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针灸注疏》初稿以1968年版《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油印讲义为底本,为董氏针灸作注疏,深入剖析穴位命名、渊源及董氏针灸针道,穴道之后附上个人经验及诸位前辈用穴经验,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本书是刘毅拜入董门后的部书籍,也是他认识董氏针灸和董氏奇穴的感受和学习历程,选择八篇文章,从八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学习董氏针灸,从而让读者分享笔者学习董氏针灸的经验,体验笔者学习董氏针灸的心路历程。
本书介绍了膻中穴这一重要穴位的历史渊源及现代基础、临床研究。其中收集整理了有关该穴位的单穴、对穴和多穴配合使用的临床针灸疗法。 本书书的编写以病证为纲,将膻中穴在治疗所述疾病时发挥的作用进行分类论述,内容丰富,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 本书可作为临床针灸医师的参考书籍,也可供医学院校针灸和推拿专业的师生及科研人员学习使用。
“靳三针”是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靳瑞教授集历代针灸名家的临床经验之精华,总结现代外针灸临床经验之研究成果,经过反复、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而总结、创造出来的,被针灸界誉为“岭南针灸新学派”。本书根据靳老心血结晶总结而来,结合前辈已有研究成果,将其中45组穴组中的穴位从定位、主治、刺灸法、释义四方面进行了简要阐释,并突出强调靳三针组穴处方特色,结合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其临证配伍及常见适应证,配合速记总结及歌诀。本书适合广大临床工作者、针灸爱好者参考阅读。
本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的具有精深造诣的专家、教授根据多年针灸教学实践和针灸临床实践,精心编写而成。本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十四经穴进行了阐述,配以精美的穴位体表图和解剖图,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使读者读后对每个穴位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便于读者掌握腧穴定位和准确取穴。同时本书的穴位定位以国家标准为依据。本书是一本具有性、简单明了、易学易记、图文并茂的针灸穴位手册。本书主要适宜于中医院校学生、初级针灸临床工作者、外国留学生以及针灸爱好者参考使用。
《针灸特效穴全真图解》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资深专家、教授精心编写而成。《针灸特效穴全真图解》选取了临床上对某些疾病有特殊治疗作用或有特效的穴位,以中英双语重点描述了特定穴标准定位及主治,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方便读者准确地选取穴位。本书可供中医院校师生,外针灸临床工作者,国外留学生以及针灸爱好者使用。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图文并茂 针灸治疗学类书籍大多为全文字性描述,不配图,或配少量线条图。本书为了明确针灸穴位的位置,配有油画彩色图,使穴位定位更加清楚明了。我们采用了图文对照的形式排版,使读者在阅读文字时,可就近查阅相应的穴位位置。我们希望这种形式能做到图文交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文字简练 本书尽量减少文字数量,增加图的篇幅,体现穴位位置图解的特点。文字仅采用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的节段;剔除了病因病机、验案举例和文献摘录等内容。 3.体针和耳针结合 体针是指选取经穴或奇穴等来治疗疾病的针法,以区别于一些局限性取穴的针法,如手针、头针等。耳针是指针刺耳廓反应点(穴)的治疗疾病的方法。本书将体针和耳针结合,相互补充,提高疗效。 4.穴位定位 穴位定位是针灸
《针灸大成》共十卷,摘录《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图注难经》等针灸典籍,辑录针灸歌赋和历代针灸经验效方等。
本书是北京中医药针灸学院的具有精深造诣的专家、教授根据多年针灸教学实践和针灸临床实践,精心编写而成。本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十四经穴进行了阐述,配以精美的穴位体表图和解剖图,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使读者读后对每个穴位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便于读者掌握腧穴定位和准确取穴。同时本书的穴位定位以国家标准为依据。本书是一本具有性、简单明了、易学易记、图文并茂的针灸穴位手册。本书主要适宜于中医院校学生、初级针灸临床工作者、外国留学生以及针灸爱好者参考使用。
《黄帝内经针灸学之研究》一书全面、系统、完整地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将《黄帝内经》中有关针灸学的内容分门别类予以整理,首次采用科学数理学统计法统计《黄帝内经》中相关资料、并进行数理分析,使之更为和科学;同时,按照现代科学教学法,将《黄帝内经》针灸学分为“绪论、版本学、数理统计学、经络学、腧穴学、针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等七章,其中每章又分若干节、段等加以阐述,突破了现在中医药大学针灸系统——教学固有模式,提供了研究《黄帝内经》新思路、新方法,这方面本书给予了补缺和填补空白,更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黄帝内经针灸学之研究》经甘肃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成果鉴定为“领先水平”。
