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靶区勾画的基本概念、原理,靶区勾画的重要意义,以及靶区勾画的重要方法。突出应用精准放疗技术,基于现代影像,进行精准靶区勾画,以达到肿瘤精准放疗的目的。本书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既有基于国内外指南的靶区勾画原则描述,又有放疗专家根据典型病例进行的实际靶区勾画示例,兼具有很高的理论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相信本书将有力推动精准放射肿瘤学的发展,提高放疗医师治疗水平,造福广大肿瘤患者。书本对于不同组织器官的放疗靶区进行精准勾画设计,勾画过程设计,结合专家的实践经验和实用的真实图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022 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组织13000余位权威专家,编写完成《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 基于CACA指南每三年修订一次的更新策略,CACA秉承 观点汇合、学科融合、技术整合 的学术理念,完成2025版CACA指南瘤种篇更新工作。 本次更新聚焦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背景、原创研究成果及诊疗防控特色。内容增加近1/3,新增编委1260余人,纳入中国证据达40%。同时加强与2023版CACA技术指南的协同共建,实现瘤种与技术双轮驱动,加速推动本土指南建设,赋能临床,造福患者。
《Perez和Brady放射肿瘤学原理和实践》是放射肿瘤学领域的一部经典名著,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第6版内容包括从基础知识到复杂的基于计算机的放射治疗计划的各个方面。新版对每个专题均进行了更新和修订,重点介绍了放射治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三维治疗计划、调强放射治疗、综合治疗以及质子治疗,进一步突出了姑息治疗和支持治疗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该书的引进出版将对我国肿瘤科,特别是放射肿瘤科医师了解国际放射肿瘤学的进展与动向,规范临床肿瘤放疗,提高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水平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参与肿瘤临床工作的其他相关专业人员也可从中获益。
《软组织肿瘤学》分为总论(一到十五章)和各论(十六到三十二章)。总论包括软组织肿瘤的诊断策略,临床评估,病理,影像,诊断及治疗等诸方面内容;各论包括软组织肿瘤具体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不仅进行了论述而且配有大量照片和插图,图文并茂,力求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近年来,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其在癌症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目前,尽管手术切除仍然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属肝癌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因而手术切除者只占肝癌患者的20%左右。即使具备手术指征,术后发生复发及转移的概率依然较大。随着手术水平不断提高,肝癌患者总生存期却无明显增加,所以在继续提高手术治疗水平的同时,寻求肝癌非手术治疗手段也势在必行。 本书详细介绍了目前的肝癌治疗方法,包括分靶区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多个肝癌的治疗以及替代性治疗。非手术治疗内容包括介入治疗、微创消融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主编是我国肝癌治疗领域的李玉主任和曲宝林主任,保证了本书内容的权威性和临床实用性,相信本书
人类抗击癌症投入不菲然而结果不甚理想。本书作者提出了“癌症是一种代谢病”的全新观点。全书分21章详细介绍了这一理论的证据及相关临床实践。作者围绕癌症起源的争议现状、以往研究的癌症模型、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能量学研究、癌细胞的呼吸功能和引起癌细胞呼吸障碍的关键环节、线粒体的抑瘤性及其转移的生物学特性等大量医学研究做了总结分析,提出癌症起源于代谢异常的观点,将癌症的问题定位于细胞质而不是细胞核,从而对现行的癌症治疗策略做出重新评估并研究设计了癌症代谢治疗的新方法——生酮饮食,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和癌症预防,为当今抗击癌症提出了新思路。
《实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主要以提高读者对调强放射治疗尖端技术的理解为目的。它主要为新老读者讲解了临床管理的复杂性和细节。全新版本逐步介绍了在癌症患者的评估和治疗中调强放射治疗的应用。因为调强放射治疗有独立控制子束的能力,它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技术,尤其是在与CT、PET和(或)MRI联合时。
无
《肿瘤转移学》一书分上、中、下三篇,计52章。上篇为肿瘤转移学基础理论,系统介绍了转移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肿瘤转移途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肿瘤转移相关抑制基因,以及蛋白水解酶、细胞黏附分子、淋巴管生成、血管生成等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中篇为肿瘤转移学实验研究,重点介绍了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实验研究方法,包括肿瘤细胞体内外侵袭实验、肿瘤细胞体内转移实验、肿瘤体外血管形成实验、细胞黏附实验,以及抗肿瘤侵袭转移实验等。下篇为肿瘤转移学临床,总体介绍了转移瘤的诊断、肿瘤微转移的早期诊断、抗肿瘤转移治疗策略,转移瘤的外科、放疗、化疗等主要治疗的基本原则与进展,常用转移瘤治疗药物,常见恶性实体瘤局部侵袭与远处转移规律;分别介绍了脑、肺、胸膜腔、心包、乳腺、胃、肝脏、胰腺、脾脏、腹膜腔、肾上
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居各癌症之首,早期肺癌优选手术,但是临床约有1/4~1/3的患者由于合并心肺功能疾病,或者高龄不能耐受手术,需要选择其他治疗手段,如肿瘤热消融等。肿瘤热消融是针对某一脏器中特定的一个或多个肿瘤病灶,利用热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直接导致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或凝固性坏死的一种治疗技术,一般在局麻或清醒镇静下进行,以肿瘤为中心很大限度地消融靶肿瘤及周围0.5~1 cm的正常组织,又很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肺组织;具有微创、安全、适形、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患者恢复快、效果可靠、可以重复进行等优点,现已成为继手术、放疗、药物治疗之后的肿瘤第治疗手段。目前,靠前外常用的肺部肿瘤热消融技术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冷冻消融等。
《智能肿瘤学》共20章,第1章对智能肿瘤学的核心概念和涵盖范畴进行了介绍,后续章节从四大部分对智能肿瘤学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第2-3章全方面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算法和算力部署,yin领读者了解智能肿瘤学的工科基础。第4-15章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在肿瘤诊疗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应用方式,涵盖肿瘤筛查、肿瘤大数据、影像诊断、病理分析、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抗癌药物研发、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康复与护理等方面的内容,将yin领读者了解智能肿瘤学中基于人工智能的各类场景。第16-18章对肿瘤人工智能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评价体系、安全隐私、伦理与法律等。第19章阐述了智能肿瘤学人才培养的方式和学科发展的目标,让读者了解肿瘤医工融合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路线。第20章对智能肿瘤学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