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列择清代四大名医之一陈修园业经肯定的著作16种,由闽派著名中医临床家、医史学家重新整理点校。闽派著名中医临床医家、医史学家点校整闽派医家古籍,赋予了此套丛书双重的历史意义。 全套丛书内容比较完备,包括了经典的基础理论,诊断、方剂、药物和各种病症的治疗,利用浅注、歌括等形式,注疏经典,明白晓畅,深入浅出,是初学者案头所***,是中医普及教育教科书式的典范。
主张以六经辨治热病,同时何氏又是绍派伤寒的继承人,于寒温辨治两法的融合运用有着独到经验。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是一部罕见的极为重要的中医著作。原题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原藏敦煌藏经洞,1918年河北威县张偓南先生得获此书,世袭珍藏。敦煌原卷毁于“文革”,后张偓南之孙张大昌将该书抄本捐赠中国中医研究院。本书汇集了保存于张大昌亲传弟子及私淑弟子手中的21个抄本,按时间先后全文收录,说明抄本来源、传承经过,并对重要问题进行考证研究,为研究敦煌原卷及中国医学史先秦至六朝之发展提供了翔实材料,亦为研究张仲景《伤寒论》所据底本及其流传演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珍秘资料。
陈修园(1753—1823),原名念祖,号慎修。福建长乐人。清代医学家、教育学。本全书收录他现存世的16部医学著作,包括《灵素节要浅注》10卷、《金匮要略浅注》10卷、《金匮方歌括》6卷、《伤寒论浅注》6卷、《长沙方歌括》6卷、《医学实在易》8卷、《医学从众录》8卷、《女科要旨》4卷、《神农本草经读》4卷、《医学三字经》4卷、《时方妙用》4卷、《时方歌括》2卷、《景岳新方砭》4卷、《伤寒真方歌括》6卷、《伤寒医诀串解》6卷、《十药神书》1卷。 陈修园的著作大多流传甚广,主要由于其文字质朴洗炼,畅达优美,且多以歌诀形式,其内容亦深入浅出,切于实用,非常适合初学者作为入门参考书。因此陈修园的著作对于医学之普及有着深远影响。 本书全面汇集陈修园的医学著作,并在书末附“陈修园医学学术思想研究”论文一篇,对读者学习和
《本经续疏》清?邹澍撰,共六卷,载药142种。是继《本经疏证》之后依原书体例补充撰著而成。全文以《神农本草经》为经,以《名医别录》《唐本草》《本草图经》为纬,兼取《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古方互相印证,逐味详释,以《本经》原文分析古方的应用,以经方药物配伍理论注疏《本经》的内容,其间或以自己的临床经验加以佐证。。 此次整理以清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初刻本为底本。
《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医的经典,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要籍,由於书中积淀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因此只把它交给中医界来发掘是远远不够的。清代朴学大师们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於是发凡起例,染指《黄帝内经》的研究,如胡澍的《内经素问校义》,孙诒让的《素问王冰注校》(见《札逻》第六册)等等,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各九卷八十一篇组成,成书於西汉之前,文字古奥,素称难读,要想进入这一宝库,的注解无疑是一把金钥匙。在林林总总的《黄帝内经》注本中,张志聪的《黄帝内经集注》堪称翘楚.问世以来评价一直很高,这就是我们选择它的理由。 张志聪字隐庵,为清代顺治、康熙年间的名医,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出身於医学世家,从小熟读圣贤书,冀博取功名,不幸少年丧父,家庭失去支撑,於是
《证类本草》由宋朝唐慎微著,郭君双等人校注。它是我国宋代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由国家主持编修的一部本草专著,在中国医学史上,特别是本草文献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部传承性极强的中医药经典之作。 《证类本草》在金元时期又再次编修,增入《本草衍义》,书名为《重修政和经史备用本草》。全书三十卷。序例两卷:记录该书编纂始末、体例,以及有关药物应用配伍、汤散应用原则、剂量标准等药物理论的论述。卷三至三十,按照药物性质、产地、采摘时间、与相近似药物的鉴别及药用价值等,进行了系统的分类记录:卷三至五,玉石部上中下品,计253种;卷六至十一,草部上中下品,计447种;卷十二至十四,木部上中下品,计263种;卷十五,人部,计25种;卷十六至十八,兽部上中下品,计58种;卷十九,禽部三品,计56种;卷二十至二十二,
历代医学家对研究整理《黄帝内经》付出了辛勤劳动,做了许多校勘和解释的工作,只是还没有人把它们汇集起来。本书所做的就是这一种汇集工作。首先是根据前人校勘的成果,将经文校勘固定下来,其次是根据闪人训诂的成果将经文解释出来。这些在凡例中已有详细说明。本书除了注重校勘和训诂外,还特别注重了本经前后经文的互证和同时代其他书籍的旁证。对于本经前后的互证工作,明代的马莳做了不少。对于同时代其他书籍的旁证工作,日本的丹波元简父子做了不少。现在只在他们几位已有的基础上作了若干补充。本书特别注重以经解经,例如人迎、尺肤、五脏脉等,都以本经前后经文为根据来加解释,所采用的集解也以合乎这一原则为要。凡是后人以《难经》及王叔和《脉经》为根据的注解,和经主旨有抵触的,概不采用。本书每篇末附有现代语的译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有着两千多年友好的交往历史。特别是我国实际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两国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和人员往来趋频繁。在我国,始于八十年代的日语学习热潮,一直长盛不衰,具有不断升温的趋势,日语已成为继英语后的第二大外语。 从所周知,学习外语离不开工具书,一部好好的工具书可以帮助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满足新世纪日语学习更高层次、更高目标的需要,本社引进出版了日本的品牌辞典“广辞苑”(第五版)。 本词典具有以下特点: 最、最可信赖的日语工具书; 收录词条逾23万,其中新词条1万余; 收词广泛、科学、涵盖语文和百科; 释义准确、,例证丰富、经典; 提供词源和词义变迁详尽信息; 新词新义,反映日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