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癌战,而非抗癌战——<论持久战>与癌症防控方略》从毛泽东《论持久战》中汲取哲学智慧,将伟人的哲学观点与当下的癌症防控方略巧妙结合,精心选取29个典型病例故事,总结提出全新的“控癌战,而非抗癌战”这一有中国特色的癌症防控理论,从“抗癌”战法转向“控癌”战法,“近为今用”,观点新颖,举例鲜明,指导性强,易于理解。与作者已出版的《消灭与改造并举――院士抗癌新视点》(首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的抗癌“战略”,“洋为中用”)《中国式抗癌――孙子兵法中的智慧》(倡导有中国特色的抗癌“战术”,“古为今用”)并称为“控癌三部曲”,不但可供广大癌症病人及其家属阅读,也可供广大肿瘤临床、科研工作者阅读参考。
由中国抗癌协会组织所属的专业委员会百余名专家撰写的《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是在总结近年来全国恶性肿瘤诊断、治疗等方面较成熟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各级医院的实际情况,针对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原发性肝癌、和贲门癌、妇科恶性肿瘤、头颈部肿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骨肿瘤与软组织肉瘤等10种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诊疗程序与要求、综合治疗方案、疗效评价及各种统计指标等,作为科学的、规范化的阐述。 为提高晚期癌症患者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本《规范》特设《癌症疼痛控制与姑息治疗》分册。书中详述癌症疼痛的原因、类型、表现和评估方法,重点介绍了止痛药物的选择和应用以及姑息治疗综合处理方法等,有助于临床医师解决各类晚期癌症患者治疗的共性问题。 本《规范》的出版为肿瘤防治专业人员和广大医务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杀手。近年来,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已经成为居我国女性发病率首位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同时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生特点又有自身特色,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平均比欧美国家女性提早10年左右,高发年龄在45~55岁,这个年龄段是女性承受事业、家庭双重重任的人生重要时期,对于她们,如何更好地预防乳腺癌,患病后如何更好地治疗及康复尤为重要,这方面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将惠及广大女性。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认识的深入,乳腺癌的预防、诊治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BRCA基因检测,给予基因突变者以预防性切除乳腺或卵巢,可以防止乳腺癌、的发生。乳腺癌手术也经历着从扩大根治性切除向保乳手术的发展,乳房重建技术的进步
自1930年以来,黑色素瘤的发生率已经提高了20倍,平均每小时就有一人死于该病。这本前沿指南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准确和科学的信息,并帮助他们理解黑色素瘤及其治疗方法。对于黑色素瘤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来说,这本书也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本书由美国黑色素瘤专家DuPont Guerry医生参与编写,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兼具专业性和科普性,穿插了故事、图表、照片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黑色素瘤的定义、高危因素、预防、早期表现、诊断与治疗以及随访等,内容充实且精简易懂。本书不仅对肿瘤科医生来说十分有趣,即使是对那些普通的读者以及患者来说,都不啻是一本难得的有益读物。 希望本书能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对我国黑色素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
本书主要介绍了Tech—BIA(Bio—Information AdjustrmentTechnology)技术在治疗肿瘤领域的应用,并对癌症治疗的传统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重点剖析,旨为癌症的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治疗提供参考。
疼痛为晚期癌症常见症状之一,常常令人恐惧和不安。目前,全世界的癌症病人中约有30%-50%伴有疼痛。有效的止痛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综合规划中四项重点之一。每天约有100万癌症病人忍受疼痛的折磨。但研究疾痛的规范化治疗和指导丛书不多。本书的采集和出版,旨在弥补领域内的不足。作为病家属,一方面不忍目睹患者疼痛造成的痛苦,另一方面又担心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是惧怕药物的成瘾。渴望有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本书从疼痛的生理原理,阐述了疼痛的形成及传导过程,止痛药物作用机制,临床特点及常见毒副作用的处理。遵循WTO的规范疼痛治疗原则,结合国际上的疼痛治疗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治疗疼痛的经验。同时结合作者长斯的临床工作经验,对肿瘤晚期的姑息治疗,总结出一点体会,旨在与同道共同分享,本书适用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医学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如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等,但医学的局限性仍很大,表现在认识与能力不同步,诊断与治疗不同步,大多数疾病并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医学进步也带来一些新问题,如分科越来越细,人文精神的缺失等。目前,我国的医疗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患者人文关怀的需求,这种情况急需得到改善。心理社会肿瘤学这门新兴学科的目的正是将肿瘤患者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中解救出来,从而进入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大量证据表明,有效的心理社会服务可以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症状和心理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延长生存期,但中国恶性肿瘤患者的巨大需求与中国心理社会肿瘤学在临床干预、科学研究、人员培训、经济支持等方面的亟须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识别每位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制定和实施心
辨证施治和扶正祛邪是中医药治愈癌症的两大法宝,也是中医药治病的奥秘之所在。《扶正祛邪抗癌瘤》用通俗的语言,结合真实的案例,全面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和扶正祛邪的治病原理,让患者感受到中医药的魅力,明白中医药治病的道理,树立起战胜癌魔的信心,从而从中医药治疗中获益。同时还详细地对常用食物进行了辨证食疗,做到食疗不求人。《扶正祛邪抗癌瘤》适合广大癌症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也可供临床肿瘤科医师学习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