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拥有现代风格的夯土建筑结构,以及墓葬建筑和外形如墙体一般纤薄的建筑结构。夯土结构拥有傲人的应用历史,但是在世界许多地方已不再应用,经常被认为逊色于现代建筑材料和方法,或仅适用于贫困的乡村地区。然而本书精选的建筑案例向人们展示了夯土可以具备美观度、多功能性以及很强的气候控制优势。精选的案例配以翔实美观的图文介绍为建筑师和设计师提供了的参考。
文化具有传承性,在我们当今的建筑设计中应该继承和借鉴我们传统建筑中的元素。建筑师可以从传统乡土建筑巾汲取创作灵感,利用当代多样化技术进行充满个性化的创新,也可以从生态环境出发。在绿色建筑理念的框架下进行生态实践,构建“取而用之”的新乡土建筑。而这种继承和借鉴的前提就是对传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今天,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正在逐渐增强,然而,由于传统工艺的流失,使得在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开发中建筑遗产的真实性无法保证。这样,对传统建筑的形制与匠作工艺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其特点.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开发以及对当代建筑的设计思路与方法,都能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连接传统与创新/建筑立场系列丛书》主题为现代的本地化设计——连接传统与创新,以实际范例阐述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在现代环境中重新诠释地方建筑实践和地方风格。书中将展示他们如何应用材料、施工方法和新的创新方式的细节,以及他们如何具备使建筑风格摆脱盲目的创新风和避免建筑空有时尚外形特点的能力。
本书以《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含光盘)》(JGJ 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77—2009)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等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为依据,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概述、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建筑节能设计原理、建筑单体节能设计、供热采暖节能设计、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建筑遮阳设计、建筑采光与照明节能设计、建筑设计中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内容。 本书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针对性强,可作为从事建
不同于经典建筑著作,这《漫画建筑进化论》是一份流行文化宣言,也是份关于B.I.G.开创性设计实践的真实纪录。正如书中所述,这是一个对于自由的建筑概念的实践,方法、过程、工具和途径是超乎想象的,并且作为其周围环境中应运而生的产物而具有一种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屋顶花园》不同以往书籍,重点突出对内涵价值的挖掘。编辑告诉读者的关键点和每一个项目的热点。项目分析表明,地理,气候,植被,材料的集锦和特征,生态价值。本书也邀请境内或境外的中国评论项目结合现实的专家,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供读者参考。此外,“新趋势,重视每一个布局与项目相关的提示”,方便读者了解背景,延伸学习。《屋顶花园》精心安排的高清图片和优美的句子,让读者享受科学教育信息,同时使他们感到在屋顶花园的美学魅力。
《建筑隔震减震设计案例详解》通过将获奖的工程设计实例进行汇编,能够让工程师们从中有所借鉴,对减隔震工程的设计、施工有所帮助。工程实例涉及办公、学校、医院、住宅、商业综合体、机场等类型的建筑。书中每项工程均从工程概况、减隔震装置布置、结构计算结果及分析、减隔震部件检测、构造要求与施工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建筑隔震减震设计案例详解》可供设计院结构设计人员、减隔震技术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建筑专业有关师生参考。
苏州云岩寺塔(虎丘塔),不仅是千余年来苏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 人间天堂 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且以其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载人了许多建筑史、科技史、文化艺术史的著作,因而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重点文物古建筑的抢险维修工程上,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早期进行的重点工程之一。两次抢险加固维修工程延续时间之长,投入专家科技力量之多,在全国古建保护维修工程中,也是罕见的。 《苏州云岩寺塔维修加固工程报告》为这两次抢险加固维修工程的研究报告集。
