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秘旨》是请代医家龚廷贤早年所著的一部儿科专著。约成书于明·万历甲辰年(公元1604年),是现存小儿推拿较早、较完善之作。后世小儿推拿专著,多以此为蓝本。 《小儿推拿秘旨》共3卷,卷一重点论述了多种小儿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以及小儿推拿手法和推拿穴位;卷二以歌诀形式为体例,介绍,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方法以及小儿危重病症内症候与预后,对后学颇有启迪作用;卷三为小儿常见病实用方。共列举有效方50个,其中不乏疗效好、组成简洁的精方良方,如导赤散、地黄丸、异攻散、六一散、紫金锭等,至今仍为临床上的常用方。 此书刊行后流传不广,原刻有些错讹,现将其重新校订整理出版,对临床应用及文献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书是由人民政协报的健康周刊与弘医堂联袂主编的一部传播健康知识与养生智慧的科普类图书。全书共有三个部分组成:中医养生之道、健康养生与中医文化传承,而每一篇文章均已在人民政协报的健康周刊发表,文章的作者皆为国医大师、名老中医、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每篇文章皆能解决一个难题,比如当抑郁症来敲门你该怎么办、你的睡眠都去哪儿了、讲生育必修课、中医给您健康的美、莫让贪吃毁掉幸福、从医五十年之感悟……篇篇能让读者受益匪浅。
《濒湖脉学》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撰著。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人。幼时聪明好学,从父学医,声名大振,曾被聘为楚王奉祠正,著有《本草纲目》、《濒湖脉学》等书。 《濒湖脉学》是李时珍撷取《内经》、《脉经》等诸书精华,结合自己的经验撰著而成。总为一卷,内容分两部分;一是阐述了27种脉象的脉形特点、辨别方法及主治病证,二是引录了其父李言闻阐述脉学理论的《四言举要》。由于该书以歌诀形式写成,简明易懂,朗朗上口,便于记诵,故深受历代医家的欢迎,成为初学脉学的之书。 本书初刊于明·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年),流传甚广,历朝皆有刊刻。本次整理乃以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1603年)张鼎思重刻明嘉靖本为底本,并参考后世多种刊本精心校注而成,其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易于习览的脉学读物。
《易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文献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她就诞生在中华大地上。《易经》有多个不同的传本,据《周礼》记载,有《连山》《归藏》《 》三种,因《连山》《归藏》已亡佚,流传至今的《易经》一般是指《 》。今所见到的各种不同传本,除卦序排列不同、爻辞有异之外,“经卦为八,剔卦六十四”的数目都是一致的。 人们常说的《 》包括《经》和解经的《传》两大部分。六十四卦的卦辞与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称为《经》,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脉》《序卦》《杂卦》为《易传》,是后人对于《经》的阐释,共七种十篇,又称《十翼》。 周文王主编的《 》博大精深,弥纶万有,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影响至深且巨,是古圣先贤经邦济世之书,在世界文
《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修订版)》是一部根在远古,利在当今全人类健康的作品。这是一部人人都应该读的营养医学书。一场真正意义的医学和营养学革命将从此书开始。本书讨论了冠心病、脑血栓、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等几十种在医学上认为终身难治的疾病可以简单治愈的方法。希望本书能帮助您做好健康维护,帮助您治愈您的病患。
金代李东垣, 金代医学家,名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中国医学目前“金元四大家”之一。《药性赋》又称《素问抄》、《脉诀抄》,初学中药的启蒙书,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它的应用,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都占着重要的地位。 本书分六章。 章为绪论,叙述经络学说的重要性及其学习方法,替读者作了入门导引。从第二章至第五章,论述经络学的主体,计十二正经、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络脉,对于各经循行部位和经过腧穴,以及生理、病理、临床应用提示等,都作了扼要的介绍。每一经络并附有循行示意图,图文对照,颇便学习。第六章为十二经筋,它是经络的附属部分,在人体生理、病理上有着重要的关系,在这里也同样作了逐经的叙述、附图。书末附录经脉交会腧穴表,人体重要部位经络分布表,以及有关经络的重要歌诀,以便检查和诵习之需。 本书对经络学说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适宜于一般学习针灸、西医学习中医及中医带徒的教学参考,并可供针灸医师作为临床参
《脾胃论》,金代李杲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以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是本书的基础部分;中卷
对于小朋友小读者而言,无论是中医药方面的课堂教材,还是课外的科普读物,都显得有点高深。虽然有专门介绍名医生平的传记,但多是长篇大论,不太适合小朋友们看。童话故事却是一个不错的渠道。 《蛮糖部落之中医瑰宝(2医圣张仲景)》作者胡典谱通篇采用生动活泼、诙谐搞笑的行文语气来讲述故事,在介绍名医的同时,顺便介绍当时的历史环境。
《汤液本草》由元代名医王好古著。好古,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好古受业于洁古,而讲肄于东垣”,为易水学派之重要人物。王氏认为《神农本草》、《伊尹汤液》为医家正学,故撰该书以论药议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