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汉代张仲景撰,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古代医家称其 为后世医方之祖 。《伤寒杂病论》著成后,由于当时纸张还未发明,被传抄于竹简之上,不久便已散乱。西晋王叔和重新加以编次,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得原书得以保存。至北宋年间,《伤寒杂病论》在政府领导下进行了整理和校勘,史称为宋本《伤寒论》,后世通行本多据此版本为底本。光绪二十年( 1894 年),仲景第十六代孙张绍祖将家藏第十二稿《伤寒杂病论》传与桂林左盛德,其内容较宋本多出三分之一,并称王叔和 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 , 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 。此版本经罗哲初手抄,传与其子罗继寿,继寿将手稿于 1956 年献给广西人民政府, 1960 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称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1934 年至 1935 年,医
《四圣心源》为清代名医家黄元御所著,系统详尽阐述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并以脾胃为核心,阐发气化学说,主张阳虚时土湿木郁为致病根源,并对临床常见内外妇科疾病进行了分析,并创立相关治疗方剂。本书所阐发的理论对中医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发扬创新了脾胃学说与气化学说,为 火神派 理论之渊薮。本项目对该书以现代白话语言进行系统翻译,以便于现代读者理解学习。同时增加大量图表,以直观展示其理论思想;并用基于五行-六气理论而创立的方阵图以直观表达本书方剂的配伍,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对中医贡献卓著,留下了大量的验方,是其学术精华之体现,对临床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 邓氏温胆汤 是其中之一,因处方独到、疗效显著,而在临床口口相传,影响巨大。本书介绍邓氏温胆汤的文献来源、方论、组成药物及其药理作用,重点阐释邓老在临床如何运用该方诊治各种病症,以及有关该方的临床经验传承。书中配有多个临床案例,展现了邓老这一名方的临床和学术价值。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医生借鉴使用,亦具有一定的科普性,可供普通读者阅读。
书由《药性赋》《濒湖脉学》《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合编而成。 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药性赋》用韵语编写成赋体。 《濒湖脉学》全书用歌赋体形式,分《七言诀》和《四言诀》两部分,《七言诀》论述27脉形状、主病及相似脉鉴别;《四言诀》根据《脉诀》删补而成,综述脉理、脉法等。 《汤头歌诀》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 《医学三字经》全书为三字一句的歌诀,主要根据《内经》等重要经典医籍所述,吸收各医家重要论述并结合个人体会附以小注写成。
脉诊是中医诊法的精华,是中医的灵魂所在。本书提炼历代论脉精华,结合笔者四十余年脉诊临证心得,以简练的文字结合形象的图形表述脉象,让学习者易理解掌握,是学习脉诊的参考书。
本书介绍了有关诊法研究的抓独法。有关抓独法,之前曾经再吴述系列书有所介绍。本书将着重讲解抓独法在每个疾病中的具体运用。通过把《伤寒论》的条文逐一梳理,我们会发现整本《伤寒论》其实都是在讲抓独法。本书将从概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劳复这几方面来分析整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每一方、每一证的出处。具体介绍了《伤寒杂病论》经方中的各种方剂,包括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苓类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朴三物汤等,还有各种主证,包括桂枝汤证、麻黄汤证等,对这些方、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继先圣典籍精蕴,解百病原始要终。 原文对照,溯本求源,执简驭繁。 本套书共两册,一册为白话解讲义,一册为《四圣心源》原文。开本设计方便携带,便于读者携带背诵,随查随记。其中《四圣心源》白话解,由黄元御中医学术第七代传人陈宇雷主编,宗黄师原义,解脏腑气机升降之微义,一字一句讲清经典,为中医入门之佳作。另附原文,为读者原汁原味地呈现古籍。 《四圣心源》是清代名医黄元御的精华之作,是黄元御中医学术的核心思想的体现。黄元御,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 妙悟岐黄 褒奖其学识,亲书 仁道药济 概括其一生。 《四圣心源》阐发《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
中医外治疗法,方法简易,实用有效,往往能起到 外治疗内疾,小方治大病 的神奇功效。相较于传统内治疗法,外治疗法操作更安全,效果也十分显著,被人们亲切地称为 不吃药、不打针 的中医疗法。 本书先简述了中医外治法的基本情况,以及敷贴、药浴、热熨、芳香等十余种常用中医外治疗法的操作要点、适应证、禁忌证等,接着按内科、外科、男科、妇产科、儿科、皮肤及其他常见病症将一百个常见病种分类,病种涵盖感冒、高血压、便秘、失眠、痛经等,详细介绍各病症的外治方,内容丰富,方法简便,选择多样。既可满足男女老幼防病保健之需,又可作为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院医生的参考书。
董氏奇穴因其显著的疗效, 在针灸界引起了不同的反响, 尤其因其取穴少、 疗效显著的优势被广大患者所青睐。 本书对近 200 种疾病介绍了董氏奇穴特效精 简治疗方案, 所用处方均达到了精穴疏针的目的。 力求治法简明、 实效、 易学、 易用、 易于复制推广, 是针灸临床医师、 董氏奇穴研究者和爱好者、 医学院校学 生及针灸爱好者阅读参考用书。
季节的变化,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所致,而人与自然相应,而节气的更替时期,也是对人体影响的时期,是年老、体弱、虚衰人群诱发宿疾或易生新病的时期。 本书以四季二十四节气为纲,介绍了每个节气的易发疾病,以及每种易发疾病的穴位选取、艾灸方法和时间,读者可通过大量的快速取穴图精准定穴;在节气变化的关键时期,在相应的腧穴艾灸可扶助正气,激发机体的潜在能力,从而达到有效防病治病的目的;同时还介绍了每个节气的起居、饮食、运动、精神调养,使疾病防治更高效! 老中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吴中朝老师教你跟着节气艾灸,祛寒湿、强体质、祛病根!
本书由天津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诊断教学和科研的专家历经几度春秋,潜心研究编纂而成。著作理论联系实际,将各种常见舌象特征及相关舌象做了系统介绍,并就其病理意义、治疗原则进行了论述。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翔实,附有高清晰度彩色舌图。本书堪称学习中医舌诊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部力作。
《太素脉诀全书》是近代季萼编著的一部诊法类中医著作。成书于1936年。全书分为六编,仿张太素《太素脉秘诀》并加以引车发挥。季氏自谓此书是不明脉理者入门之书,故又介绍一些脉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用语亦较通俗浅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