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学图绘:二十年设计手绘图集》主要介绍了以下五个方面内容:建筑设计的绘图要点和图片;园林设计的绘图要点和图片;木作及明清家居设计的绘图要点和图片;书法、绘画、收藏等工余所好;绘图的技法等。全书内容丰富、知识系统,道理深入浅出、技术新颖实用;语言通俗易懂、文图并茂,是一本比较好的科普读物。
本书介绍的是美国的景观设计师野口勇,作为现代雕塑史上的一位国际性人物,野口勇较早地尝试了将雕塑与景观设计结合起来,他认为,艺术家与土地的接触能使他对工业产品的依赖中解放出来,以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这也是他偏爱石雕和景观设计的一个原因。 野口勇主张艺术家的社会目的——不是为了博物馆的收藏来创作,而是为公众的愉悦,为了使生活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为丰富。这也许是他涉足公共环境领域的内在原因。 作为一个跨趣国界的艺术家,野口勇处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他的作品在日本和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他完整地奖日本文化的精髓表现在西方现代设计中,同时,也是日本景观设计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书共十一章,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部分对、国外水景观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包括世界各地域水景观的发展史,水景发展的现状等内容;第二和第三两大部分属于技术性内容,分别对水景喷泉所涉及的水的部分和电的部分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内容涵盖水景喷泉的设计、施工及最终所达到的效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涉及水力学、电气、电控、结构学、电脑效果图制作、激光、机械加工等领域与喷泉水景相关的知识。 书中同时插入大量的图片、图纸、数据表格、技术资料等,有些内容是编者数十年来在工程实践中收集、整理、总结的珍贵资料。本书是一本针对性、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专著,主要面向对象为工程、设计院等相关部门以及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作者以极富洞察力的眼光,剖析了18世纪以来实用艺术和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涵盖了绘画、雕塑、建筑、家具、印刷、摄影、服装、工业等诸多领域。不仅从纵向阐述了各个设计流派、各种设计风格的演变过程及其代表作品,而且从横向探讨了设计和生产、消费、科技、商业之间盘根错节又变动不居的关系;大众对设计的关注以及对设计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也没能逃过作者审视的目光。在展现了这样一幅关于现代设计史的全景画面之后,作者似乎意在告诉我们,设计的意义就在于:它是美的化身,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本书从造园的艺术思想到景境的意匠手法;从园林的总体规划到个体建筑的设计;从结构列架到细部装修均有系统的论述。涉及到园林创作的各个方面。是从事中国园林传统风格设计、研究中国造园艺术等有关人员的重要典籍!
《败壁与废墟:建筑与庭园红砖美术馆》作为《北大园林》系列丛书的册,《败壁与废墟:建筑与庭园红砖美术馆》主要通过红砖美术馆项目,呈现作者对建筑的思考和对中国园林的研究,全书主要包括作者撰写的三章对项目缘起、设计理念、建造过程以及与中国古典园林思想的对位与转换关系的思考过程;以及一篇由专业内建筑师和建筑评论家共同参与的论坛实录所组成。 《败壁与废墟:建筑与庭园红砖美术馆》延续了作者在日常和传统文化中找寻一些非常基本的东西,并用一种朴素的关联性,在实践中表达出来。书中阐述的不是最终的项目,而是形式、空间等生成的具体过程。
本书按造景功能对园林植物进行分类,包括水体、绿篱、花坛、阴地、地被、行道、芳香、藤蔓植物造景等,包含七百多个种,内容既有植物形态特征、习性介绍,又有景观特征、园林应用说明,每个种均配以多张精美的植物形态及造景图片。本书内容涉及面广,知识性、观赏性和实用性强,适合景观种植设计师参考、借鉴,也适合公园园林工作者、园林专业师生等读者阅读。
第七届艾景奖以“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为主题,旨在推动对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造活动,包括城市有机更新、生态更新、存量更新及智慧更新,*终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大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行业人士参加,向世界传递出风景园林趋向自然人文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强音。大赛设置卓越设计奖1名、年度杰出设计奖6名、年度十佳景观设计奖44名、年度优秀设计奖47名。本书收录了获奖作品以及优秀单位、个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