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介绍中医学络穴位传统疗法的书,书中完整收录了人体数个穴位,并按照十二络、任督二脉和奇穴分类,条理清晰。编者引据典,每个穴位都配有相应的术语标示,使得找穴既简便又,真正实现了 一穴多用 。手括按摩、拔罐、艾灸、刮痧、刺血等等,简单明了,可按需选择。另外,本书在穴位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头、足、手、耳的所有反射区,以及利用这些反射行脏腑和疾病的方法,使本书内容更加丰富与饱满。可以帮助读者掌握传统络穴位相关疗法,其身体健康和疾病康复。
设计了谜语、谚语及中药歌诀,从而使少年儿童在“听故事、背歌诀、猜谜语、看标本”中学习知识。为了便于少年儿童阅读,本书文字加注了拼音。本书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寓教于乐于一体不在于术,而在于道,高度凝练,以道御术,以学带法,体现传统文化。
本书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8年版路径方案为标准,内容全面、实用,使得技术的创新发展及时有效地用于指导临床,这是钩活术疗法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历程中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本书包括技术总则、住院病种、
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在当前针灸界有重要影响。应用热敏灸技术治疗20余种病症,如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枕神经痛、慢性腰肌劳损等,大幅度提高了临床灸疗疗效,开创了一条治疗疾病的内源性热敏调控新途径。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编写,突出实用,着眼普及,不但适用于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让老百姓,也适用于针灸临床、保健、科研工作者阅读。
本书分为十三章,~7章详细介绍了针灸基础知识;第8~13章分别介绍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法。其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治疗方法简便易学,特别适合乡村医生和基层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
刺血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也是特色疗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快捷、经济实用、适应证广的特点。本书介绍了刺血疗法的基本知识及其在50余种内、骨伤、妇儿、皮肤及五官、泌尿生殖科疾病中的具体应用。全书内容科学,以图解的形式进行阐述,通俗易懂,可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学习及对自我保健感兴趣的一般读者自学自用的重要参考书。
梅花针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也是特色疗法,具有简便易学、经济实用、安全微创、疗效显著的特点,特别适合家庭保健使用。本书以图解的形式,介绍了梅花针疗法的基本知识及在50余种内、外、妇、儿、皮肤、五官、泌尿生殖科疾病中的具体运用,内容科学,通俗易懂。可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学习及对自我保健感兴趣的一般读者自学自用的参考书。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针灸学宝贵遗产,为更好地继承总结中医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提高针灸疗效,《近代针灸大师传承系列丛书:贺普仁针灸传心录》在编写过程中,笔者特地参考了已出版的《针灸治痛》、《针具针法》、《灸具灸法》、《针灸三通法操作图解》、《国医大师贺普仁》等几部专著和相关的报刊,是针灸教学、科技人员、临床各科医生及针灸爱好者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介绍了经络腧穴、刺灸方法及针灸治疗等内容。从腧穴释名、定位、功能、主治、配伍及操作等几个方面详细深入地介绍了每条经络的常用重点腧穴,毫针刺法、灸法和拔罐法及临床常见疾病的治疗,部分疾病增加了歌诀,便于中医自学者理解记忆。
《针灸时间治疗学(修订本)》规划到编写的各个环节,层层把关,步步强化,重在提高内在质量和精编意识。既体现在精心组织,高度重视,以符合教学规律;又体现在精心编写,在“三基”、“五性”和“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下,确保内容精练、完整,概念准确,理论体系完整,知识点结合完备,并有创新性和实用性,以切合教学实际,结合临床实践,力求“精、新、实”的特点。同时,教材编排新颖,版式紧凑,形式多样,主体层次清晰,类目与章节安排合理、有序,充分体现了清晰性、易读性及和谐性。
《百病一针灵》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介绍了针灸基础知识、腧穴定位基础知识、毫针操作基础知识。各论部分以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为纲目,介绍了近百种常见病症及治疗方法,每种病症选取一种或几种针灸处方,每方都是作者根据现代针灸文献及临床报道,结合临床经验精选出的。
耳针法属于针灸特种疗法之一,是中医针灸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耳针疗法方法独特,应用广泛,操作简便,没有毒副作用,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疗效肯定,具有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因此深得医务工作者及广大患者的欢迎,成为仅次于针刺的针灸临床常用疗法,在民间也广泛流传。 《耳针法入门》一书共分耳穴诊治概述、耳廓解剖、耳穴、耳穴诊断方法、常见病的耳穴诊断、耳穴治疗方法、耳穴临床应用等七个部分。本书力求重点突出,图文并茂,简便实用,适合中医临床医师和针灸爱好者作为学习耳针法的入门参考书。
皮肤针疗法是采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体表部位,激发经气,调节脏腑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皮肤针疗法》(作者彭亮)介绍皮肤针疗法,共分为两个章节。章为基础知识,包括皮肤针疗法的历史沿革、原理特点、操作方法、叩刺部位、适应证、禁忌证及选穴方法等;第二章为临床应用,详述了内、外、皮肤、妇儿及五官科各科多种常见疾病的皮肤针治疗方法。《皮肤针疗法》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l临床医生及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之穴位数目及部位、主治仍以“董氏正经奇穴学”内容为主,不做增减。原书每一穴位之解剖原系指作用而言,依旧照列,特加括号区别,在此之前则按肌肉、务管、神经补入实际之解剖。手术、应用方面根据实际仅作部份变动,说明及发挥原为《董氏奇穴针灸发挥》一书之中心所在,系董师口授心传及个人临床心得精华,此次特将初编遗漏之部分资料,并根据近十年间之领悟补入更完整之内容。为便于更迅速、准确寻找穴位,穴位图片亦较发挥一书更为详明清晰。 《董氏正经奇穴学》原仅只有穴位而无治疗学,“发挥”及本书所列之治疗学纯系个人追随董师学习笔记整理而成,此次复再增入多年临床心得,使此一部份更为完备。
焦顺发的《针经(精)》为原创性论著,以医学经典为据,经系统整理,提炼、升华而的针灸理论。其共分五章,、第二章介绍了焦氏对经络学的新研究、新发现,即 “心血脉系统”和“脑经脉系统”,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古书中各气穴的位置、名义及刺法,第四、第五章介绍了焦氏多年研究中总结出的新刺法和新结论。 《针经(精)》视角特别,对中医经典著作理论有诸多独到的见解,在继承传统中医思想的同时,针对后人对经典著作部分曲解的内容进行了更正,更对一些重大错误有颠覆性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