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有风险,用药需谨慎”,虽是套用其它行业的用语,对医生来讲,也同样为很好的警示。 另外,多说一句,手册可以做成电子版,但我更偏爱传统的纸质版,因为后者不会“一键即逝”,给人可靠、正规的感觉。
孟河学派是清代著名医学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当时在江南孟河一带,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医家,“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为最著”。费伯雄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所提出的“和法缓治”的学术思想极具特色。研究分析其医学成就,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晚清中医学发展的情况。《食鉴本草》1卷是费伯雄的代表作。本书首论各种食物的功用、主治、宜忌;其次按风、寒、暑、湿、燥、气、血、痰、虚、实10种病因分别论述各种治疗方法所需的若干食品。《食鉴本草释义》对这部中医古籍图书进行解读。
方剂是中医学体系中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重要工具。通过研习古今名方,可以领悟前贤的组方要义与应用之妙。王均宁、平静、于鹰主编的《每天学点中医丛书:每天学点实用方剂》分为方剂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名家医方与应用两部分。部分主要讲述方剂的起源与发展,方剂在中医治疗学上的地位、特色和优势,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组方原则与变化应用模式,以及剂型、煎服法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名家医方与应用,分解表、泻下、和解、清热、温里、补益、活血祛瘀等讲述,其中穿插典型案例、医林典故。《每天学点中医丛书:每天学点实用方剂》参阅历代有关论著和相关资料,结合临床实际编写而成,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重点突出,切合实用,便于掌握。可以作为在校学生学习、医生临床处方以及广大
本书名“偏方”,是随民间习惯用语,群众把简便而疗效又显著的单方、验方均称之为“偏方”,实际上,中医治病处方,没有偏、正之分,凡能治病者,都是“正方” 本书共介绍偏方二百三。其中,一部分是秘传、祖传方;一部分是师传、友授方;一部分是从民间搜集方;一部分是个人经验方。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虾青素已经被国际医学界热宠为“明星”,它的发现和应用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和光明的未来。作为一种的抗氧化剂和营养补充剂,虾青素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眼病、糖尿病和美容、抗衰老等领域,已成为外研发的热点。有专家预言,虾青素将成为人类预防疾病、延长寿命的新选择。本书列举了大的抗氧化剂虾青素的来历、作用机理和应用案例,向广大的中国读者展示了这一全新营养素的发现、研究及发展,并详细分析了虾青素对人体各类慢性病的作用和效果。相信本书会对大家的健康带来全新的帮助。
本书分类系统与所选药物以《中药学》九版教材为蓝本,引入谐音联想为主的综合趣味记忆法,可帮助读者很快记住400种常用中药的功效,使读者获得学习乐趣,改变学中药枯燥乏味的观念,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记忆法、教学法研究增添新实例,填补中药科学记忆法的空白。本书可作为参加各类中药学考试学生的辅导用书,也可作为中医药学校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组织了一批中医药学专家,选择常见、常用而有效的中药,每味药单独成册,将其来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服食方法、注意事项等各方面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生动地介绍给广大读者,力图揭开每味中药的“庐山真面目”,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本书由中医学专家编写,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参考历代医家运用“奇方”治病经验和近年来有关单味中药治病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介绍了120余种常见病症的诊断标准和600余种单味中药的治疗方法。全书以现代疾病诊断为纲,单味中药疗法为目,识病用药,纲目分明;选用的药物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疗效确切,是学习、运用中医药诊治疾病很有价值的参考书。适于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和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亦可供家庭医疗保健之用。
本书围绕门店的日常工作,分为入门篇、基础理论篇、商品基础篇、常见疾病防治篇。其中入门篇包括药店的沿革与发展、开办药店的基本条件、法律法规的要求、药店日常如何做好陈列、中药的斗谱、顾客投诉的处理原则与技巧;基础理论篇包括医学基础、中医基础、药理常识;商品基础篇包括药店常见西药24个类别、中药饮片20个类别、26个类别、健康食品7大类别、医疗器械;常见疾病防治篇包括药店常见59个病种的临床表现、用药方案、给顾客健康的温馨提示;附录部分包括药店处方常见知识介绍、如何看懂化验单、儿童和老年人剂量折算法等。这些都是药店店员入职3个月内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同时也是药店在职店员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服务能力的学习范本。
