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积空间中有时会为了让所有人都得到满足,而做了很多的隔间,使得原本就很小的空间变得更为零碎,不仅会遮挡阳光,生活也不够舒适。不如适当地拆除隔间,使空间获得释放并合并使用,以维持空间的完整性。同时以公共区和私密区的角度分开思考,适度运用隔间遮蔽卧寝的私密区,而公共区则有效整合使用功能,动线不分散、不凌乱。 在房间数目足够的情况下,有时会出现空间比例不适当的情形,例如卧室过大或是空间太小不能作为卧室使用,只能用作储藏室。另外,不当隔间的配置也容易造成畸零空间的产生。此时可通过微调格局,调整隔间位置,让空间尺度获得合理使用,同时消除畸零区域使空间比例更为平衡。 在高度许可的情况下,小面积空间通常会选择向上发展出两层以争取更多生活空间,但若是做得太满面积过大,虽可获得较多的使用面积
这是一本介绍建筑构想的书,也是建筑设计者的参考书。构想是以示意图加简要文字的方式来表达的,这种表达方式是建筑设计独特的表达方式,对建筑设计师至关重要且必须加以掌握。本书将建筑设计的众多问题分为五大类,又将五大类细分为106项小专题,分门别类地整理了各种构想示意图。本书收集了上千个构想示意图,读者可对其加以模仿、发展、组合、改良成自己的构想,并能激发新的构想,同时还可增强绘制示意图的能力
建筑,一种空间的语言,人与空间的对话。 当人们在欣赏路易士·康、柯布西耶、莱特这些建筑大师们的作品时,是否曾想过:这些建筑大师们在设计的当下,所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而建筑师与社会需求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与关怀责任? 身为资深建筑师的汉宝德,游走世界各地,不错过任何一座“有意思”但未必广为人知的建筑物,例如:悉尼歌剧院、国立澳洲博物馆、哈佛大学新旧校园、朗香圣母院等,从当下所感遇的氛围、造型,细述其中蕴涵的巧思,既生动又具体。此外,书中亦从现代建筑学派与设计精神出发,汉宝德借以自身的建筑师实际经验,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地融合中外学派并贴近人们生活景况而论,幽默中带着批判,可谓是建筑爱好者以及业界人士的经典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