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抗癌协地科普系列丛书之一。科普读物的目的是提高群众对恶性肿瘤防治的认识,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开展有利的预防措施;了解肿瘤的早期症状,在即使发生肿瘤时也能在早期阶段发现它;正确对待肿瘤的治疗,接受合理的治疗措施以及术后康复措施;从而真正起到“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人们谈到肿瘤都有些“谈瘤色变”,因此,预防为主就越显重要。本书以问答的形式,通俗化、深入浅出地从读者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淋巴瘤、白血病、软组织肿瘤的防治知识。可提高人们对癌症的认识,增加预防癌症并早期发现癌症的知识,教会他们一旦身患癌症及时正确对待的方法,治疗后康复的正确措施等。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肿瘤发病因素、生活方式与癌症预防、如何认识肿瘤和肿瘤治疗的常见问题等;下篇则以常见肿瘤为切入点,详细回答了不同肿瘤的预防、早期发现方法和如何规范治疗。全书以趣味问答方式回答了百姓疑惑的问题,宣传有关的科普知识,力求做到深入浅出,语言通俗,使百姓在轻松阅读中掌握有关癌症的防治知识。 孙燕院士高度重视肿瘤的防治工作,提出“重视预防、早期发现”是我国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传统。在对待疾病和养生方面,祖国医学早在几千年前的《内经》中就提出“上医治未病”的理念。本书的作者用科学知识、医学证据告诉百姓预防肿瘤的知识,以及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肿瘤。当您看完这本书后,能增强预防肿瘤的意识,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希望百姓关爱生命、科学防癌,让我们大家更加健康,
随着药物研发和新技术、新证据的不断产生,乳腺癌从依赖于传统病理和分期的诊疗,走向了以分子分型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时代。“精准医学”带来了新技术的进步,但繁冗的诊疗手段、众多的研究证据也带来了新的困惑。面对治疗理念的分化与碰撞,应当如何合理运用证据解决实践问题?如何将传统病理和治疗理念与前沿的精准医学结合?如何从时间维度及方案的广度规划治疗策略、实现全病程管理?面对此类问题,我亦思虑良多。 相信每一位医者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在为患者选择治疗策略的岔路口,面临众多临床证据和指南,仿佛拿着多个版本的地图,不知何去何从。既往我曾经参与了《NC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St.Gallen早期乳腺癌专家共识》《中国晚期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人表皮生
本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自2016年推出的系列指南。本套指南由各癌种领域的专家执笔,内容既参照国际指南,又结合中国特色,创新性地采用"基本策略"和"可选策略"两种模式制订更加符合不同地区资源可及性的临床指南,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控癌战,而非抗癌战——<论持久战>与癌症防控方略》从毛泽东《论持久战》中汲取哲学智慧,将伟人的哲学观点与当下的癌症防控方略巧妙结合,精心选取29个典型病例故事,总结提出全新的“控癌战,而非抗癌战”这一有中国特色的癌症防控理论,从“抗癌”战法转向“控癌”战法,“近为今用”,观点新颖,举例鲜明,指导性强,易于理解。与作者已出版的《消灭与改造并举――院士抗癌新视点》(首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的抗癌“战略”,“洋为中用”)《中国式抗癌――孙子兵法中的智慧》(倡导有中国特色的抗癌“战术”,“古为今用”)并称为“控癌三部曲”,不但可供广大癌症病人及其家属阅读,也可供广大肿瘤临床、科研工作者阅读参考。
《中医肿瘤验治》谋划已久,但多因未果,直至今日付梓,也算了了众多方家一个夙愿,并望此书能对医药大家与读者了解中医药治癌及崔扣狮先生大半辈子专此大业起到有益的作用。 全书可谓一部崔扣狮先生克癌实录。《中医肿瘤验治》简略以崔扣狮医学文论为主,兼有中国医学泰斗评价、早年新闻报道、被崔扣狮接治的垂危患者回访等几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解其人其事,为医药专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中国医学正名,为中国医药证言。
本书从临床实用角度出发,目的是为肿瘤内科护理人员提供化疗护理专科指导,让他们掌握化疗的基本知识,了解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掌握各种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及急症的处理方法,使其能更好地掌握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尤其对年轻肿瘤内科护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有的帮助。
《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2016)》是中国在该领域的本心理治疗指南,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讨论肿瘤心理治疗。 《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2016)》分为11章,从制订指南的宗旨、方法、心理治疗通则开始,依照肿瘤心理治疗的实际流程逐一开展,包括心里社会筛查与评估、医患沟通与信息告知,心理干预、预防、姑息治疗等内容,基本覆盖了临床肿瘤心理治疗的全过程。
《淋巴瘤特殊问题诊治对策》由淋巴瘤领域的专家共同编撰而成,有机结合了淋巴瘤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众多的临床试验,尤其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外大型临床中心的诊疗经验,以及相关的专家共识和宝贵经验,是对目前淋巴瘤治疗指南的良好补充,有助于指导各级临床医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素材。全书共15章,系统介绍了淋巴瘤治疗中的特殊问题,包括诸多临床常见的诊疗难点。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虽已有长足进步,但目前仍缺乏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标准化指南。《淋巴瘤特殊问题诊治对策》各章节立足于的临床和病理资料,侧重于诊断和治疗,对临床常见的淋巴瘤诊疗难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阐述。 《淋巴瘤特殊问题诊治对策》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极具特色,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性,适合血液专业的临床医师和研究生阅
