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一书是我国正式出版的全面阐述中药艾叶的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实用性。为推动艾叶的深入研究、产品开发及推广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内不少科研、医疗及生产单位在引用、研发艾叶产品时都有
中药配伍应用是中医处方的基础,中药鉴别应用是合理正确选药组方的关键,笔者长期从事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于中药配伍和鉴别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书详细介绍了常用的400余味中药的常规临床配伍、鉴别的应用经验,对于提医师处方的临床疗效、加深中医药专业学生对药性的认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主要围绕与安全合理用药相关的各个方面收载案例,包括药物体内相互作用导致的问题、体外药物配伍产生的变化、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选药错误、药品重复、剂量不合适、给药方式不当、给药速度不妥等)造成的不良事件等。每个案例包括的内容:案例基本情况与过程(包括基本情况、过程、不良后果、处理等);原因分析和药师建议。本书内容来源于临床实践,针对性、可读性强,实用价值高。
童荣生编著的《激素的合理使用》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师、药师和护士编写。选择了5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及合理用药(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女性月经失调和胰岛素的合理使用)进行编写,每部分按照疾病概述、预防和治疗、治疗学概述、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进行阐述,在全书最后专设一部分对5种疾病治疗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解答,可以给读者解决一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每章中分别用“”、“”和“”标出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便于读者阅读时有所侧重。在所有内容中,治疗学概述及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占了总体篇幅的1/2~2/3,重点在于强调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激素的合理使用》简洁实用,兼有工具书和教材的双重特色,便于基层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查阅。
保健食品是一类特殊食品,是以增进人体健康为目的,针对有着特定健康需求的特定人群,具有明确保健功能的食品。其有别于普通食品的根本特性是,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通过调节人体机能,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增进人体健康。 作为食品的一种类型,保健食品必须具有的保健功能,而能够证明其具有功能的是产品中含有量的功效成分,功效成分必须能定量检测,这些检测方法必须具有的可靠性,且其检测的结果要有正确的表达。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的编写人员都是长期从事保健食品管理及食品或保健食品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检测的专业工作者,他们所提供的方法经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在目前外尚缺少标准、公认检测方法的情况下,希望本书所提供的这些方法能为保健食品的研制者、生产者和检测人员提供参考。
秘传中药外治特效方(第2版)
作者从浩如烟海的古今医籍中,博览众方,精心筛选,共辑临床实用、功效卓著之方1599首而成此书。全书分总论、各论、附录三部分。总论以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为主;各论遵“以传统方”的原则,分32章,对适用于临床各科治疗、急救或预防的良方,逐一作了详细评介;附录部分附有各方索引和病症用方索引。资料丰富,文字通俗,言简意赅,查阅方便。是广大的中医师和中医院校师生学习、运用方剂的参考书,也是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本书收集治疗妇科疾病的效验良方1500首,包括妇科经、带、胎、产、杂病、前阴病、炎症、肿瘤等多种常见病,所收之方以名医的名方较多,其余则为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有效验方。该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从事妇科临床科研工作者参阅,也可供患者自疗时参阅。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寻找中药重剂取效的秘 诀)》以临床实用性为原则,收集和整理了近现代中 医临床家大剂量用药的经验,其中不乏对一些临床疑 难病症的独特用药体会。所录内容皆属经验之谈,对 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临证用药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中 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寻找中药重剂取效的秘诀)》内容 丰富。实用性强。适于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院 校师生阅读参考。本书由陈云志、刘俊主编。
本书是专门记载炼丹药物的药学专著,外丹、医药并重,故名《丹药本草》。内容分为元素、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非金属类,及其他化合物类等9类,包括无机药物62种,把能够炼制丹药的无机药物尽量收入,每一药物又分别名、来源、性味、成分、功能、主治等6个小节,下注“方剂”和“文献探索”,并编制了各家丹药处方(300余种)用途一览表。附收《海内孤本灵药秘方》一书,张觉人按为有清以来本丹药专书。
如何选药组方,使方与证达到统一,进而取得好的疗效,这是摆在每一位中医工作者面前的基本问题。而这个“好的疗效”,正是中医学的生命力所在。如果没有好的疗效的支撑,中医学便失去了生命力,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本书是作者经过四十余载应用中药的心得体会和临证经验的结晶,初学者可由此而得到中药的应用诀窍,同时对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具有的参考价值。
本书以传统中医理论为依据,用现代语言诠释了明代医药学家龚廷贤的《药性歌括四佰味》一书。全书每味药物按原文、释注、性味、功效应用、用法用量、附注、新编歌诀等内容进行阐述。为了加强记忆,书末配有中药彩图300余幅。全书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适合医师、药剂师、医学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云南白药》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理论研究概述了云南白药的源流、功效主治、不良反应等;中篇临床研究介绍了云南白药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的临床运用;下篇实验研究系统总结了云南白药在制剂与药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云南白药》内容丰富,侧重于临床,适合于广大中医、中药专业临床及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是一部中药临床应用的专著。全书以病统药,以药领方,共分内、外、妇、儿、皮肤、骨伤、眼、耳鼻咽喉、口腔、肿瘤、肛肠等十一篇,包括487种病症,介绍常用中药500余种。为突出临床应用,提高临床疗效,每种药均吸收了中药研究的成果和全国各地临床医家经多年临床验证、大量病例观察、证明确有较好疗效的经验,涉及临床各科验方2000余首。资料丰富,内容详实,简明实用。为查阅方便,书末附有中药名索引。全书系统总结和集中反映了中药现代临床应用的经验及进展。本书是中西医临床各级医务工作者及中医药科研、教学人员的重要工具书和参考书。
大黄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热通腑,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等病症。古有诗日:“大黄善走寒而苦,推陈定乱能新出。”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云:“人参、熟地、附子、大黄为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国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一句“乱世之良将”,道出了大黄对人类健康之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