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述了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其内容简明精要,其论述通俗易懂,又配在精美的插图,使人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本书适用于内科、儿科、老年科及心脏科工程师。就内容方面,该书前一部分介绍了超声波成像的基本物理学原理、超声心动图常规经胸切面、心脏不同结构的超声成像特点以及正常参考值;一部分介绍了特殊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经食管超声和负荷超声心动图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最后,分别在不同章节介绍了不同病理情况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例如心力衰竭患者的超声诊断、肺心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内肿物和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和术中超声心动图的监测作用,全面分析了不同疾病状态在超声心动图的特殊表现的诊断要点。
局部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对人体结构的进一步的认识,是对人体某一特定局部的结构进行综合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是临床各科医生,特别是手术科室的医生从事医疗实践的重要基础,也是医学生临床实习学期的一门重要必修课。本图谱共分8个部分,即:头、颈、胸、腹、盆部和会阴、脊柱区及上、下肢,共有彩图约364幅,力求反映我国人体结构的特点。在编绘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外图谱和文献资料,遵循高、中等医学院校教学大纲的要求。全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人体解剖学名词”(1991)为准。本图谱大部分彩图都以标本写生为主,并尽力还原器官结构的本来色彩,使彩图更具真实性和艺术性。由于是用彩色绘制以及在艺术上的加工和创新,使本图谱较线条图或水墨图更为清晰、精美,使读者一目了然,学习方便。因此,它
本书是按照2001年版TBS诊断系统,使用液基薄层制片法制作的薄片编写的宫颈细胞学图谱。主要内容为:液基薄层制片法的原理及操作方法;TBS宫颈细胞描述诊断方法的分类与标准;宫颈细胞学各类正常细胞的形态特点,宫颈各类良恶性病变形态特点(图片配文字说明);TBS系统中异常上皮细胞的诊断与处理。详细介绍了宫颈细胞学的诊断系统和制片方法。适合各级医院的妇产科医师、病理科医师和细胞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麻醉危象和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预防和处理,重点介绍了各种麻醉危象的正确处理及如何预防的经验,并附有典型病例分析讨论。全书内容系统完整,新颖实用,对保证麻醉的安全性,减少麻醉不良后果,提高麻醉人员素质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适合麻醉专业人员参考。
本套丛书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盛京医院等具有丰富影像学诊断经验的一线专家、学者精心编写。从基本理论、基本征像入手,以最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少见病、罕见病的X线、CT及MRI的影像学特征,做到重点突出、深度适宜、涵盖面广、实用性强。 本套丛书不仅是基层影像医师和低年资影像医生的实用工具书,而且可以作为城市各大医院与医疗保健机构临床医生的参考书。
超声心动图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检查方法。本书共分19章,收录典型超声影像图441幅,主要从心血管疾病的超声心动图的检查适应证、检查方法等进行重点叙述,并简明扼要介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注意事项,并典型病例。适用于影像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超声医师参考阅读。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五章,主要介绍中医脉诊的理论与方法。作者运用了多学科知识和仪的测试,阐明了阴阳脉法的科学内涵、五脏标志性脉 的形态及三部九候诊法的实际意义,介绍了清代、民国时期全国名中医及作者平脉辩证的思想方法。下篇四章,主要讨论了200余幅脉图,提示了22种病理脉 与兼象脉的形态及其定量(级)的方法,提供了80余种常见病证的代表性脉图,并解析它们的形态和病量特征。本书适合于临床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研究人员、中医院校师生的学习和参考。阅读本书,能使您 对中医学的脉经典有一种全新感悟;能使您的脉诊水平,步上新的台阶。
本书是按照2001年版TBS诊断系统,使用液基薄层制片法制作的薄片编写的宫颈细胞学图谱。主要内容为:液基薄层制片法的原理及操作方法;TBS宫颈细胞描述诊断方法的分类与标准;宫颈细胞学各类正常细胞的形态特点,宫颈各类良恶性病变形态特点(图片配文字说明);TBS系统中异常上皮细胞的诊断与处理。详细介绍了宫颈细胞学的诊断系统和制片方法。适合各级医院的妇产科医师、病理科医师和细胞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由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多位从事灾难医学救援一线的专家共同编写。全书共35章,其内容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时效性”“实用性”为特点,介绍灾难救援中机动医疗队在现场和移动医院或医疗队内实施的创伤救治技术,突出灾难现场挤压伤、现场开放伤、现场截肢等灾难中常见的创伤或技术。
本书共分8章,主要包括临床常见或重要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包括球菌、肠杆菌科菌、非发酵菌、弧菌属、放线菌属、奴卡菌属和红球菌属、分枝杆菌属及其他革兰阳性杆菌及厌氧菌。分别阐述了目前临床致病菌的分类、临床微生物学检查要点、临床意义、耐药性及感染治疗四个方面,重点描述了细菌引起的常见或多发性感染的特点及临床常见感染菌株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新老药物组合(A、B、C、U组的药物种类),在感染治疗方面重点突出常见细菌感染治疗的和备选药物。由于细菌耐药存在复杂性、地区性、多变性和个体性等特点,请读者同时参考本地区、本医院或科室的细菌耐药监测流行病学资料,以便更加合理地选择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本书适合临床医师、检验医师及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