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现有跨院电子病历存在的数据标准不一致、语言表达多样化等阻碍信息语义互操作的问题,本书对跨院电子病历的数据融合关键技术及标准开展研究,并尝试展开相关数据融合的实践,根据医疗领域的数据融合需求对不同机构的电子病历现状进行剖析,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从电子病历数据内容的规范化出发开展探索,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进行异构数据格式转换与抽取;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基于标注语料开展多类型医疗实体的识别抽取及标准化映射研究;设计一套针对异构术语进行整合及知识表示的方法体系,完成对不同类型医学实体的统一管理与维护,构建一套独立于系统之外、能被广泛理解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化术语规范,有助于解决术语重复、内涵不清、语义表达和理解不一致等问题。其次,在临床信息标准化模型研究方面,深入研究
《抗癌日常 康复有方》由主编张维、程风敏组织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科学传播专家团队集体创作,从患者角度设计篇章,于临床一线征集问题,聚焦肿瘤患者可能遇到的各类康复问题,既包括放化疗后副反应、癌症管理、营养支持、社会心理等通用康复建议,也详细罗列了16种常见肿瘤的专科康复指导建议,并参考外肿瘤康复研究和指南,以及大量临床实践和经验,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和实用的康复方案,利用通俗易懂的表述,搭配四川美术学院布志国团队设计的生动形象插图,将复杂的知识点解析得浅显易懂,让肿瘤患者及家属可以轻松、快速地掌握肿瘤康复知识。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流程的建议:近视防控共识》结合了国内外新研究结果,经过15年的临床实践和观察研究,将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汇集、总结整理编写而成。包括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预测预防(即近视预防保健)、近视进展控制(即近视防控),以及近视并发症预防治疗(即近视防治)的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对中国青少年近视的防控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公共卫生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指南》主要介绍能力验证的发展历程、公共卫生实验室能力验证发展现状、外能力验证机构及提供者、相关基础知识和能力验证组织实施,以及参加能力验证的程序,并附有能力验证实施案例。
《疫病钩沉:从运气学说论疾病的发生规律(第二版)》是《疫病钩沉——从运气学说论疫病的发生规律》的第二版,系统地解释了“非典”发生的运气原因。并以附录形式增补了作者在五运六气研究方面的许多新成果和新见解,如“伏燥论”、“三虚致疫”、从阴阳离合谈《伤寒》“六经”、历代各家学说与五运六气的关系等论述,见解独到,内容翔实,使人耳目一新!本书可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研究中医治疗“非典”和其他流行性疾病时参考。
面对风起云涌的医改,已在医疗领域躬耕30余年的高解春,自2006年开始向业内媒体供稿或撰写博客,阐述他独到的医改观点。所以,集合这些观点的《医微知著》,是一本畅谈医改、医管和医事的读物。与众不同的是,作者没有满腹牢骚地去消极批判,也没有光凭提高声音分贝去空洞呐喊,而是沿着各种事实或现象基于国情理性思考,厘清改革误区并提供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