本书共分三篇,上篇主要是灸法简介,包括艾灸概述、艾灸材料、灸法操作、灸法禁忌和常用养生穴位等。中篇注重介绍十四经灸疗穴位,包括常用灸疗穴位名称新解、穴位定位、具体灸法等。下篇主要介绍常见病灸法养生,包括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及亚健康、肥胖症的艾灸治疗等。本书旨在通过艾灸这种外治技术,调整体内器官功能平衡,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如果掌握这样一种既方便又实用的技术,会对人们的多种疾病和亚健康起到较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书详细介绍了著我老中医谢锡亮从医近60年对灸法的深刻理解、独特经验及举办30余期针灸培训班的讲义精华。全书共10章,包括灸法概论、灸法基本知识、常用灸法及技巧、经络穴位、保健灸法、常见病灸法治疗、灸法医案,名医灸法及灸法医活等。本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文图并茂,方法简便实用,疗效确切,是学习和应用灸法很有价值的参考书,适于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和灸法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将玄奧的子午流注纳甲法的理论知识与简捷的古代施灸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武林界两代人的研究,针对十四种中老年常见疾病,以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可使患者根据自己的病症按图索骥,从而达到治病和健身的目的。读者只要读懂本书,就能成为自己的良医。经过验证,子午流注温灸法的治疗效果实为针药所不及,是一种“无毒治病,十去其九”的绿色疗法。
本书是《针灸入门丛书》中的一部分,书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简明扼要的介绍常用腧穴300余个和常用经外奇穴,并配有表解,从纵向——十四经络循行顺序,横向——头面、胸腹、上肢、下肢两个方向对所列出的常用穴位的定位、局部解剖、主治功用、配伍使用、针刺方法、禁忌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内容简单实用,语言朴素,避免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术语的应用,作为腧穴学的一本人门级图书,适合于刚入学的中医院校学生以及对中医针灸感兴趣的任何没有中医基础的人群学习使用。
本书在对脊柱整体认识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三通疏筋疗法在治疗脊柱关节病中的应用。内容包括疏筋基础知识、疏筋疗法具体操作,常见脊柱关节病的疏筋治疗手法,日常生活中脊柱的养护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书的最后还附有三通疏筋保健操,这套保健操是作者将临床上治防并用的疏筋方法与传统的中医养生强脊功法相互融合而成,在实践中已被患者广泛应用并认可。本书图文并茂,手法易学易用,语言简明活泼,通俗易懂,既可供广大群众预防保健应用,又可供整脊、骨伤、推拿、康复等从业者参考。
本书在对脊柱整体认识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三通疏筋疗法在治疗脊柱关节病中的应用。内容包括疏筋基础知识、疏筋疗法具体操作,常见脊柱关节病的疏筋治疗手法,日常生活中脊柱的养护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书的还附有三通疏筋保健操,这套保健操是作者将临床上治防并用的疏筋方法与传统的中医养生强脊功法相互融合而成,在实践中已被患者广泛应用并认可。本书图文并茂,手法易学易用,语言简明活泼,通俗易懂,既可供广大群众预防保健应用,又可供整脊、骨伤、推拿、康复等从业者参考。
本书由针灸专家和精通英语的学者共同编写,以国家标准 为依据,同时参考了高等中医院校新世纪教材。全书共有部分:部分概要介绍了腧穴的意义和分类,腧穴定位方法,十四经络的名称、分布与主治:第二和第三部分重点阐述了人体400多个穴位的具体位置,取穴和刺灸的方法、注意事项等;第四是十四经络及主要穴位图谱。附录有常见中医名词的注释。本书中英对照、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方便携带、易于学习,是一本实用型工具书。可供中医院校师生、留学生、外针灸医师以及中医和针灸爱好者阅读、参考使用。
针灸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具 针法又是针灸疗法的主要内容之一。《针具针法/国 医大师贺普仁针灸心法丛书是根据针具针法方面的古 典文献及现代资料,结合笔者60年来临床经验而编写 的。其内容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自上古以来针具发展的 历史沿革,全面阐述了刺法与手法的临床应用及其基 本功的锻炼。书中介绍的“三通法”系笔者多年的实 践总结,客观地论述了其源和流以及每种通法的适应 证,并附有典型病例加以佐证。
对每一种疾病的给出明确的治疗穴位、部位、进针方向与针刺时间,是很好具体、可操作性极强的一本针灸读物。本书注重六种关系的把控,一是在“经”和“络”的关系上。运用网状思维,告诉读者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内中经络纵横,每一次捻转提插都要注意整体性。二是在“实”和“虚”的关系上,能给读者讲明白贯穿针灸疗法全过程的一个基本原则,即要注重虚实结合。三是在“内”和“外”的关系上,能够让读者明白在针灸的过程中要善于临床观察患者体外、体内的变化,学会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四是在“病”和“穴”的关系上,能让读者清楚一些疾病病灶在脚部,针灸的穴位却在头部,通过一个一个具体穴位讲解让读者更加一目了然、便于掌握。五是在“人”和“针”的关系上,告诉读者有的时候是针为人所用,有的时候是人为针所用,通过长期对
针灸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先秦时期就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和理论知识,后来通过历代医家的实践验证和理论阐发,不断充实提高,已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学术内容和实用价值的专门学科。由于针灸治疗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好且副作用少等优点,越来越被国际医学界重视和关注。 《中国针灸器械学》系统而全面地总结了我国针灸器械的发展概况,种类、形状、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为我国部针灸器械学专著,它填补了针灸器械学的空白。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简明介绍了针灸学的基本理论,系统地介绍了针灸器械的形成和发展;中篇将针灸器械分门别类,较全面地叙述了各类针灸器械的原理、形态结构、技术要素、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图文并茂,使人一目了然;下篇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针灸器械对临床50多种常见病症进行辨证论治。全书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