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主编的《常见疾病用药手册(药店专用版)》涵盖了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中医养生等七大版块,超100种药店常见疾病。每个病种的内容包括了疾病定义、病因、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用药、专业关怀,让一线药店人全面系统地了解每个疾病的诊断标准、处理原则,以便为顾客提供全面的健康解决方案。
药品说明书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但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实践的复杂性及药品说明书修改滞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超说明书用药已成为普遍存在的、体现“以患者为核心”的合理医疗行为。2022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首次从法规层面规范了医师的超说明书用药行为,允许在特殊情况下有条件地超药品说明书用药。 《精神科常用药品超说明书用药指导》是由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中国麻醉药品协会精神卫生分会联合组织国内精神科、药学、法律及医疗纠纷处理领域的专家,在对精神科临床实践超说明书用药现况调研的基础之上,查阅国内外资料,系统汇总循证医学证据后编写而成。本书详细阐述了编写过程及超说明书用药须遵循的程序和基本要求,分别介绍了抗精神病
张毕奎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合理使用》共分五章。章介绍了输液的概念及种类,包括输液相关基础知识及输液的种类:维持输液剂与补充输液剂。《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合理使用》内容只包括电解质输液制剂、血浆代用品制剂、营养输液,不包括用于各种疾病治疗的治疗型输液。第二章介绍了输液治疗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静脉输液的合理使用,静脉输液的目的、适应范围、禁忌证,输液治疗的配伍问题,影响静脉配制药物稳定性的因素,常见输液反应及防治对策。第三章介绍了各类输液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包括电解质类输液的适应证,酸碱平衡类输液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营养类输液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全合一营养液参考配方,血浆代用品制剂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第四章详尽介绍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常用输液的合理使用,包括葡萄糖等营养输液、电解质平衡调
“临床有风险,用药需谨慎”,虽是套用其它行业的用语,对医生来讲,也同样为很好的警示。 另外,多说一句,手册可以做成电子版,但我更偏爱传统的纸质版,因为后者不会“一键即逝”,给人可靠、正规的感觉。
本书以药物中毒的紧急救治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药物中毒的诊断、救治原则、常用方法和解毒药;对常用药物中毒的药理作用、诊治要点、急救措施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注意事项作了细致的阐述和特别提示。本书内容系统全面、科学实用,便于查阅,可供临床医师在药物中毒急救时速查参考,也适合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专业人员学习使用。
药物设计是一门科学,一门技术,更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艺术。众所周知,发明是一种创造性行为的产物,而发现则是对已知世界的探索。药物设计紧紧围绕发明和发现两个过程,旨在建立一套来源于现有知识和技术但又高于现有知识和技术的方法。此外,从事药物设计的科学家的创造性和直觉也时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药物是一种能通过引起某种生理作用从而影响生命系统的物质,《药物设计:方法、概念和作用模式》重点剖析了药物设计方法及药物在有机体内的作用模式,在结构设置和出发点上与传统的药物化学书籍不同。 《药物设计:方法、概念和作用模式》重点介绍了药物研究的基础、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常用的实验和理论、构效关系和设计方法、药物的作用方式,以及基于结构设计的诸多经典案例。
本书主要关注的是ICH的重要类别之一,安全性。在ICH进程中提出了很多指导原则,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在达成共识的过程中许多问题是如何处理的?专家们的想法是什么?为什么指导原则是这样写的? 本书汇集了这些问题及这些问题的解答,是由参与撰写了引导当今药物研发方向的指导原则的专家们所编写。
《中医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方药研究和临床应用》主要内容共分为七章,章分为四节,系统阐述了中医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的理论研究。第二章介绍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实践,共有两节,分别著述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的辨证论治以及典型医案。第三章介绍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的现代研究进展。第四章公开了著者临床常用经验方剂。第五章为从肝论治糖尿病代表方药,共介绍了28味药物的性味、药理以及如何在临床配伍使用。第六章详述著者创立的调肝理糖康复功,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糖尿病运动治疗方法。第七章,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基石——饮食治疗,著者介绍了行之有效的糖尿病临床常用效验药膳。
