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上海市静安区“朱氏内科疗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朱为康主笔撰写,将朱氏内科的传承与现代中医理论相结合,并就当下的社会现象和老百姓普遍面临的中医问题和误区,用通俗的文字做了详细解答。从 不起眼但并非人人懂得的如何煎药,到社会流行的各种养生方法,都以客观依据进行科普,纠正一些看似有益但却是有害的养生方法和生活习惯,以免老百姓求医心切反而得不偿失,为大家如何正确就医养生提供了帮助。
陈修园(1735-1823年),原名念祖,号慎修。福建长乐人。清代 医学家、教育学。《陈修园医学全书》收录他现存世的16部医学著作,包括《灵素节要浅注》10卷、《金匮要略浅注》10卷、《金匮方歌括》6卷、《伤寒论浅注》6卷、《长沙方歌括》6卷、《医学实在易》8卷、《医学从众录》8卷、《女科要旨》4卷、《神农本草经读》4卷、《医学三字经》4卷、《时方妙用》4卷、《时方歌括》2卷、《景岳新方砭》4卷、《伤寒真方歌括》6卷、《伤寒医诀串解》6卷、《十药神书》1卷。 陈修园的著作大多流传甚广,主要由于其文字质朴洗炼,畅达优美,且多以歌诀形式,其内容深入浅出,切于实用, 适合初学者作为入门参考书。因此陈修园的著作对于医学之普及有着深远影响。
国内第一中医药学府舵主徐安龙校长携团队创作,从东西方双视角解读传统中医理念和健康养生知识,讲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对人体的独特认识,以及7类日常症状、30种常见疾病的医学常识和简易中医疗法,图文并茂,生动风趣,帮助读者从中医学的角度认识身体发现健康问题信号,并进行自我调理。本书为融合出版物,配有健康自测、一键查阅药膳谱、中医功法视频等多种融合出版资源,让读者轻松了解中医、体验中医,掌握自我保健常识。
《伤寒来苏集》为清代医家柯琴撰著,包括《伤寒论注》四卷、《伤寒论翼》二卷、《伤寒附翼》二卷。柯氏 以证名篇,重新编次,纲举目张,条理井然,使仲景之作,从此一新,也为后人进一步研究《伤寒论》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可谓贡献 。本书批诸注家之谬,悟仲景之旨,堪称历代注疏《伤寒论》的上乘之作。 《 应该这样读》的特色,主要是作者将本人如何读经典,如何领悟经典中的深意,如何将其灵活运用于临床之中的一些感悟著于书中,以期对学习伤寒的人有所帮助。经典还是那些经典,经方也一直在那里,但是大家学中医之难处就在于缺少名师指点,名师的经验分享,以及如何灵活有效地将经典运用到临床。
本书分三篇,即理论基础、临证病案和历代病案资料总汇,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新增了刺血医学新的研究进展理论和临床病例,并加以作者分析,从中西医的角度全面梳理了刺血疗法的原理、治疗范围和特色,书中所载大量的病案既丰富了临床刺血疗法,又是对几千年刺血疗法的一次宝贵的经验总结。
。。。
《蒲园医案》是现代赖良蒲编著的一本医案医话类中医文献。全书分四十一门。内容包括内、妇、儿等科验案二百四十二则,每案主要按症状、诊断、疗法等项叙述,且阐明病因病机、理法方药,以使见疾知原。
陈修园(1735-1823年),原名念祖,号慎修。福建长乐人。清代 医学家、教育学。《陈修园医学全书》收录他现存世的16部医学著作,包括《灵素节要浅注》10卷、《金匮要略浅注》10卷、《金匮方歌括》6卷、《伤寒论浅注》6卷、《长沙方歌括》6卷、《医学实在易》8卷、《医学从众录》8卷、《女科要旨》4卷、《神农本草经读》4卷、《医学三字经》4卷、《时方妙用》4卷、《时方歌括》2卷、《景岳新方砭》4卷、《伤寒真方歌括》6卷、《伤寒医诀串解》6卷、《十药神书》1卷。 陈修园的著作大多流传甚广,主要由于其文字质朴洗炼,畅达优美,且多以歌诀形式,其内容深入浅出,切于实用, 适合初学者作为入门参考书。因此陈修园的著作对于医学之普及有着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