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介绍的通脉强肾法,凝聚了关幼波、路志正、陈文伯三位国医大师的毕生行医经验,揭示了疾病久治不愈、易复发、早衰的主因,并发明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教材系第四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材国家和卫生计生委"十三五"规划教材之一。是在上版教材基础进行全面修订,以期反映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成果,职业教育特色,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教材立足于农村基层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较上版增编了数字内容,调整了基础理论,以适应全国中医药专科教育的需要。是靠前套高职高专融合教材。
本书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教研室陈家旭教授主编。作者根据现行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诊断学》教材和自己多年教学、临床经验,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设计成各种形象、直观的图表进行解释。本书以“图”示例原理部分,明晰症状、证候的来龙去脉,突出相互联系的内容,力争使零碎的内容系统化;用“表”将内容相关,形式类似的部分,用简明的语言表现出来,使之一目了然,以帮助读者理解和记忆。 本书图表绘制简秉、合理,既系统又直观地将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展示出来,可谓是教师和学生学习中医诊断学难得的一本参考书,也可供中医临床医生和自学中医者参考。
本书成书于嘉庆三年(1798)。全书共六卷,卷首引证内经经文,冠以原病篇。前三卷据金刘河间“三焦分治”的方法,系统地把温病分为上、中、下三焦三篇,详细论述了温病的病源和证治。卷四为“杂说”,讨论与温病病因等有关的问题,卷五为“解产难”,卷六为“解儿难”。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社区卫生服务、常用医学统计方法、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环境与健康、饮食与健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等。
本书以图文对照、分步图解的方式,介绍如何利用刮痧这一中医传统的独特疗法,对城市家庭常见的颈肩腰腿病、内外妇男科病症以及常见的亚健康问题等进行防治。此外,还介绍美容、、强身健体等日常刮痧养生保健法。
本书从实用性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介绍了皮肤、生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知识、疾病诊断要点、治疗方案、药物应用等内容,汇集了目前医院在皮肤病、性病的疾病诊断、治疗及临床用药的基本情况。
一个人只有一双手、10根手指头,但其包含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其中除了一般人熟知的手纹、手型、手指、指甲、掌型、掌色等之外,还包括手上的穴位、骨相等较少人谈及的部分。本书的特色是不仅从手部皮表的纹路与颜色来谈论健康,更重要的是从中医经络、穴位、脉理及现代医学的角度出发,从手相看健康,这是较少人触及的内容。相信读者仔细研读本书之后,再进行手诊,以了解自己的体质与健康状况,防患于未然,进而健康长寿。这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本书按人体解剖学分类归纳了肿瘤内科常见的26种疾病,并按照[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处方用药]的模式,对如何合理选择正确的用药方案给予详细的说明。临床医生在面对肿瘤病人时往往对化疗药物的使用与具体毒副作用不了解,从而不能作出的选择。本书正是本着规范肿瘤内科用药,方便临床医生查阅的目的编写,无论对医生和患者都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籍。
本书稿定位为医学科普读物。这是一本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读上一篇的有趣的医学科普书。 自2006年开始,慕景强应邀为《健康报》撰写专栏稿件,具体的专栏有“医生说史”, “每月医事”、“医生博客”、“往事”等,其间,据报社编辑、记者反馈,许多文章很受读者欢迎,专栏文章也一直持续到现在。 几年来,专栏文章积累起来已有百余篇。读者需要就是动力,也是原因,本选题内容便是作者从已发表的文章中(也有一部分从未发表过的)精选出来的具有科普意义的作品的集结。 该书稿主体内容由50个左右小主题组成。每个小题目都是选取自医学发展历程中代表性的、非医学专业读者也都知道一些的医药科技发明、事件等作为切入点,成为一个选题。根据内容特点,书稿分为史海钩沉(事件)、科技的脚步、工具寻踪、另类医史等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