新教材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大的部分,其中总论部分讲授药物化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包括:药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发展历史;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药物结构与药物性质的关系;新药研究的一般知识;药物发现和结构优化的基本方法;药物合成的特点和特殊质量要求;药物代谢参与的酶、主要代谢反应和规律。在各论部分讲授了各种临床治疗药物的结构、作用机理、构效关系、应用范围和毒副作用性质,包括:药物、抗真菌和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作用于-氨基丁酸能神经的药物、作用于胆碱能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多巴胺能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阿片受体的镇痛药物、作用于组胺受体和胃酸分泌的药物、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老药新用途(第5版)》在第4版的基础上修订 而成,介绍了214种西药和50种的临床新用途。全书共20章,按药物作用分类 编排,扼要 介绍每种药的别名、药理、制剂、注意事项等基本知 识,重点介绍近年来各医药杂志发表的临床新用途。临床实践证明, 这些药物的 新用途疗效确切,发挥了出人意料的作用;作者将零 散发表的资料精心整理,汇编成册,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本版不 仅药物品种有 所增补、更新,而且在临床新用途方面增补了近几年 的新资料,同时删去了部分陈旧的内容,使全书内容与时俱进,更 为新颖实用。 李世文、康满珍主编的《老药新用途(第5版)》可供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医药院校师生和药 品生 产、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原理的医学基础学科之一,它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治疗学的基本理论。近年,随着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药理学知识的迫切需求,各种名类的药理教科书竞相出版。这些教科书力求不断更新现有知识,以便更接近现代医学的发展。然而对于不同层次的人,在各种纷繁的教科书面前作选择时仍旧感到茫然。本书《图表药理学》与其他同类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即充分利用直观的视觉效果,在较全面地把药理学知识框架作简洁、系统说明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图表造型的模式形象地表现药理知识,使图文并茂,更易于理解。曾见《科学》杂志上有一句话说“一张图画等于一千字”,而科学的概念同样可以用很好的图像形式表现出来,以激发人们在追求大自然事物真实面目时的想象力。类似的药理书籍现仅限欧
本书为黄峻、黄祖瑚新修订的《临床药物手册(第5版)(精)》。与第四版相比,一是增加了一些已在我国上市或即将上市的新药,二是对原有部分药物的应用做了 新和补充,三是增加或改变了某些老药使用的适应证和方法。这样的改变依据的是 外相关的临床指南,也来自近几年临床研究获得的证据。 本书收载临床各科常用的药物约2000种。每种药物均列出其通用名、商品名或别名,便于查阅;依分类、指征和剂量、制剂、药动学、作用机制、禁忌证、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患者用药指导等项目加以阐述,使读者可以用 短的时间,了解每种药物必需的基本和重要信息。 本书编写的特点是:①列出了每种药物的妊娠分类,有助于指导育龄和妊娠妇女的用药;②不仅叙述了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也列出了与其他药物、食物及其他因素之间可能发生
《食品药品安全监控预警机制研究》是一部立足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规范行为和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控预警科学体系的专著,是对现行食品药品安全监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以及管理要求的系统阐释。《食品药品安全
《药物不良反应(第3版)》是在前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分23章。总论部分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机制、影响因素、监测方法及进展作了系统地介绍,并阐述了重要的药源。由第3章开始,对包括中药在内的1500多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作了详细论述,同时提出了防治办法。《药物不良反应(第3版)》版是我国部药物不良反应的专著,本版继承和发扬了前两版的优点,增补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是临床医师、药师及患者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新冠疫情的阴影笼罩 ,疫苗竞赛分秒必争。20世纪中叶,脊髓灰质炎、风疹、狂犬病肆虐美国。本书以人胎细胞系WI-38的传奇为线索,讲述三位疫苗巨人海弗利克、科普罗夫斯基、普洛特金的研发故事。他们的发明与发现大大改变了细胞学、疫苗学的景象,为全世界数亿人的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书中展现的20世纪科研实景,交织着坚持、理想与英雄主义,也掺杂着权术、欺瞒与伦理争议,不乏默克、惠氏、辉瑞等医药巨头的利益角逐,资本的游说操作,政府的监管缺失。疫苗失效、医疗事故、医学伦理等话题长久以来牵动人心。
《少年将要远行》直击改革开放浪潮给江浙农村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农村小手工制作家庭从个体生产到集约化生产所带来的生活变迁,以小见大、以点见面地凸显了改革开放的大历史对个体小人物命运的巨大推动力。根喜可视为改革开放中的 代农村留守儿童,人物形象饱满,与“少年将要远行”的主题高度契合。作品小处入手,大处着眼,具有鲜明透亮的现实品格和从容温情的浪漫情怀,同时又不失简单而温情的儿童性。与此同时,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歌词、着装描写、食品名称,连贯出现在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中,恰到好处地“复刻”了过往的那个时代,是值得称道的有益尝试;篾匠手艺、钩花工坊、瓜田风波等民俗乡情的描写,经由作家的笔墨传递,对于当下的小读者来说是一份珍贵的精神滋养。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多种常见、常用药食兼用资源及其生物活性成分。全书共七章,章简单介绍了一些常见慢的发病原因,癌症与饮食的关系,免疫功能与营养,肥胖与饮食控制以及疗效食品的发展历史、分类及生产加工工艺。第二章到第七章系统地阐述了包括菌类、根茎类、叶及花草类、果实及种子类、藻类、动物类资源在内的多种药食兼用资源的特性与分布,功能性成分的化学性质、分离纯化方法、安全毒理学分析,生物活性作用的生理基础,产品开发利用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本书对食品科学相关的大中专在校生、教师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相关企业研发人员,特色产品产地管理部门的干部和科技人员也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