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如何让学生体验建筑并逐步建立自己的建筑观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课程要求学生从自己的观察视角入手并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分析,把被分析的建筑从不同方面层层剥离,努力寻找建筑的思想核心和它形成的逻辑轨迹,找到建筑作品的发展脉络,而不是片面的理解建筑。选取现当代建筑代表人物,对他们的一系列的经典小型建筑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大师作品内容资料全面,分析方法系统,最终保证会成为学生们和建筑师研习建筑的一个很好的工具书。本书适用于建筑设计相关专业师生。
本书部分是藤本壮介对他历年来作品的介绍和阐释,第二部分是藤本对其建筑理念更为系统而深入的表达,包括一些建筑文论和相关访谈。 藤本壮介在此阐释的建筑理念,或者说创作野心,在于构建一种由局部产生的秩序。他偏爱自然产生的“洞窟”,而非刻意搭建的“巢穴”,他使用语意模糊的“居所”,取代具有终结色彩的“房间”,他一心一意想要成为勒?柯布西耶和米开朗基罗那样的建筑家,在这些作品和文字中,我们似乎可以隐约看到他试图实现的效果:人类创造出的物体可以人类控制的范围。
本书以20世纪的典型建筑为描述对象,并同时给出了于关选择这些经典建筑的两个基本原则。其一,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其二,所选建筑组织与顺序的依据是什么? 本书就决定要收入已经完工的建筑,无论是否保存下来。因此我们筛选掉了20世纪建筑史中的一些研究类项目,我们对建筑的选择更倾向于那些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风格上、技术上或规划上——尤其是对建筑展出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作品。在对建筑大师做出正确评价的同时,本书还有一个目的,囊括了尽可能多的建筑师及其作品。按照其设计开始的时间排序,书中的每个建筑都配有以CAD软件绘制的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对每个案例都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剖析,这比那些在一般历史资料中得到的信息更加详尽。 本书的一个优点就是没有解释通常的“原因与事件”,虽然通过这些可以阐述建
本书部分是藤本壮介对他历年来作品的介绍和阐释,第二部分是藤本对其建筑理念更为系统而深入的表达,包括一些建筑文论和相关访谈。 藤本壮介在此阐释的建筑理念,或者说创作野心,在于构建一种由局部产生的秩序。他偏爱自然产生的“洞窟”,而非刻意搭建的“巢穴”,他使用语意模糊的“居所”,取代具有终结色彩的“房间”,他一心一意想要成为勒?柯布西耶和米开朗基罗那样的建筑家,在这些作品和文字中,我们似乎可以隐约看到他试图实现的效果:人类创造出的物体可以人类控制的范围。
1983年,当世界上最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被授予普利兹克奖(Pritzker Prize)时,评审团对这位善用光线、空间和几何图形的大师的评价是:“他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贝聿铭全集》是这一评语的见证,本书以他最并广受赞誉的卢浮宫作为焦点,展示了贝聿铭逾50年来一众的雕塑感造型作品。这本全集专注于贝聿铭本人最感兴趣并直接负责的作品,以更好地展现大师的巨大影响力。
艾琳·格雷是一位开拓者。她所属的那个年代,在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领域,没有几个女人能与她相提并论。莉莉·瑞克(LillyReich)和夏洛特·毕瑞安德(CharlottePerriand)是其中的佼佼者,但这两位女人的荣誉都依际在那些男人的光环下:莉莉·瑞克(LillyReich)与迈斯·温德·罗赫(MiesvanderRohe),夏洛特·毕瑞安德与李·洛勃斯尔(LeCorbusier)。而艾琳·格雷坚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注定把这种亲密关系拒之千里;在她的作品中,追求的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个性、兴趣。由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使她具有丰厚的经济支柱。格雷来自苏格兰贵族家庭,1878年8月9日出生在爱尔兰。童年和青年的部分时光在爱尔兰的家族庄园度过,另一部分时光在她母亲的家乡伦敦度过。然而,当她青年时,就离开维多利亚帝国,移居巴黎。她的一生都在法国度过,直至1976年。
建筑手绘图是绘画艺术与建筑艺术的高度结合,其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使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是建筑模型所不能替代的。建筑手绘图对于设计方案的比较、设计意图的深化、设计质量的提高,都具有积极意义和促进作用。建筑手绘图是表达设计意图的一种手段。其表现技法带有的专业特点,除艺术性的要求外,必须准确、真实地介绍实体,不带任何主观随意性。准确,是指所表现的实体必须符合建筑结构的逻辑性、建筑尺度的准确性和建筑形体的严密性。真实,是指所表现的处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建筑,其形体、质感和环境要符合该设计实现后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所以,建筑手绘图是沟通建筑师和建设单位或使用者之间的桥梁,也是建筑师研究建筑的造型和研究建筑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自古以来,建筑同时被列为艺术范畴。也许由于建筑的造型、
马里奥·博塔的工作节奏紧张,职业生涯跨跃30多年,有机会出版有关他的个人作品集,系统地介绍他的作品是风险性的,因为很可能这样的出版物会呈现出列出作品清单的模式,缺少了对博塔独特个性及他对本世纪建筑业做出的重要贡献的诠释。如果这是《十大建筑师系列:马里奥博塔》出版的目的所在,它就会否定了马里奥·博塔从事的研究与发明工作,这工作虽然有些不太详细,但却极具重要价值。在系统地对他进行全方位一评价的时候,它也会否它他对人类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与其说是这种贡献已获得的结果吸引了我们关注的目光,倒不如说是这个观察的过程将对未来建筑业产生的重大影响吸引了我们。《十大建筑师系列:马里奥博塔》的出版是要展示研究的重要成果,通过按时间顺序对各种设计内容本身的逐步分析,帮助大家理解这些研究成果。最重要
《安藤忠雄全建筑:1970~2012》本书为首次集结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自1969年成立个人建筑事务所至2012年期间,设计及建成的228个建筑作品。每个设计均由安藤亲述其设计项目构思历程,并收录珍贵的构思草图、建筑总图与平立剖面图、施工详图及建成实景照片。本书适合建筑及景观设计专业人士,对了解安藤忠雄的设计哲学、设计思想及设计手法大有帮助。
本书为大师系列丛书《弗兰克·盖里的作品与思想》分册,全书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及其荣誉列表;第二部分由访谈、评论、获奖致词等文章组成,主要介绍弗兰克·盖里的创作过程和建筑风格;第三部分对弗兰克·盖里的三个主要建筑作品进行详细描述并配有图片;第四部分为弗兰克·盖里的其他经典建筑作品欣赏。
《当代建筑的逆袭》为青年设计师邵唯晏多年来学习和工作的经验所得,重点介绍了当代建筑的十种特质:数字性、动态性、拓扑性、自相似性、模糊性、轻透性、多向连接性、地景性、地域性、永续性。并根据每种特质的特点,配以相应案例加以解释,使人更容易明白这些特制的应用形态,方便读者理解当代建筑。
《安藤忠雄全建筑:1970~2012》本书为首次集结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自1969年成立个人建筑事务所至2012年期间,设计及建成的228个建筑作品。每个设计均由安藤亲述其设计项目构思历程,并收录珍贵的构思草图、建筑总图与平立剖面图、施工详图及建成实景照片。本书适合建筑及景观设计专业人士,对了解安藤忠雄的设计哲学、设计思想及设计手法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