本书共精选常用中草药200余种,对每种药的成分、药理作用、性味与归经、传统功用、用法用量,特别是主治病症作了详细介绍。治疗的病症范围广泛,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和肿瘤等300余种。作者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理论和临证经验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医学期刊报道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成果,精心整理编排,出版后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本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增删,使全书内容更加贴近临床,新颖实用,简便易行。本书是学习、应用中药颇有价值的参考书,适于各级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师生、中药开发研究人员和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方剂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为了帮助大家更快地 掌握方剂,在临床中达到用方自 如的目的,赵建成编著的这本《趣记方剂口袋书》选 编了历代名方 和临床常用方,运用独特的趣味 记法,将每方中的药物组成编成 一至二句非常诙谐有趣的语句, 以助读者记忆。同时还介绍了 每方的主治、功效、组成、用法、 趣记法、对照和注意事项等。书 后还附有出处、笔画索引,以便 读者查阅。
本手册在保持原有精简格式与风格的基础上,力求内容新颖实用,章节均有新的增减,以保持全书的新气与活力。目录部分所选药名根据药品通用名称选定。 本书选载近年来新上市的国产新药和进口新药,包括少数剂型和规格改变的药物,新增加了适应证的药物,并按药理学分类编排,简明扼要地介绍每种新药的中英文名称、药理、适应证、剂型与规格、用法、注意要点(含禁忌证、慎用对象、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内容力求精简、准确、新颖、实用,为各级临床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医药院校师生、药品管理人员等提供一本便于随身携带和经常查阅的工具书,也可作为新药应用指南。 药品名称按通用名、曾用名顺序排列,由于版面限制,只选择几种较常用的药物名称。所附的中英文索引可供检索。
我国抗生素人均年使用量高达138克,是美国的10倍。住院患者中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70%,抗生素滥用情况极为严重。以中医消炎方剂取代西医的抗生素,既安全,还能尽量避免副作用。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对消炎方剂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包括方剂调和阴阳的功效、方剂制方配伍之法、方剂的煎服疗效等要点知识,以便读者对消炎方剂有整体的把握。下篇则收载了67首临床常用的消炎方剂,并按治法进行了相应的分类,配以方剂索引,方便读者查找使用。
本书分别介绍了温胆汤的方论、组成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运用、制剂研究及系列方如二陈汤、涤痰汤、礞石滚痰丸等方的研究与运用。资料翔实、条理清晰、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本书的主要特点。 本书是一本系统论述温胆汤的专著。特别适合广大临床工作者、中药方剂研究者、医药院校师生使用。
本书较系统地总结了三十余年来中草药新用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287种常用中药的临床新用途,其范围遍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皮肤、肿瘤等十余科系约800余种病症。而且这些新用途均是以往教课书及著作鲜有记载或未被重视的新用途、新方法、为使读者知常达变和临床用药规范化,每药下均按 处方名 、 常规用途与用法 、 新用途 、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四个栏目编写,其中“新用途”一栏尤为详尽,书末附病症药名索引以利检索。本书特点是内容新颖,立足临床,突出实用,本书是拓宽临床?路,增加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提高临床疗效的实用性工具书。 本书适合于各级各科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药学工作者、制剂人员阅读
本书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临床药物治疗学》(姜远英主编)第2版为依据,围绕教学大纲,按照《临床药物治疗学》篇目,对其丰富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且附有简明直观的图表以阐明复杂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药物治疗,使读者一目了然以便于理解。 《临床药物治疗学图表解》编写的宗旨是以精练的语言、大纲式的结构并配以概括性图表,将复杂的临床药物治疗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本书力求简明扼要,提纲挈领,既突出教学重点,又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记忆掌握。同时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是将疾病发病进程与药物治疗方法这一药物治疗学中的复杂且难以记忆的重点内容运用图表的形式相互关联,相互对应,使读者在临床背景下连贯地理解药物作用机制及应用原则和方法,全面掌握药物的应用范围。本书体例忠实于原教材,编排顺序与原教材基
灵芝,被民间誉为“仙草”。特别是进些年,关于灵芝孢子粉已其制品的广告铺天盖地,消费者真伪难辨。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此书。 本书选择常见、常用而有效的中药,将其来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服食方法、注意事项等各方面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生动地介绍给读者,力图揭开每味中药的“庐山真面目”,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