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全书》是一部大型,古今针灸精华的实用性工具书,分为上篇、下篇与附篇。上篇概述针灸发展史,基础理论,经穴名称,出处,取法,定位,主治作用,刺灸法,及古今验方与现代研究等内容。并汇总古今常用针法、灸法的操作程序,对多种针法内容予以规范。又新增刺灸法操作量学要素及临床常用的腹针疗法、小针刀法内容,体现了针灸学科发展的时代性。下篇:重点介绍了针灸辨证、脏腑、经络八纲辨证、治则治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具体应用。对近200多种针灸疗效较好的病症进行规范详尽描述。附篇:对针灸学古今集锦、集历代文献之精华和诗词,歌赋于一体。起着括约全书及画龙点睛的作用。尊古而不泥古,据典而不囿典,并配合近千幅图表,让读者阅读更加直观。
《针灸甲乙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书,约成书于晋太康三年,距今有近一千七百年的历史。本书共计十二卷,分一百二十八篇,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等学科的内容。作者在书中不仅厘定了睮穴的部位,并且对穴位的排列采用了分部依线的方法,并从临床实践上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针灸疗法的治疗经验,可谓集睮穴主治之大成。本书适合针灸研究和临床人员参考使用,也适合中医院校学生和中医药爱好者学习。
针灸是最早应用于救急的疗法之一。公元前5世纪,名医扁鹊运用针刺及熨法成功地抢救了虢太子的“尸厥”,“起死回生”的事迹遂成为千古美谈。针灸治疗急症,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历史,历代针灸著作均有记载,自周秦至明清,代有发明,疗效卓著。 王富春主编的《针灸救急》辑针灸救急之精华,强调经穴诊断在急症中的应用,介绍各科急症、急性中毒、药物过敏等近百种急症的古今救急针灸处方、针灸救治方法,配验案举例,图文并茂,可读可用,是针灸医师之书。
贺普仁教授,字师牛,号空水,汉族,1926年5月26日出生,河北省涞水县人。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顾问,北京针灸学会会长,针灸三通法研究会会长,中国四届科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等职。精研内难,通览甲乙,在5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中医针灸病机学说和独具特色的针灸治疗学体系——贺氏针灸三通法。 微通法即毫针刺法,其作用在于通经络、调气血。此法广泛用于针灸临床,包括:内伤外感、虚实寒热、男女老少皆宜,是一切针法的基础。温通法是用特制的针体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手法刺人身体的腧穴或部位,达到祛除疾病目的的一种针刺方法,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火针疗法不断改进发展与完善,现已成为针灸疗法中独特的医疗体系。放血疗法即强通
《针灸便览表》、《实用针灸指要》、《针灸穴腧治疗歌》三书,为罗兆琚先生早期著作,三书一脉相承,乃学习针灸之佳作。《针灸便览表》以内经、金鉴、大成、集成、铜人针灸经、中国针灸治疗学、经脉腧穴新考正等书为蓝本,并以研究心得,用科学程序编制而成。《实用针灸指要》乃罗氏精研穴义穴性的佳作,认为穴义穴性犹如中药之药性,全书以内难、甲乙、大成、针灸经等书为蓝本,旁参名家学说,依课本形式编辑而成。《针灸穴腧治疗歌》乃将日常所用经验有效之穴,撮其纲领,就简去繁,编纂成歌,便于学者之诵读。
由魏秀婷、王斐编著的《魏氏八卦挑针绝技》是魏秀婷老中医经过30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宝贵实际经验。她通过中医学和周易学的理论相结合,用周易的理论指导临床取穴,观察效果,实为。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中西医各科医生临床指导用书,也是在校学生的参考读物,指导性强。
“本输针灸”是一种依据腧穴的阴阳五行属性,辨证组方的针灸治疗方法,其名源于《灵枢·本输》篇(该篇主要介绍五脏六腑所出之五输穴,及其位置、属性、运行方式等)。所谓“本输针灸”是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理论为指导思想,遵循阴阳五行的哲学理念,以《内经》中所记载的腧穴为基本选穴,以五腧穴为核心穴位组方的治疗方法。本书通过对“本输针灸”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探讨,力求使《内经》的基本理论,在针灸临床治疗过程中,更具逻辑性、客观性、实用性、简单性,这也是作者一直以来学习中医经典的理念。
本书由针灸学专家结合多年临床教学经验编著而成。全书共30讲,讲和第2讲简单论述了针灸学的历史、经络系统、腧穴及刺灸技术;第3讲至第30讲共论述了40余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每讲基本分疾病简单介绍、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其他疗法、穴位定位、自学指导、病案举例等内容;部分疾病还附加了现代临床研究的有关综述性资料。每一疾病后附有2~3例病案,更切合临床参考。本书的适用读者为有一定医学造诣的中医师和西医师;具有初步针灸知识和临床经验的针灸师;乡镇、社区卫生院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具有一定中医学知识的针灸爱好者等。
本书简要介绍了骨与软组织的力学系统、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及常用针刀刀法,重点介绍了黄褐斑、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唇裂手术后瘢痕等22种临床常见皮肤科与整形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与诊断,详细介绍了常见皮肤科与整形外科疾病的针刀治疗、针刀术后康复治疗、护理及临证医案,同时介绍了针刀治疗皮肤科与整形外科疾病的临床研究现状及针刀术后康复保健操。 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清晰直观,针对性和实用性强,适合广大针刀临床医生及高等医学院校针刀、骨伤、中医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陆氏针灸”是我国目前在外影响大的针灸流派之一,2011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个地方流派,“陆氏针灸疗法”是唯独进入的针灸项目。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陆氏针灸疗法”的起源、学术体系和医疗特点,“陆氏针灸疗法”对针灸医学的影响,“陆氏针灸疗法”的文化内涵,“陆氏针灸疗法”的传承工作.