本书包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的教学计划安排、学生作业以及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点评,其内容整体反映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改革的成果。 本书旨在体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改革的方向,使建筑设计教育保持学术研究和现代建筑学教育的时代性特征,对建筑院校的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参考价值。由于其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和国际接轨,通过本书也可以与国外院校建立对话的平台,与国际院校进行教学与学术上的交流。
建筑兼具艺术与生产的双重性造成了一种对立的幻象:在艺术史和建筑美学的范畴内,建筑样式是建筑师的风格特征和表现手法:而在社会吏和社会学的范畴内,表征为艺术的建筑样式却是各种阶级性利益的载体。以马克思王义的生产关系学说为基础去解析建筑生产关系的形成与演化的历史性进程,隐藏在建筑艺术背后的真相便昭然若揭--建筑样式不仅是一种符号工具,它也是权力意志的代言人。建筑的艺术生产遵循着象征的逻辑,常常表现为符号的支配与控制。 《样式的对策:建筑的符号生产及象征的逻辑》试图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把建筑艺术从建筑史的范畴中抽离出来,纳入到社会学的视野之内,从而迈向一种建筑艺术的社会学,其目的就是要透析建筑生产关系的发展史,揭示不同的社会条件与建筑样式演进的辩证关系--以显示各种具体社会情境中的复
《岭南意匠:广东省建筑创作奖2012》选材自广东省建筑创作奖2009、2011两届获奖作品,旨在弘扬建筑师的创新精神,展示其创作个性,智慧和技艺,体现了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收录了包括教育、文化、体育、交通、办公、居住等多种类型设计作品,系统地介绍了岭南建筑师对地域性和时代特征的探索,结合每个项目的平面功能、立面选型。
《Shopping Space购物空间》内容简介:各楼层展示不同的商品,包括精美的巧克力、餐桌用品、礼品、餐具及摆设。“Patchi世界”主旅从地面层开始,其偌大的体积、特别的几何造型和镶饰材料都沿袭了20世纪30年代的复古风格。
本书内容包括: 德国新建医院 ; 产科学 ; 学 ; 康复医学 ; 医院的品牌塑造 ; 外科与手术 ; 福格特兰特医院 ; 埃勒医院 ; 杜塞尔多夫大学附属医院 ; 伊丽莎白医院 ; 霍尔韦德医院 ; 卡塞尔医院 ; 妇科、产科和儿科 ; 汉萨医院等。
《寻找桃花源:绿城·杭州桃花源营造笔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从设计者、营造者和居住者的角度对桃花源的营造目标、营造思考及营造过程进行了回顾和解读,深度挖掘了绿城集团对于“居住“和”生活“的文化、工艺和审美的探索和实践历程。
Eric OweMoss是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大师,“莫斯建造手册”是美国亚洲艺术与设计协作联盟将于2008年推出的大型重要出版物。此书总共1200页,分为4册,每册为一个主题。将全面解析Eric OweMoss在设计,工程,建造和建构上的成就,其中95%的文献为首次出版,全细节展示其建筑项目的设计,工程及建造的过程和图解,以及图片文献,透过很多经典项目的背后去了解建筑师从未公开的设计秘密。
中国由于经济的急速发展,受到全球各行各界的注目。全中国各地持续着建设热潮,城市面貌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在中国建筑界,活跃着一批三、四十岁的年轻建筑家,同时国外建筑界在中国的设计项目也不断增加。《建筑与都市:西扎与葡萄牙建筑师》以介绍世界建筑和建筑家为己任,敏捷地捕捉世界建筑的动态并及时地向全世界广为传播,对世界尤其是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单层轻钢厂房设计实例》不讲原理、不讲计算、不讲设计的基本条件,通过工程实例的形式,表达一项单层轻钢厂房完整的施工图设计。《单层轻钢厂房设计实例》所选择的实例均是已经建成的具体项目。项目的设计单位均是取得国家认可轻钢设计专业资质的持证单位,又都是钢结构生产企业的组成成员。完成实例的企业都是上海市金属结构行业协会的主要会员单位,这些工程设计实例可以被看成现阶段上海乃至我国沿海地区轻钢厂房设计水平的展现。
本书《新版简明无障碍建筑设计资料集成》的内容原收编于1986年出版发行的《新版简明建筑设计资料集成》系列的第三卷。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这会人口的老龄化,大学中已经开设了有关无障碍设计的课程,在此时出版发行本书似乎有些落后,但近年来,无障碍环境的设计理念、具体的实施方法以及制度方面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且尚未形成固定的模式。从满足社会需求的观点出发,我们认为在现在这个时候编辑一部综合性资料具有充分的必要性。 本书主要着眼于建筑及其外部环境,分三部分阐述如何消除人们在生活行动上所遇的障碍,这3篇内容分别为:第Ⅰ篇,空间篇,对各种设施共通的无障碍设计的环境要素、移动环境、卫生设施、生活空间、设施空间进行综述;第Ⅱ篇,建筑篇,从目前尚缺乏充分资料信息的领域入手,引用调查研究成果进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