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触诊解剖学图谱》上篇由颈、躯干和骶骨、肩部、臂部、肘部、前臂、腕和手七个章节组成;下篇由臀部、股部、膝部、小腿、踝和足五个章节组成。它精确和具体地展现了骨、肌、肌腱和韧带、神经和血管的各自不同的解剖学结构。 ②上篇图谱使用了约 70幅解剖彩色插图 和 450张黑白照片 ;下篇图谱使用了约 50幅解剖彩色插图 和 450张黑白照片 。 ③生动鲜活的方式,使实体真实再现。每张精心选择的照片,伴随文字描述和技术手法,使读者能方便地找到所需的结构。 ④为了达到技术手法的良好正确运用,书中提及相应的解剖学知识点,如肌肉的起止点、关节的运动方式、神经的支配。 ⑤《触诊解剖学图谱》除提供给读者一个新的模式:彩色插图、分层展示和方便检索;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额外的架构 临床 的内容,以此强调了
手术操作分类是医院病案信息加工、检索、汇总、统计的主要工具之一。无论是在医疗、研究、教学、管理,还是在医疗付款方面,手术操作分类与疾病分类具有同等重要作用。 ICD-9-CM-3中文编译包括两部分:类目表和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索引。类目标题大约90%为治疗性手术,10%为检查和治疗性操作。类目表共分为18章,除章、第5章和8章外,其他章均按解剖系统分类,按编码的大小顺序排列。由于手术操作发展迅速,新的手术层出不穷,ICD-9-CM-3每年均做及时修订,新的一些操作如介入治疗、内镜检查与治疗均收入其中,2011版收集了一些新发展的手术操作,将其编人类目17“其他各类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为便于读者使用,中文编译本将其扩展为第5章,原版各章序号顺延,共18章,《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修订版)》的出版,
细胞因子中IL-1、IL-6、IL-8、IL-10、TNFα和可溶性IL-2R已在医院检验科常规检测,用于败血症、自身免疫病、感染性疾病、血液病、肿瘤等的辅助诊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COPD、糖尿病等均有长期慢性低度炎症存在,超敏CRP常规用于冠心病的风险评估。本书系统的对白细胞介素-1到38、干扰素α、β、γ、转化生长因子β、肿瘤坏死因子α逐个介绍基因和蛋白的结构、产生和调节、受体和信号转导、功能、与疾病的关系;详细介绍了细胞因子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临床免疫学检验》共分四部分,共四十二章。部分(章至第7章)为免疫学概述与免疫系统,主要为基础免疫学知识介绍,重点介绍不同的免疫细胞特点;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作用、相关研究进展对了解临床免疫病理机制的帮助;对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表达的认识与人类相关疾病发生的关系等。此部分为临床免疫工作者复习、掌握基础免疫新概念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第八章至第十三章)为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主要为基础免疫知识介绍,重点介绍固有免疫应答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在临床免疫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和新知识,期望将基础免疫研究(特别是一些研究热点)中对不同免疫应答反应的相关知识与其在参与相关临床疾病病理损伤中的特点相结合,为将基础研究结果用于临床研究提供思路。第三部分(第十四章至第三十章)为免疫学技术与免疫检测方法,主要
《PET/MRI, PET/CT及SPECT/CT解剖图谱》一书共3章内容,分别为PET/MRI解剖图谱、PET/CT解剖图谱和SPECT/CT解剖图谱。第1章PET/MRI解剖图谱按照大脑、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肌肉骨骼系统进行描述。第2章PET/CT解剖图谱按照FDG和非-FDG进行分类描述。第3章则描述了肿瘤、骨和其他病变的SPECT/CT表现。该书内容全面、新颖,配有大量高清图片,实用性较强,可供核医学科、放射科、肿瘤科、神经科及心内科等相关医师参考阅读。
《人体解剖学图谱》是由德国Thieme出版社出版的解剖图谱,是该社出版的过往三卷版人体解剖图谱的精华集合。与外其他解剖图谱相比,本书的优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图文并茂:近2000幅图片与简洁文字说明融为一体,超出了传统图谱的范畴,能达到解剖教科书的作用。②呈现方式独特:每两页为一个单元,详细介绍一个部位的解剖结构,除了精美的插图与文字说明外,还配有大量总结关键知识和信息的表格,这种教学呈现方式是独特的。③紧密结合临床:书中概括的“临床要点”以及提供的大量影像学资料能方便读者紧密联合临床实践。因此, 本书弥补了教材或图谱的不足,便于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值得临床医生、解剖学教师以及人体解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与参考。
《儿科治疗指南》由吴升华主编:简明扼要:大凡教科书中已经载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或病理生理学内容、药物作用机制、为何应用该药等,作为已知内容而不再重复,或一带而过,重点突出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内容。在每个疾病小节的一开始是疾病概述的内容,开头是用一句话,给该疾病下一个全面的定义,其内容简约地概括了病因、发病机制或病理、疾病的性质。介绍经验:各种疾病的“治疗经验与解析”一栏,是本书的亮点,主要介绍专家的临床经验、心得体会,或解析治疗方面所面临的难题、有争议的观点等,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Grant 解剖学图谱(Edition12)》按照人体解剖区域编排,图片非常精美,包括来自真实解剖的精致全彩绘图、图解图像、表面解剖照片,以及帮助学生理解解剖知识和临床应用的诊断影像。