《得了肺癌怎么办》编者从肺癌的基础知识谈起,详细介绍了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检查方法,重点讲述了肺癌的手术疗法、西医疗法、放射疗法和中医疗法,最后从防病、饮食和运动等方面强调了肺癌患者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疼痛为晚期癌症常见症状之一,常常令人恐惧和不安。目前,全世界的癌症病人中约有30%-50%伴有疼痛。有效的止痛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综合规划中四项重点之一。每天约有100万癌症病人忍受疼痛的折磨。但研究疾痛的规范化治疗和指导丛书不多。本书的采集和出版,旨在弥补领域内的不足。作为病家属,一方面不忍目睹患者疼痛造成的痛苦,另一方面又担心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是惧怕药物的成瘾。渴望有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本书从疼痛的生理原理,阐述了疼痛的形成及传导过程,止痛药物作用机制,临床特点及常见毒副作用的处理。遵循WTO的规范疼痛治疗原则,结合国际上的疼痛治疗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治疗疼痛的经验。同时结合作者长斯的临床工作经验,对肿瘤晚期的姑息治疗,总结出一点体会,旨在与同道共同分享,本书适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杀手。近年来,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已经成为居我国女性发病率首位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同时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生特点又有自身特色,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平均比欧美国家女性提早10年左右,高发年龄在45~55岁,这个年龄段是女性承受事业、家庭双重重任的人生重要时期,对于她们,如何更好地预防乳腺癌,患病后如何更好地治疗及康复尤为重要,这方面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将惠及广大女性。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认识的深入,乳腺癌的预防、诊治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BRCA基因检测,给予基因突变者以预防性切除乳腺或卵巢,可以防止乳腺癌、的发生。乳腺癌手术也经历着从扩大根治性切除向保乳手术的发展,乳房重建技术的进步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医学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如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等,但医学的局限性仍很大,表现在认识与能力不同步,诊断与治疗不同步,大多数疾病并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医学进步也带来一些新问题,如分科越来越细,人文精神的缺失等。目前,我国的医疗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患者人文关怀的需求,这种情况急需得到改善。心理社会肿瘤学这门新兴学科的目的正是将肿瘤患者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中解救出来,从而进入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大量证据表明,有效的心理社会服务可以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症状和心理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延长生存期,但中国恶性肿瘤患者的巨大需求与中国心理社会肿瘤学在临床干预、科学研究、人员培训、经济支持等方面的亟须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识别每位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制定和实施心
由中国抗癌协会组织所属的专业委员会百余名专家撰写的《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是在总结近年来全国恶性肿瘤诊断、治疗等方面较成熟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各级医院的实际情况,针对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原发性肝癌、和贲门癌、妇科恶性肿瘤、头颈部肿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骨肿瘤与软组织肉瘤等10种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诊疗程序与要求、综合治疗方案、疗效评价及各种统计指标等,作为科学的、规范化的阐述。 为提高晚期癌症患者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本《规范》特设《癌症疼痛控制与姑息治疗》分册。书中详述癌症疼痛的原因、类型、表现和评估方法,重点介绍了止痛药物的选择和应用以及姑息治疗综合处理方法等,有助于临床医师解决各类晚期癌症患者治疗的共性问题。 本《规范》的出版为肿瘤防治专业人员和广大医务
本书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全方位介绍了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等。本书主要面向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和家属,他们可以从书中了解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疾病,如何配合医师治疗,出院后如何进行疾病的护理、康复,以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等。对于刚进入临床的住院医师,也可从本书快捷方便地了解骨髓瘤的基本知识。希望本书能够为患者及其家属和相关的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