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药现代提取分离理论为指导,全面介绍了提取分离技术。内容包括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收载了250味常用中药的提取分离方法和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实践可操作性强;书后附有大量附录文献,方便检索。本书是一本信息量大、实用价值高的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专业工具书。 本书对从事中药研究、开发、生产的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可供高等医药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学生阅读参考。
本书是我们参阅了众多的祖国医学文献编写而成的。全书分为“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泄泻的历史源流、病因病机、治疗方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名家的认识以及作者的独特见解;“各论”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即精选的古今医家治疗泄泻的验方,内容包括方源、药物组成、功效、验案和按语,并遵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中所提出之“治泻九法”,将所有治泻验方归为九类:对于某类治法涵盖验方较多者,又按各个验方功效加以细分,力求做到以法统方,以方证法。每个验方的出处均列于方源或病案后,为使本书体例统一,故对原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原文中无方名者我们根据功效或方中主要药物予以命名,在此谨请原作者谅解。本书属于普及型的中医药读物,适合基层临床中医药人员及普通大众阅读,也可供从事该病临床和研
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是新药发现和新剂型开发中的关键研究之一。 本书归纳了现有关于药物口服吸收和生物利用度预测、研究的方案与手段,分为5个部分,深入阐述了: 1.药物的理化性质、溶解度的测定和预测; 2.药物透过生物膜渗透性和药物口服吸收的试验研究; 3.有关载体蛋白、肠壁代谢及其对吸收过程的影响等的研究进展; 4.渗透性、吸收和生物利用度预测方面的计算方法和模型; 5.药物开发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等。 本书不仅可协助新药开发人员优选可用于临床的候选化合物,指导药剂学研究人员开发新剂型,而且对从事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的人员也同样有益。
《本草纲目》以诸种版本种完整的金陵本为蓝本,共选入单1800余种。扼要描述了物的形态、性、理等内容,并依次排列注解、辩疑、正误、四气五味、主治、附方等项,以阐明物的产地、特征、性质等。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记载了1892种物,分16部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物。它是几年来祖国物学的总结。这本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含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李时珍的学术成就还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为世界上对人类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本草纲目》被誉为 东方学巨典 。
临床试验的管理和操作是一个医药系统工程,其不仅涉及医学和药学领域的知识,还要求了解和掌握的药政、伦理、财务、法律、商务管理的原理。本书立足于此,在力图拓宽临床试验全过程的管理和细节的同时,加深操作规范上的要点和方法,对临床试验各个环节规范要点、操作程序、监查对象等逐一展开论述,以期尽量弥补相对国外临床试验管理和操作程序标准化,临床试验表现出的在多个方面的薄弱和不足。 一级分类:科技图书 二级分类:医药卫生 三级分类:药学
本书包括绪论,药物的发现,设计与开发,受体,酶,酶的抑制与失活,作用于DNA的药物,药物代射,前药和药物传输系统共8章内容。 药物化学学科的形成、历史的发展及新药的创制与有机化学有密切相关。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药物的化学合成自不待言,药物化学中的许多原理也是从有机化学发展而来,迄今仍保留着有机化学的印记。近30年来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介入于新药创制,在策略、技术和方法上与传统药物化学的融合,虽然在程度上改变着新药研究的模式,但有机化学仍是药物化学重要的基石。 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在治疗药物中占主导地位,药物的分子设计、化学合成、构效关系分析以及药物与生物靶标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等,都涉及了大量的有机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的原理与方法。缺少有机化学原理和方法的支撑,药物化学和新药研发难以发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老中医的墨宝100多幅,他们的书写者大都是国家批准的批、第二批带徒的名老中医师。书法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名老中医的治病案例、辨证论治的思想。通过艺术欣赏研究中医,通过中医学术透析书法,二者的结合形成的是一本将名老中医治学经验与书法艺术相结合的珍贵历史资料、这对丰富本书的内涵,增加实用性和提高读者的兴趣,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本书所收集的中医名家的处方手迹既可规范处方书写,突出中医特色,又可以供广大书法爱好者欣常、临摹、收藏。
本书从新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的制度变革出发,从“新财产权”、人权与文化多样性视角宏观反思中医药传统知识医药信息私有产权的正当性,构建中医药传统知识医药信息专用权的理论基础,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医药传统知识面临的具体问题及应对策略。本书分别从权利客体、权利主体、权利内容,以及中医药传统知识的获取与利益分享实现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建立一种“类专利权”保护模式,通过制度设计和权利创设,解决中医药传统知识长期遭遇的“生物海盗”问题,阻止未经同意的商业性开发利用行为,实现中医药产业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本书的特点: ①实用性强。本书不同于其他按照药物分类的同类图书,是以临床实际应用的病种分类,既利于读者根据疾病迅速选择合适的,又同时将使用该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联用西药注意事项突出。 ②收载药物品种全面。包括临床各科常用605种,几乎覆盖了目前临床常用。 ③客观科学。本书是各位编写人员在将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结合文献资料撰写而成,保证了著作的可信度和真实性。
胡臻编著的《温州民俗中医药文化》分别从温州 人生礼俗、岁时民俗、民间疗法、饮食文化、谚语等 方面开展研究,挖掘材料,探讨温州民俗文化对中医 药文化形成的影响与实用价值。本书主要分八章。章为导论,主要从民俗与医药的关系角度切入,论 述民俗中医药文化的内容及其基本特征,研究温州民 俗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意义。第二章主要讨论温州独特 环境和文化孕育着古老的医学思想。第三章讨论民俗 中医药文化的积累与发展。
《陆氏伤科外用药精萃》为中医骨伤特色流派丛书,北京市泰锐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2015年1月版,2015年1月次印刷。主要内容包括:陆氏伤科传承渊源、陆氏伤科外用药、陆氏伤科外用四黄散现代研究等。
本书分上编和下编。上编十章,介绍中草药的性能、配伍宜忌、方剂组成和变化等知识。下编二十章,收载中草药(包括附药)522味,方剂(包括附方)N5首。在介绍每种药或每首方剂时,不仅以法统药、统方,把中医理法方药与临床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详细阐明每种药和每首方的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而且还广泛收集近年来的科研成果,为开展中药方剂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本书适合高、中等医药院校的师生、医药卫生工作者和广大爱好中医药的群众应用、参考。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总论概述有关常见中草药毒副反应的原因、中草药及其毒副反应概况、中草药中毒的临床诊断、中草药中毒的预防、中草药中毒的抢救措施等。下编各论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分别具体介绍200多种常见中草药的毒副作用。根据药物的主要成分分类,每味药设别名、基原、产地、炮制研究、功效与主治、用法用量、毒副反应、中毒症状、预防、救治、合理应用以及配伍禁忌。
本书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为依据,简要介绍了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补泻润燥、君臣佐使、十八反、十九畏、七情配伍等,详细阐述了常用的500余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药物配伍及制剂等,内容来源经典可靠,实用性强,适合医师、药剂师、医学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