《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SMLE Step1:病例分析(第3版)》对从事英语授课、考试的教师和学生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广大的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比较中关医学教育和自己掌握的知识提供参考。同时,《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SMLE Step1:病例分析(第3版)》也是学习英语的好教材。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介绍临床微生物学诊断的知识与技术。全书共分7篇25章。篇为临床微生物学基础知识,介绍细菌与真菌的形态和结构;第二篇为临床微生物基本技术篇,介绍细菌学与真菌学检验的基本技术、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耐药性检测;第三至第五篇分别介绍临床常见及罕见的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形态与染色,以及培养特性、生化反应、鉴别要点和临床意义;第六篇简述微生物检验的自动化和微量化;第七篇介绍临床工作经验,包括如何准确分离与鉴定临床标本、如何做好室间质评以及如何应对疑难菌种。附录部分包括菌种保存法,以及临床常见细菌、真菌拉丁学名和中文名对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常用术语、缩略语、抗生素药名英汉对照,方便读者检索和使用。全书有彩图(照片)1000余幅,形象直观,图像逼
本书作为“病理学会诊丛书”的一个分册,侧重于通过案例讲解肝脏病理诊断方面的问题。这本书分为两部分:非肿瘤性肝病和肿瘤性肝病。在非肿瘤肝脏疾病部分,采取两步描述肝活检:识别损伤的形态学特征及明确导致该变化的疾病。步主要是形态学描述,因为肝脏对损伤的反应方式有限,且在不同的疾病过程中病变形态有相当大的重叠。第二步需要结合相关资料以获得一个病因诊断,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于非专业人员或临床医师而言,在没有获取相关的临床资料之前对组织学异常标本做出正确的评价是有价值的,可以引起他人的关注。但任何企图在缺乏必要的临床资料前提下得出终的肝活检诊断都是明智的病理学家应避免的莽撞行为。 肿瘤性疾病的框架也基本类似: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着重描述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于1989年首次出版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成为解剖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该图谱是从世界著名的医学家和艺术家F.H.Netter博士所创作的近4000幅医学油画中选取了与人体解剖学有关的500余幅编辑而成。现已译为11种文字,成为当今为的,也是广大医学生、医务工作和相关学科的学生的解剖学图谱。 本图谱使用Frank H.Netter博士的手绘彩图,根据人体系统和结构部位(头颈、背部格脊柱、胸部、腹部、盆部和会阴、上肢、下肢)编排,根据版面的大小和空间进行了改绘,并按照内容的逻辑进行了排序。虽然解剖学本身没有很大的改变,但是我们对解剖学的理解、解剖学的临床意义以及解剖学的名词和术语都在发生变化。因此,许多老图需要更新,部分插图需要重新修订,使之更加适合当今医学和临床外科学的发展。第3版中,还增加了一些正常放射
这是一本以医学微生物学为核心、兼论基础微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微生物实验技术的指南。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与微生物相关的实验技术,各种环境下微生物的检测,生物战剂及其检测等。附录列出了常用试剂配方。 全书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与实用性。在题材的遴选上,以致病性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为中心内容,既包括常规实验方法,又扩展至与微生物相关的交叉学科(如细胞培养技术、临床免疫分析技术、动物实验技术、电泳技术等),同时注意撷取微生物学科中发展较快和现实急需的内容,如包括芯片技术在内的分子生物学技术,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新发现微生物的检测,以及生物战剂的检测等。在阐述方式上,对基础理论部分不作过多的铺垫,而是着墨于实验技术的操作及其应用实例,尤其对应用集中的领域,如临床标
神经活检是诊断周围神经疾病的金标准,对于某些病因引起或原因不明的周围神经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能够从病理学的角度提供疾病严重程度的信息,以及诊断或鉴别诊断的依据,并且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本书收集临床及相关文献综述中报道的大量神经活检病例,对周围神经疾病的解剖和神经活检技术,以及各种病因引发的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比较,为各种神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清晰、权威的指导,对于神经疾病的临床诊疗具有突出的参考价值。
Robbins病理学系列丛书 享誉世界病理学界,堪称全球使用广泛的病理学教材。本书为该系列图书之一,以直观的形式反映 Robbins病理学系列丛书 的基础知识,可作为该系列图书的辅助图谱,也可单独使用。
首版《显微外科临床解剖学》中,钟世镇院士、顾玉东院士、朱家恺教授和徐达传教授等撰著的与组织瓣、周围神经、淋巴管、手功能重建相关的临床解剖学章节,是他们和一批解剖学者、临床医师20年努力的结晶,其精湛准确的解剖学描述和规律性结论,至今仍不失为经典,实乃显微外科解剖学的精华,本版仍继续采用,仅对部分内容稍做调整。 皮瓣移植手术保证“皮瓣成活、功能恢复、外形美观”是显微外科手术永恒的课题,显微外科解剖学应提供达到这一目标的坚实基础理论。只有在此基础上,显微外科医师才能在外科理念、术式设计、手术技巧上不断升华,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本版增加了皮瓣解剖学技术,希望有条件的医院开展一些皮瓣显微解剖工作,这对年轻医师的成长 重要。为适应微创外科的需求,增加了面部、手部
陈华新、孙景泰主编的《免疫力与健康》简明系 统地讲述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免疫应答及 其调节、免疫功能异常所引起的免疫等;以及 采用体育锻炼、营养膳食、心理调节、娱乐活动和中 医特色保健疗法提高免疫力的措施等。内容深入浅出 、方法实用有效、语言通俗易懂。可用于广大群众健 身强体的保健指导,也可供医疗专业工作者学习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