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培训教程》以其高度的整合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力图通过整个培训计划使学员更好地掌握心理治疗的内涵,并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风格。这本书的主要特色之一是需要学员积极地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它用大量的练习、问卷、案例分析为学员搭建起一个轻松的学习平台。 本书的版曾获得1999年美国学院精神医学协会颁发的教育奖,以及2001年美国精神科医师学会颁发的教育创新奖。相信此第二版会给心理治疗师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理学(第2版)》共分3篇15章,主要对理学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精神症状的修饰性术语、四种思维方式、现象谱、特征的辨认和描述、现象学方法、成分分析等。《理学(第2版)》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是部中枢神经修复学学术专著,书中就当前中枢神经修复学的关注热点、研究难点、争议焦点、成果和研究前景做了论述。本书全面收集了外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修复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上下两篇,包括神经修复学学科体系、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应答、中枢神经修复策略、脊髓损伤、外伤性脑损伤、脑卒中、脑性瘫痪、痴呆、肌萎缩侧索硬化、帕金森病、舞蹈病、多发性硬化、共济失调等。本书提出了许多理论和观点,反映了当前中枢神经修复学研究的国际前沿水平。 本书主要供神经科学临床工作者和基础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为罹患相关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益指导。
《社会心理学》讲述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架构。《社会心理学》分为六大部分21章,分别讲述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个性特征的社会心理学、个人内部的社会心理学、人际之间的社会心理学、群体之间的社会心理学、宏观社会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等内容。《社会心理学》中融入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许多论述颇有新意,显示出很高的学术水准。全书的体例安排上合理实用,每章均有课前提示、案例及复习思考题,《社会心理学》说理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流畅,既方便教师讲解,也有助于学生自学。《社会心理学》可作为大专院校社会学、心理学专业学生教学指导用书,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及公选课使用,对社会心理学的爱好者来说,《社会心理学》也是一本很好的学习读物。
强迫障碍因其常发生在青春期,多病程迁延、波动,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强迫障碍(第2版)》较版参考了更多近年来外的科研及临床资料,介绍了强迫障碍的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及治疗等各个方面。《强迫障碍(第2版)》还增加了患者对强迫障碍的解读和体验,使全书在强调科学性的同时,突出了实用性和可读性。
《脑血管病实验方法学》为介绍脑血管病实验方法学的专著。总结了脑血管病实验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方法,包括模型的制作、损伤的功能评价、损伤的活体评价、损伤的组织学评价、损伤的分子水平的评价方法等。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合神经科医生、神经科学的研究人员、学生阅读。
《精神疾病误诊学》以精神疾病为重点,各科理论为基础,文字简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精神疾病误诊误治问题。全书共分5篇:篇总论;第二篇精神疾病的误诊与误治;第三篇精神药物毒副作用的误诊与误治;第四篇司法鉴定的问题;第五篇精神科疾病中其他科疾病的误诊问题。 《精神疾病误诊学》可作为精神科医师继续教育的教科书,也是综合医院医师和心理学研究人员及有关人员的指导参考书。
依据各类精神疾病病程特点、症状特点、疾病风险、是否伴发躯体疾病以及治疗方案等因素,构建了常见精神疾病的分段式临床路径。内容包括临床路径简介,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抑郁障碍临床路径,神经症性、应激相关及躯体形式障碍临床路径,以及精神疾病临床路径相关说明等,共8大病种23个精神疾病临床路径。主要章节还包括了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临床路径病种管理知情同意书、医师版临床路径、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患者或家属满意度调查表以及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变异分析表等。并参照相关资料,制定了精神科监护记录单、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记录单、风险因素评估量表等临床路径监护、评估表单。
本套教材有三个分册,在充分汲取现代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既有中医各种治疗方法治疗精神和心理疾病的《常见心理及相关疾病的中医治疗》,也有将传统中医心理治疗方法与现代心理咨询相结合的《中医心理咨询》,还有将中国传统气功学与现代催眠心理治疗学结合的《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编者都是从事心理临床的一线医生,具有几十年的临床经验。特别是中医TIP技术还是次面世,它既来源于中医院的心理临床实践,又能直接进入到社区被检验,对广大社区医生将有着较大的指导作用,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社区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 本套教材的出版,对于编者,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过程;对于读者,是一个学习检验的过程。我们衷心希望中医心理学这个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能够借“北京市社区中医心理健康服务示范基地”这个平台
为了能更好地为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提供帮助,海淀精神卫生防治院结合多年来开展的院内、社区精神疾病康复工作经验,借鉴国外治疗理念,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疾病康复中心的指导下,制订出一套适合精神障碍患者开展的康复活动。本书介绍了海淀区不同精神康复场所的设置、开展精神康复的流程、规章制度、心理健康促进、精神康复志愿者的管理以及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过程;由康复活动内容、操作流程、各种评估工具及记录表格、注意事项等部分组成;其中康复活动操作流程是其核心部分,通过系统的评估患者功能受限的程度,选择相应的“康复套餐”进行康复训练;并记录康复前、后的功能变化,使康复治疗更加科学。本书是精神卫生专业领域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参考书。
本书是一本指导精神障碍康复与护理的图书,介绍了常见的精神康复护理技术,并对精神康复护理领域的很新观点及前景进行了阐述。本书的编者主要来自中华护理学会精神科专业委员会,均具有丰富的临床一线教学经验和较髙的写作水平。该书内容详实、专业、实用,适合临床及社区临床精神科护士使用。
本书是威尔逊的一部力作,他从存在主义哲学、心理学、文学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文明给现代人带来的痛苦,凡有思想者,皆以为人生是一场苦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精神上的压抑和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