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成长是不断学习、反思、探索的过程,通过自己的诊治实践和书本文献上的学习一步步提高我们的临床水平。本着共同总结提高的目的,我们组织编写了《实用临床呼吸病学》这本书。书中第二章的图片是由放射专家张镭医师提供的,第四、第七、第十章部分的很多图片是由放射专家吕平欣医师提供的,第五、第六和第七章的病理部分是由病理专家夏成清医师撰写的,其余部分均是由临床呼吸科医师完成的。这本书由王浩彦主编,是基于“实用”为目的,重点放在诊断,与诊断无直接关系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和进展等内容均略去。
本书共8章,分别介绍了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细菌学诊断、结核病的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诊断、治疗药物监测、实验室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结核病实验室管理要求,从多角度、多层次对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实验室诊断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本书语言简明,实用性较强,适合专科医院和各级医疗机构结核病临床实验室人员及柑关医务人品叁考阅读。
王琪、高占成主编的《呼吸科临床备忘录》从临床实用的角度出发,结合呼吸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诊治指南,通过对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急症的表现、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药与支气管扩张药等常用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特殊检查与操作等的描述,重点介绍了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检验方法、治疗和诊治流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诊治进展和循证医学的成果。其中临床注意事项部分是作者多年的临床诊治心得、临床经验和教训的集中体现,而常用药物和各种特殊检查与操作则为规范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依据。本书图文并茂,由浅入深,是一本内容与时俱进,形式简明实用的口袋工具书,可供呼吸专业医师、临床研究生、临床实习生和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师参考。
肺动脉高压具有病因复杂、发病率高、误诊率高、危害性强的特征,第三次世界肺动脉高压专家会议把肺动脉高压分为30余种类型。本书为美国肺动脉高压协会的医师和患者会员共同编写,目前已经更新到第3版,成为欧美发达国家肺动脉高压防治的一个重要武器。 本书内容包括肺动脉高压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各种临床检查、基础治疗、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心理关怀、营养治疗、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儿童与肺动脉高压等,书的最后附有依前列醇危象、常用药物专业术语一览表。书中全方位论述了肺动脉高压患者需要知道的有利于康复的专业知识和生活知识,既有专业医师的专业治疗,又有患者的亲身经历和生动图片。 本书翻译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的一批中青年心血管医师,主审是为中国肺动脉高压和心血管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本书共25章。针对支气管肺癌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所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处理策略。突出支气管肺癌相关的疑难问题的介绍,提出研究重点和方向。书中还总结了外的研究成果和不同的学术观点,结合编者的临床实践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本书突出重点、实用性强,适合广大呼吸科医师、医学院校师生及科研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重点介绍了近10年来睡眠呼吸障碍性疾患及其并发症诊治的新进展,共13章节,从基础理论到该疾患与各系统疾病之间的联系、睡眠呼吸障碍诊疗设备及其应用等作了扼要介绍。内容力求新颖、充实、实用。该书适用于各基层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及各大专院校学生使用。
本书是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创议(GOPD),以及美国胸科学会(ATS)和欧洲呼吸协会(ERS)于2004年5月正式颁布的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为基本框架而全面展开的。本书在撰写的过程中既强调跟踪国外的研究动态,同时也注重采纳我国广大呼吸医学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实际上,书中不少观点就是我国呼吸医学领域多位老一辈专家学者根据我国COPD防治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提出的富有建设性的见解。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我国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起到不小的作用,广大医学工作者和学生阅读学习。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实践》通过对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法的探讨与推荐,来提高实际防止效果。《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实践》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空的概述与存在的问题;相关指南和临床证据的评述;实践方法的推荐。
本书采取了新颖的编排方式,从比较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异同点的角度出发,就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读者可同时获得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的相关信息,在比较中学习,在比较中记忆,在比较中思考。同时,上海瑞金医院呼吸科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临床和科研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撰写本书过程中,不仅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还加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内容体现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