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体外冲击波碎石原理、碎石机构造,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操作规范,如何治疗各种常见结石以及复杂和特殊的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症处理方法,安全共识和质量控制。
腹针疗法是从中医的理、法、方、穴出发,通过在腹部进行针刺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安全、适应证广等优点,自该疗法推广以来,受到针灸界同仁及专家的普遍关注。 本书是作者根据20多年的临床经验编辑而成。腹针是以神阙布气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宏观调控。作者认为,神阙可能是形成于胚胎期的调控,也是经络的母,因此,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与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这不仅是敷脐疗法的基础,也是腹诊与腹针疗法的基础。书中对上述的理论不仅从中医经络而且从现代医学角度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并以一种全新的观点与方法奉献给读者。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疑难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达到使读者融会贯通,易于掌握的目的。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与实用性。 腹针疗法既有传统针灸治疗的特点,又
本书内容涵盖了重复经颅磁刺激的神经生理学、原理、机制、临床证据,以及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建议。
安宁疗护是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全人照护,以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离世。安宁疗护关注患者的生命质量,关乎医学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国家非常重视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安宁疗护中心和病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但在目前,并没有一本专业的、规范的安宁疗护病房工作管理规章制度,来规范安宁疗护病房的建设及广大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于是,编写组在透彻理解“三个规范”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知识、研究、经验和体会编写了本书。本书共分为五部分,部分主要介绍安宁疗护管理体系与岗位职责,包括安宁疗护团队层级管理及专科医生、护士及团队其他成员等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第二部分为安宁疗护人力资源管理,明确安宁疗护团队如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支援者等全体成员的岗位设置
随着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真菌荧光染色法不断普及,席丽艳教授拟在《皮肤性病直接镜检图谱》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增加荧光染色法相关图片和深部真菌感染,包括皮肤深部及系统性真菌感染、不同标本来源的直接镜检图片。本书针对当前临床真菌实验室检查的具体情况编撰而成,介绍了皮肤真菌感染、系统性真菌感染的直接镜检方式和方法、临床意义等,并附有大量的图片,可供读者按图索骥,确定各种病原体。
诚如疼痛医学家R.Melzack等所指:疼痛是医学和生物学中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什么是疼痛?且缺少明确的客观检查指标去认识和评估它的发生、存在和转归等诸多问题,就属其中原因之所在。医学界已认识到疼痛是五大生命体征之一,倘入主观上感受到疼痛之时,就是人的患病之始,此时的疼痛若作为相关疾病的症状,就是“急性疼痛”,它会在原发病及时合理治疗后,病愈痛消。另一种“慢性疼痛”,则非“症”而是“病”的本身,它的发生与存在严重的干扰了人的生活质量,给家人、给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虽举目可见,却难获共识:医疗机构里没有检测和实录“疼痛”这一生命体征的认知和要求,在体温表內除记录体温外还脉搏、血压和呼吸被记录;至于对陵性疼痛的认识以及它应在哪科诊疗?采用什么方法予以合理诊治等诸多问题,长期困扰着医学
这部突破意义的儿科经典著作由从业39年的杰出儿科医生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编写,并由北京儿童医院等多家儿童医院的专家精心翻译而成。《伯曼儿科决策(第5版)》分为2篇31章,每一章以疾病分节,每一节都配有详尽的诊疗流程图,以流程图的形式阐释了儿科(包括新生儿、青春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决策,令读者一目了然,有助于将书本所学与进展应用于临床诊疗,是各级儿科医师、全科医师学习、提高的理想参考书。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老年医学与保健(内科卷)》是由130多位长期在老年医学与保健临床一线的专家依据各自多年的经验撰写而成。全书分为10篇92章,包括总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与代谢、肾脏、血液系统、皮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老年常见疾病的诊治和保健,涵盖了老年人的生理、病理、营养、中医养生、合理用药及各系统疾病诊治、护理、预防、流行病学等;系统阐述了老年病诊治和预防的特点,重点在该领域的进展和宝贵的临床经验,为老年医学和保健医学领域增添了一部新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老年医学与保健(内科卷)》介绍了中国老年医学与保健的当代前沿内容,突出科学性、新颖性和实用性,适合内科医师阅读。
《低温医学(精)》较系统地阐述了低温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全书共6篇,重点介绍了6个方面的内容:低温医学基础、低温保存的关键技术(低温保护剂、常用冷源、组织器官库及组织低温保存等)、低温免疫基础与实验、低温临床治疗学(皮肤科疾病、妇产科疾病、眼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及外科各专科疾病等)、低温医疗器械和设备及低温医学实验。 邵同先和雷万军等主编的《低温医学(精)》较全面地反映了该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对临床低温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具有指导意义适于临床医师、医学院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及有关专业的医学生等阅读和参考。
本书从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近些年开展的约2500例肝胆胰外科手术中精选出40例,以手术记录为中心,详细介绍了各病例的手术适应证、影像学诊断、术前危险因素评估、病理结果及预后相关信息,同时配以手绘图的手术记录、病理结果及预后相关信息等。与一般概括性临床指导用书不同,本书针对每一个病例存在的不同问题点,都给出了详细的临床对应策略和结果说明,并总结了15个手术技巧。
全书共15章,内容涵盖概述、血管的解剖与生理性止血、药物的理化性质与输液治疗的关系、中心静脉置管的种类、PICC技术操作流程与管理、PICC导管的尖端定位检查及相关知识、置管中常见疑难问题的识别及处理、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PICC导管维护技术、PICC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PICC患者的信息化档案管理、PICC患者的居家护理、PICC风险管理及质量控制、PICC数据库管理与科研。各个章节内容系统、全面,实用性强。操作流程用表格展现,同时配有操作流程图;PICC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附有照片,有助于读者理解。 本书的优势就是配有一张清晰的光盘,提供了传统PICC置入(包括小儿PICC)、超声引导下赛丁格技术PICC置入、PICC维护、PICC患者教育的教学视频,适宜各级医院的医护人员,特别是从事静脉治疗、PICC治疗的专科护士参考使用。
这是一部当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著,全书160万字,内容除了通常属于内科学的篇章外,还增加了“急腹症”、“肿瘤”等具有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的篇章。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阐述了临床上的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此次再版将本书内容重新修订整合,重新增加一些新篇章,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由沈玉芹教授和张健教授共同主编,全书20万字,以丰富的图表和精炼的文字,介绍心力衰竭心脏康复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包括以下十章内容:①心脏康复总论;②运动生理;③机体运动能力评估;④运动处方;⑤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药物处方;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处方;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处方;⑨慢性心力衰竭危险因素控制;⑩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流程。
刘建勋主编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拟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是一部关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的专著,主要内容以中国社会现阶段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冠心病、脑梗死、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主要疾病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了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拟临床研究的思路,具体内容和研究方法涉及以上疾病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主要证候的临床观察、相关疾病证候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病机演化的探讨以及中药非临床评价等。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拟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技术及其应用,集中解决和回答了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方面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使其方法学更为系统和完整。本书的编者都是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动物模型研究及药物非临床评价领域的研究人员,具有扎实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的理论基础和
本书系作者根据其曾祖父贺季衡先生生前未能出版的《指禅室医案》原稿整理。贺老先生系孟河名医马培之先生之高足,又了丹阳贺派,辨证用药,独树一帜,闻名遐迩。适逢抗战爆发,书稿未能付印。经过辗转周折,封存了84年的书稿终于面世。全书选取了贺老先生毕生临床的精华病案,涵盖内外妇儿各科,特别宝贵的是病案中保持了连续完整的病情变化及用药转归,有极高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