《香灸入门》作者齐国旺是香灸疗法的创始人。香灸疗法又称玄振香疗法,是依据中医学辨证论治原理在总结传统药物艾条用药的基础上,通过精选药味,用特殊工艺流程加工而成的药香,通过点燃后施灸于体表部位和穴位,治疗脏腑及皮肤疾病的一种有效外治方法。《香灸入门》分为3个章节。章为香灸法概论,主要介绍了香灸疗法的渊源、治病范围及香灸治病的原理等。第二章介绍了香灸的临床基础。第三章为常见病证的香灸法,该章共收载了50余种内外妇儿科常见疾病的香灸治疗方法,并附有相关病例,是作者从医多年诊治疾病学术经验的总结。附录部分则详细介绍了保健灸的重要意义,以及因年龄、性别、地理环境等不同而选取的不同保健灸法。
本套丛书12种(合为10册),为首次整理出版,所收古籍均为明清时期针灸大家的秘传之作,乃世间少见、几近失传之品。包括《针灸捷径》《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图注八十一难经》《针灸秘法全书》《彭注痈疽神妙灸经/刺疔捷法》《针灸问答》《采艾编翼》《凌门传授铜人指穴/针灸内篇》《传悟灵济录》《针灸灵法》。 本套丛书在国医大师、针灸泰斗贺普仁教授的亲自督导下,汇集国内知名文献学家、针灸学家,历经数年,共同整理而成。在限度维持古籍原貌的基础上,全部点校为横排简体,书中插图全部重新描绘、细致临摹,以方便今人学习、查阅。此外,在每书原文之后附点评一篇,简要介绍该书的成书背景、版本情况及内容构成,并由针灸业内专家从现代临床应用的角度归纳该书特点,对其针灸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总结,
《针灸大成》中医针灸学著作,10卷,又称《针灸大全》。明代杨继洲撰。作者在早年撰写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已佚)一书基础上,进一步汇集了多种针灸文献编撰而成。卷1摘录了《黄帝内经》、《难经》等书的针灸理论;卷2~3针灸歌赋;卷4针法;卷5子午流注及灵龟飞腾针法;卷6~7经络及腧穴;卷8诸症针灸法;卷9选录陈氏(佚名)《小儿按摩经》一书。由于本书较全面地总结了明代以前历代劳动人民积累的有关针灸的学术经验和成就,因而在临床和研究方面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将《针灸大成》进行了译解和注解,配有光盘,光盘中介绍了《针灸大成》的原文、白话解和注解。
本书由外的针灸学专家王雪苔教授主编。共十章,包括针灸文物,阴阳、五行和脏象理论,经络,腧穴,诊法,针法,灸法,腧穴特种疗法,微刺系统诊疗法及针灸临床等。系统地介绍了针灸的历史与发展,准确地阐述了针灸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共精选针灸图谱600余幅,是一部图文并茂的针灸学宝典,具有很高的实用和收藏价值。适于针灸科、中医科医师和中医院校师生阅读,也可供临床医务人员和针灸爱好者参考,亦是医院和医学院校图书馆珍贵的收藏书。
《中国针灸技术方法》是全面系统深入论述中国针灸技术方法,以200余种古今针灸技法为目,选集700个针灸处方,系统介绍针灸发展源流、操作方法、临床应用、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医家经验、现代研究、参考文献等内容的学术专著。内容丰富,分类合理,体系完整,广集博采,古今合参,图文并茂,检索便捷。详述针灸技术的临床操作常规和实际应用情况,荟萃100位古代医家、200位现代医家的针灸技法经验,反映针灸技法的历史发展轨迹和现代临床应用水平。首次提出针灸8种治疗大法,全面探讨针灸治疗特色和处方特点。是中医针灸临床的重要参考书,适合广大中医师、针灸医师和中医药院校师生阅读使用。
《中国灸法学现代研究(精)》系统介绍了我国关于灸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动态和成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即上卷总论篇、中卷临床篇和下卷特色篇。 上卷总论篇介绍了灸法的学术源流,研究进展、水平、趋势和尚需进一步探讨的关键科学问题;中卷临床篇囊括内科、骨伤科、妇科、男科儿、儿科、外科、皮肤科及灸法保健等10章共60余种病症的灸法辨证论治和研究进展;下卷特色篇介绍了包括承淡安、周楣生、谢锡亮、廖方正、韩世荫等医家关于灸法的临床经验,以及各种特色灸法的临床应用,同时也对部分特色灸法的临床应用与操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中国灸法学现代研究(精)》既传承了灸法的精华,又汲取了研究成果,弘扬传统,创立新知。是一部对灸法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学术专著。
本书总计编纂十二经脉腧穴、奇经八脉各穴、常用奇穴的腧穴七言歌诀,并收载了部分常用针灸歌诀。每首歌诀力求用简练、朴实、风趣的语言将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用七言的形式予以生动的表达。同时也编写了49种疾病的针灸治疗歌诀,我们把每个疾病的主穴、方义、辨证分型和个别疾病的经络辨证、基本操作均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呈现给大家。通过这些七言歌诀,希望可以给读者带来学习针灸的兴趣和快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书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和广大针灸爱好者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