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国有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医学专著中最重要的著作,也是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的推荐阅读书目。全书共分三篇,上篇为“灸论”,列叙作者的观点和见解;中篇为“灸赋”,以韵文形式阐述针和灸
本书是我国有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医学专著中最重要的著作,也是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的推荐阅读书目。全书共分三篇,上篇为“灸论”,列叙作者的观点和见解;中篇为“灸赋”,以韵文形式阐述针和灸
本书阐述了全息胚学说和生物全息律的基本理论。详细介绍了全息胚针灸学的具体应用,包括适应范围和治疗方法,列举了89种常见疾病的治疗经验和1万余例的临床疗效。 本书理论新颖,资料翔实,深入浅出。介绍的方法简单易学,疗效显著,适于门诊和广大基层应用。供医学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和院校师生参考。
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而取穴法则是腧穴学的关键,直接决定着临床疗效。但以往腧穴定位多是抽象的语言描述,缺少形象化,不利于真正掌握。本书以国家标准为依据,采用实体彩色照片标定腧穴位置,共收录经穴、奇穴、耳穴等400多个穴位,具有生动、真实、简要、的特点,土温互参,并对一些穴位又记载简便的取穴方法,方便实用,易于学习掌握,从而使广大学生、临床医生及针灸爱好者能够准确、快速地掌握腧穴定位。
王福根教授经多年潜心研究创立的银质针导热治疗严重软组织痛的新疗法,疗效显著,居领先地位。本书是王福根教授临床实践经验和体会的总结,共分6章介绍了银质针导热巡检仪的作用机制、适应证、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研究进展,以及肌筋膜痛和纤维肌痛的临床诊断方法,常见软组织痛的银质针导热疗法。内容翔实,通俗易懂,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与指导于一体的特色,是疼痛科医生的学习参考书。
孔昭遐、屠佑生编著的《新编实用针灸学(汉英对照)(精)》侧重介绍针灸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针灸治疗。内容包括藏象、经络、腧穴、辨证纲要、针灸治疗原则、配穴处方规律等中医基础理论,收录常用腧穴90个,介绍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电针、耳针等常用针具的操作手法以及各种灸法、拔罐法等操作方法,力求图文并茂,便于理解。针灸治疗部分按系统编排,收录各科适合针灸治疗的疾病71种。后附十四经脉循行路线示意图和十四经腧穴备查,十二脏腑俞、募配穴表,十二经原、络穴表,十六郄穴表及阴经和阳经五输穴等表格,全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新编实用针灸学(汉英对照)(精)》可供出国医务人员学习针灸专业英语、外籍医务人员学习针灸技术之用,亦可作为举办外国留学生针灸学习班的教材。
徐凤编著的《铜人徐氏针灸合刻》六卷,针灸类 著作,明代针灸医家徐凤著。 本书卷一、二,针灸歌赋。卷三,周身穴法歌。 卷四,窦氏八法流注。卷五,金针赋及子午流注。卷 六,灸法等。全书内容是以介绍历代针灸文献资料为 重点,并附有插图,是一部综合性的针灸著作。该书 既照顾到针灸内容的各个方面,又尽量选取短小精悍 的歌诀,真正做到了既全面又简明。书后的灸法大都 为历代的灸疗方法,很值得研究。本书对于研究 针灸学及其临床运用,可称为一本很切实用、简明易 学的参考书。
本书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启才教授在多年探索针灸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针灸医学中常见的105个学术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属于疑难而令人费解的问题;有的属于含糊不清或于理不通的问题;有些属于分歧纷纭、自相矛盾的问题;有的甚至还是明显的错误问题。只是数千年来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统一认识,更谈不上合理解决。作者对这些内容进行了阐释、修订、充实和纠正,立意明确,说理清楚,且言之成理。 本书丰富的学术内容、新颖的逻辑思维、独到的学术见解、实用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写作体例,确系我国针灸专业少有的经典专著。对于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钻研和学习针灸来说,无疑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学术著作;同时也是广大中医、针灸工作者深入学习、探究针灸医学精髓的好参考书。
本书由中医学专家编写,画家绘图,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共分6章,先行文字解说;再随文插入相应图表,包括针灸发展史略及针灸基本理论图解,十四经穴、经外穴、微刺系统穴位图解和总图。十四经穴、经外穴、微刺系统(头针、耳针)均为全图与分解图,以单色平涂法描绘。总图6幅为8开立体透视彩图,分别以皮肤、骨骼、内脏、肌肉、血管、神经为背景,以不同彩点与线段描绘十四经穴361名,经外穴82名。其中1幅描绘微刺系统的头、耳、面、鼻、手、足、腕踝针的穴位。文字解说,除针灸发展史略及基本理论外,重点阐述了相应各腧穴的穴名、编号、取法、主治、针灸法等。第6章为常见病症处方例,供临床应用参考。 本图解以WHO 《国际针灸标准穴名》、国家标准《经穴部位》、《耳穴部位》为依据,致力于腧穴的规范统一。针灸发展史略的
本书分经络速记和穴位速记两篇,上篇简要介绍了经络系统的基础知识,下篇重点阐述了经穴的定位、主治、刺灸要领及经络穴位速记方法等。腧穴名称与定位以国家标准为依据,采用双色图片标定穴位位置,全书收入300多个穴位,配有150余幅双色图。本书文图互参,方便学习,易于掌握,适合广大临床医师、医学院校学生及针灸爱好者参考、阅读。
管遵惠教授是我国第二、三批名老中医,是2011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200名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批64家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项目负责人。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独到的学术见解,是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的代表性传承人。 管遵惠、管傲然、管薇薇主编的这本《管氏特殊针法集萃》挖掘整理了管氏热针疗法、蜂针经穴疗法、管氏舌针疗法、管氏过梁针疗法、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等学术理论和技术方法;阐发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的理论观点和独特的家传技艺;传承、弘扬了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和精湛的诊疗技术;总结了管正斋、管遵惠两代名医的学术专长和临床经验。本书对针灸从业人员有极大的参考与借鉴价值,亦可供中医临床医师、中医院校师生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