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今神经外科领域中有关颅脑、脊柱脊髓、交感神经和外围神经系统各种疾患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并在*后发表与提高神经外科医师素质有关的篇章。全书图文并茂,内容翔实,既介绍了行之有效的传统的神经外科诊疗技术,亦反映了近年来先进的神经影像学诊断技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介入放射治疗技术。本书反映了当前国内神经外科诊疗的发展水平,也介绍了国外神经外科的发展状况,有助于神经外科医生诊疗技术的提高,是各级神经外科医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教材和工具书。
本书以丰富的临床资料和经验为基础,结合手术录像与视频的方式展现了各种规范的手术流程。本书重点介绍开放解剖性肝切除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的规范手术操作步骤与流程,涵盖肝S1~S8段各个肝段的手术方式及联合肝段切除方式。手术入路包含经典入路与前入路肝切除等不同入路。结合笔者多年术中超声应用体会,总结了术中超声在肝切除中的应用技巧。同时,书中配有详细的影像学资料及标记突出的学习要点,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本书结构层次分明,语言简洁,视频清晰,主要供规培生、研究生、进修生及肝胆外科医生参考。
《创伤骨科学·成人卷》主要传授创伤骨科临床实践经验,涵盖了与时代同步的几乎所有肌肉骨骼创伤的治疗方法和具体技术细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价值。全书共分4篇,65章,内容涉及脊柱、骨盆、上肢损伤和下肢损伤四个部分。此次修订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重要内容,如介绍锁定钢板的使用,损伤控制骨科学概念,重大事故处理预案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收录了目前认可度较高的创伤治疗方法评估结果的相关重要材料。
《尸变图鉴 自然环境下的尸体变化》 《尸变图鉴:自然环境下的尸体变化》一书,由2具实验持续观察到的死后尸体变化现象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实时拍照图片,以及25个案例现场出现的尸体变化现象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图片组成。共有彩色图片600多张,每张图下均有简要的文字说明和死后经过时间,体现出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尸体变化现象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关系,同时也体现出尸体软组织的分解速度与有无尸食性蝇类幼虫孳生的关系。本图鉴反映了中国法医学对死后尸体变化的研究状况,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为公安司法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和各级院校的法医教师等技术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推测晚期尸体死后经过时间的参考价值。 《尸体会说话》 本书从尸斑的颜色和位置,体温下降的程度,尸体的颜色和腐败程度等不同的角度来剖析尸体。作者以其60年从事
本书由从事美容整形外科工作多年、有丰富的脂肪抽吸与脂肪移植临床经验的刘成胜、许龙顺、曹卫刚主编,并由国内数十位专家教授和长期一线工作的医生共同撰写。全书分为发展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原则、围术期处理及手术并发症、临床应用、未来展望六篇 21 章,内附 800 余幅临床案例对比照片(多为各编者主刀手术案例照片)和精美插图。内容详尽,结构清晰,知识丰富,阐释精准,图解充分,编排仔细,可作为美容整形教材的重要补充,是美容整形教育工作者的有益参考书,是美容整形医生的有力助手,适合美容整形专业医师、医学生,以及从事脂肪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器官移植学》分为上下两卷,详细阐述了移植历史、移植生物学、器官获取、术前准备、移植手术技术、术后管理、长期随访、儿童移植、移植组织管理、临床试验和移植政策十一个方面的内容。本书适用于移植外科医生、移植内科医生、移植团队管理者、移植学科基础与临床研究者,以及任何参与到移植患者临床管理或科学研究的移植团队成员。
《数字人连续横断层解剖学彩色图谱·胸部分册》是系列图谱之一,主要介绍了胸部连续横断层标本及 CT、MRI 解剖结构及其变化规律。本图谱标本图像来源于数字人女性标本 1 号,该标本铣切层厚 0.1 mm,每隔 20 层选取 1 层,分辨率高达16 000 像素 ×26 000 像素,且动、静脉分别用红色和蓝色染料灌注,血管走行,动、静脉的分、属支显示清晰,方便连续追踪观察。本图谱的图像自第 1 胸椎上缘平面开始,至第 10-11 胸椎椎间盘层面肺下缘消失为止,共获取横断面图像 101 幅。胸部影像学检查以 CT 应用最为广泛,MR 亦具备一定优势。本图谱同时匹配与标本断面解剖结构相接近的连续胸部 CT 纵隔窗强化图像和肺窗图像各 101 幅,以及包括胸部纵隔淋巴结、心血管或特征性病变在内的 MR T1WI 和 T2WI 图像 202 幅,共有图像 505 幅,文字约28 万字。本图谱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标
脊柱、骨盆带与头部(第6版)》是人体骨肌系统功能解剖领域的国际经典著作,AdalbertKapandji博士所著,已出版发行6版,被译成11种不同语言文字出版,受到骨科、康复科及其他人体骨肌系统相关专业的广泛关注,是一部极具学术影响力的精品专著,共分上、中、下三卷。????本书被译成中文版引进国内。????本书共分6章。该分册详细阐述了脊柱整体观、骨盆、腰椎、胸椎和胸廓、颈椎和头部的解剖、功能及生物力学相关内容。文字简练,并辅以大量生动的彩图,形象地阐释了人体脊柱、骨盆带及头部的骨肌系统与关节功能的解剖学奥秘,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生物力学概念、原理和作用。????本书是骨科临床医师、康复理疗师、生物力学研究学者、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研究者、医学院校学生的实用参考书。???
