传奇故事”的视点存在于何处?那就是“围绕历史的视点” 、“围绕人物的视点”、“围绕结构设计的视点”、“围绕由构思至建设的视点”及“围绕结构美的视点”。 以上述五个视点为轴心,笔者阐述了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及技术上的独创性、结构设计的可能性,并介绍了建筑师、工程师携手共同创作的作品,其中还穿插了笔者到目前为止的“思路”、“经验”及“教授方法”等,期望人们早日进入“时间与空间”、“文明与文化”中所构筑的空间设计的大世界中。
本书内容包括供热系统的热源及主要设备、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计算、供热系统流量调节、供热系统协调运行、供热系统节能技术、供热系统运行监测与量化管理节能技术,以及大庆油田供热系统数据远传与监控系统。书中阐述详略得当,体现了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恰当结合。本书可供建筑环境与供热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以及供从事供热、通风、空调等专业的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本手册是根据新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及其他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并结合工程实践和多方著述编写的实用工具书。 本手册内容包括: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地质、规定及常用资料,岩土工程勘察规定,地基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地基土中应力计算,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土的压缩性与地基变形计算,土压力与挡土墙,浅基础设计,桩基础,软弱地基,地震区地基基础,地基处理等。 本手册具有技术标准新,实用性强,应用方便等特点。全书按表格化、条文化,图形化编写,简单明了,查找迅速,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本手册供广大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监理人
本书介绍了作者的设计作品,包括清华大学主楼、地铁东四十条站建筑、湖南大学图书馆及电教楼建筑、北京大学图书馆、徐州博物馆等建筑。
本书内容包括供热系统的热源及主要设备、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计算、供热系统流量调节、供热系统协调运行、供热系统节能技术、供热系统运行监测与量化管理节能技术,以及大庆油田供热系统数据远传与监控系统。书中阐述详略得当,体现了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恰当结合。 本书可供建筑环境与供热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以及供从事供热、通风、空调等专业的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本手册是根据新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及其他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并结合工程实践和多方著述编写的实用工具书。 本手册内容包括: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地质、规定及常用资料,岩土工程勘察规定,地基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地基土中应力计算,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土的压缩性与地基变形计算,土压力与挡土墙,浅基础设计,桩基础,软弱地基,地震区地基基础,地基处理等。 本手册具有技术标准新,实用性强,应用方便等特点。全书按表格化、条文化,图形化编写,简单明了,查找迅速,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本手册供广大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监理人
丹尼尔·威廉姆斯的《可持续设计:生态、建筑和规划》全面概述了可持续设计原则和实践的多重尺度,并配有实例和实例分析加以说明。章探讨了生态模型,从生物和生态系统功能中学习,并使用生态学原则作为可持续设计的模型。第二章的内容为可持续设计,评述了我们面对的挑战以及如何设计一个可持续的未来。第三章至第五章都是对不同规模的设计的分析和实例探讨,从区域到城市,再到建筑,部分是基于生态模型的。第六章则特别呈现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环境委员会历年十大绿色建筑获奖项目。
桩基础工程的试验和质量检验评定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手册是将近年来有关桩基工程检测方面的各类方法汇总编撰而成。本手册包括以下内容:概论,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桩基静载试验,桩基低、高应变动力检测,桩基承载力静动法(StatnarrIic)检测,灌注桩声波法检测,灌注桩试件强度检验与钻芯法检测,水泥土搅拌桩检测,碎石桩检测。书中对每种检测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步骤、检测结果的处理与分析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并列举了每种方法的工程应用实例。本手册除了介绍传统的、现行的测试方法外,还汇集了当前桩基检测工作中许多新技术和新设备,如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法、灌注桩CT扫描成像技术、静动法等技术,以及的各类检测设备。本手册是一本实用性强、内容全面的工具书,是从事桩基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技术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介绍了作者的设计作品,包括清华大学主楼、地铁东四十条站建筑、湖南大学图书馆及电教楼建筑、北京大学图书馆、徐州博物馆等建筑。
本手册是根据新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及其他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并结合工程实践和多方著述编写的实用工具书。 本手册内容包括: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地质、规定及常用资料,岩土工程勘察规定,地基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地基土中应力计算,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土的压缩性与地基变形计算,土压力与挡土墙,浅基础设计,桩基础,软弱地基,地震区地基基础,地基处理等。 本手册具有技术标准新,实用性强,应用方便等特点。全书按表格化、条文化,图形化编写,简单明了,查找迅速,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本手册供广大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监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