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速学手册(第2版)》依据我国目前的国家及行业有关道路工程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打破传统教材长篇大论式的形式,采用科学的编排体系编写而成,内容简洁、重点突出,并结合工程实践和施工特点,可操作性强。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施工基础知识,路基工程施工,路面基层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沥青路面施工,路缘石施工,人行道铺装施工,收水井、雨水支管和检查井的施工,挡土墙施工,城市道路照明施工等。《道路工程施工速学手册(第2版)》适用于从事道路工程施工的新人职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企业岗位的培训教材使用,同时还可供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是公路桥隧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汇编,全书共收集有关国标、部标及相关行业标准共16个,主要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02-83)、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3-9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5-95)、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成品力学性能检验规则(JT 391-1999)、悬挂式公路桥梁工作架(JT 71-93)、斜拉桥热挤聚乙烯拉索技术条件(GB/T 18365-2001)、悬索桥预制主缆丝股技术条件(JT/T 395-1999)、公路桥梁橡胶伸缩装置(JT/T 327-1997)、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YM锚具、连接器规格系列(JT/T 329.1-1997)、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划(JT 329.2-1997)《公路悬索桥吊索》(JT/T 449-2001)等规范。 另附部分水泥及混凝土新规范8个,分别为
深圳彩虹(北站)大桥为主跨150m下承式无铰系杆拱桥,其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桥面结构均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世界上首座全组合结构大跨桥梁,其采用的预应力钢-高托座混凝土空心板叠合梁也属。本书以深圳彩虹(北站)大桥为背景,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进行了全方位扫描和透视,包括深圳彩虹(北站)大桥的设计、研究、试验、施工、监测、监控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和技术创新,也包括大桥主要构件的加工、安装、检查、验收和预应力体系的使用情况,内容较为全面、真实,并附有精美图片。 深圳彩虹(北站)大桥工程荣获2001年国家设计奖、广东省设计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本书可供土木工程的有关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工程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道路工程施工速学手册(第2版)》依据我国目前的国家及行业有关道路工程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打破传统教材长篇大论式的形式,采用科学的编排体系编写而成,内容简洁、重点突出,并结合工程实践和施工特点,可操作性强。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施工基础知识,路基工程施工,路面基层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沥青路面施工,路缘石施工,人行道铺装施工,收水井、雨水支管和检查井的施工,挡土墙施工,城市道路照明施工等。《道路工程施工速学手册(第2版)》适用于从事道路工程施工的新人职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企业岗位的培训教材使用,同时还可供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在研究运用协调理论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和业务流程,阐述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的特征,针对三个不同层面的协调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包括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与外部协调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子系统之间协调和内河集装箱子系统内部协调发展。本书分析研究过程中注重从理论高度,深入分析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理论和机制,为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相关部门评估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提供适用的方法,并提出促进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措施建议。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独特,珍惜特有物种较多,保护好备受世人关注的沿线生态环境,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本书翔实地记载和反映了我国重大建设项目首次实行环保监理制度,创建环保管理体系,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迁徙条件,高寒植被,湿地生态系统,江河源水质和铁路两侧景观所采取的政策和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