《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第2版)》在第1版基础上进行修订,分5篇共19章。总论部分系统地介绍了体外冲击波的物理学基础、生物学基础及治疗骨肌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概况。各论部分在原版介绍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钙化性肌腱炎、肱骨内外上髁炎、跟痛症、股骨头坏死、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及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骨病的基础上,结合全新的基础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新增了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肌筋膜综合征、肩袖损伤、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股骨大转子滑囊炎、髌前滑囊炎、距骨骨软骨损伤、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并补充了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对骨及软骨组织疾病的复合疗法。特别是新增的第五篇,介绍了冲击波在骨科、康复、心血管、烧伤整形、男科、肿瘤等学科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本书是在国家卫生部领导下,由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专家编写,旨在规范腹膜透析管理与操作、保障质量与安全的文件性规程。全书分为四篇,篇为腹膜透析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分4章介绍了腹膜透析室(中心)的建立与资格认定、结构布局、人员资质标准以及管理规程;第二篇为腹膜透析临床标准操作规程,共分13章,阐述了腹膜透析临床治疗可能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包括腹膜透析的适应证、禁忌证和退出指征、腹膜透析置管手术、腹膜透析的制定与调整、患者的管理与培训、糖尿病病人和老年人以及儿童腹膜透析的相关内容,统一了对腹膜透析的基本认识,初步规范了腹膜透析治疗操作;第三篇为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处理标准操作规程,分6章论述了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案,其中包括腹膜透析相关的感染或非感染性并发症及其处理,
骨折治疗中运用金属钢板来进行内固定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现在,针对人体各部位的多种解剖钢板已经开发出来了。本书详细描述了钢板固定的适应证、局部解剖、各个钢板的特征、骨折分型、影像诊断和阅片要点、手术体位、手术入路、复位和固定要领、术后治疗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正如多数专家讲述的那样,正确评价骨折状态,严谨制定术前计划,腧穴了解解剖结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书是关于钢板固定的实践指南。
椎弓峡部崩裂(spondylolysis)是最为常见的脊柱疾患之一。长久以来,其发病机制一直成为争论的话题。目前普遍接受的发病机制是,椎弓峡部应力性骨折后出不愈合。本书将描述椎弓崩裂的解剖学、生物力学和发病机制。 本书还将介绍许多用于帮助对该疾患进行分类和描述其演变的影像学工具,以及该方面的进展,如垂直MRI。 很多情况下诊断是偶然发现的,这就引出了问题:“它引起疼痛吗?”本书也将讨论下腰痛和神经根性疼痛的相关问题。 对于儿童、成人和高水平运动员的峡部性腰椎滑脱应有不同的临床思路,木书将对此作出分析并提出诊疗常规。 手术治疗在本书中占了很大篇幅。根据疼痛源以及邻近节段椎问盘的性质,可选择峡部的重建或椎问融合的方法。手术方法丰富多彩,内植物五花八门,这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鲜有所见。 由于重
本书为躯干、会阴及四肢分册,共六章,分别介绍胸部,腹部,腰背、骶尾与髂腰部,会阴部,上肢和下肢各部位的手术,重点是手术怎么做?术后效果如何?书中所介绍的术式既有经典的,也有新颖的,还有作者改良的。全书共使用彩色照片1670余幅,介绍术式130余种,显示多种典型病例手术效果250余例。希望本书能成为整形美容外科、烧伤外科、普通外科、骨科、手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医师的一本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