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阐述方剂气味配伍理论的研究及各大名家的研究成果,提出气味配伍理论的价值;下篇为各论,从气味配伍理论角度对百首名方的制方规律进行研究,证明气味配伍理论的科学性;每方均注明出处,原书未注药量的以临床常用剂量为准。
本图谱收录了临床上常用的俞募穴、交会穴、原络穴、合穴等特定穴位和人体头面、躯干等部位的一些重要穴位以及经外奇穴共100个穴位的实体标本照片。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补充和修订。收入了近10年来中医儿科的学术进展和临床治疗经验,体现了中医特色,适应现代中医儿科学临床、教学、科研的需要,供临床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参阅。 本次修订,在“儿科常见病证”中增加了经验荟萃一栏,收录了当代名老中医的诊疗经验;其他疾病中增加了手足口病、、急慢性胃炎、恙虫病等;并增加了“儿童行为与精神障碍疾病”、“儿童妇科病”两章。 本书分基础、临床、附篇,共三十三章。基础篇主要论述了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生长发育、保健、生理病理病因特点、诊断、辨证概要和内治疗法及其他各种治法;临床篇主要论述了30种常见病证和190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等;附篇为儿科临床应用有效方、常用中药简介、检验正常值及方剂索引等。
本书有别于专著,不像专著那样系统、全面;又有别于图谱,不像图谱那样病种全面。本书着重总结了李铁一教授胸部疾病影像诊断的思路;以患者临床症状为影像诊断切入点,以基本影像表现作为影像诊断的基础和鉴别诊断的帮手。本书第5章收集了李铁一教授在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呼吸门诊(1992-2006)积累的200个病例,这些病例是李铁一教授一生经验与教训总结的精华,值得与同道共享。
《临床心电图诊断图谱(新版)》内容以图谱为主,配以对每幅图谱的描述和解释,对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图谱作重点阐述,对疑难图谱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深入讨论,结合心电图学传统、新的理论和实践介绍,编写成共计13章50节,约60万字,内含325幅图谱的著作。 《临床心电图诊断图谱(新版)》涵盖了临床心电图学各个方面,并特别注意与其他临床资料相结合,是一本内容丰富、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心电图学参考书。 《临床心电图诊断图谱(新版)》既可供医学院校学生、心电图室医技人员、非专业临床医生系统学习临床心电图之用,又可供和心电图专业临床医师在临床诊断时参考对照之用。
使用标准的影像诊断文书格式进行论述,内容主要涉及介入影像学,尤其是操作技术的影像学表现与重点。 本版保留了之前版本中使用的项目列表和关键点框架的结构及版式。新加入了超过800 多幅的高分辨率病例图像以及许多新的全彩图片。文中描述的操作通过更新的、更典型的病例分步举例说明。相关介入的参考文献、介入技术、设备、介入治疗预后也同样进行了更新。同时也编入了新的章节,包括介入治疗药物、腰椎穿刺、腹腔丛神经阻滞和骶骨成形术。
本书由国际著名的放射学、支气管镜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共同编著。在介绍了气管支气管成像的基本原理、气道疾病CT和支气管镜相互关系、支气管树具体解剖的基础上,对气管和主支气管病变、支气管扩张、小气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从普通X线、CT、MR、PET、PET—CT到气道分子成像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该书涉及到呼吸生理、影像技术原理、分子影像和支气管镜等领域,是影像科、介入放射科、呼吸内科、胸外科、肿瘤科和内镜科等医师在临床工作、教学和科研中的指导用书。
本书为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专项复习词汇、语法与完形填空而编写,专项专练,精编习题并精选各校真题。
本书在介绍了胃镜基础和胃镜检查法之后,以简洁的文字配合434幅彩图,介绍了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胃镜检查所见,适合内镜施检者及临床医务人员阅读。
本书以临床实用为原则,坚持中西医结合,将中医学对肛门直肠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分型及方药、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进行系统总结与概括。本书应用现代中医的理念,传统中医肛肠疾病整体辨证论治的思维,总结了以往各家治疗肛肠疾病的宝贵经验,汲取了现代医学的理论精华及先进诊疗技术,全面反映了中医肛肠病学锦2几十年的发展。
《脊椎·脊髓MRI》是由日本顺天堂大学著名学专家前原忠行教授编著。原书主要涉及脊椎、脊髓等方面的疾病,内容广泛,共分为:正常脊椎、脊髓的MRI解剖、脊髓外伤、脊髓炎症、脊髓脱髓鞘、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脊髓先天性畸形、脊髓血管、脊髓代谢以及术后脊椎变化等部分。在每个章警卫员,还对各种脊髓疾病的概念、临床诊断标准以及疾病的分类做了简要地叙述,重点对各种疾病的脊髓CT、MRI影像进行了详细描述,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有助于理解和掌握以上各种疾病的诊断要点。 目前我国尚无一部完整、系统的脊髓MRI专著,该书的出版发行将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同时也为我国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译者认为有必要将国外研究成果介绍给广大临床工作者。本书的出版发行,若对从事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放射科以及骨科临床工作的年轻医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我国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较6年前更为普及。再版之际,我们仍然本着“以常见病病例为主线,以图谱为基础,以普及为主,以直观我为主”的编写宗旨,病例选择仅限于中枢神经系统。 撰写的基本理念仍是以常见病为主,并覆盖脑部各种疾患。所用方法仍本着简练直观――“影像诊断主要是图像”,展示病例图像辅以简要评述,便于理解。其目的是让读者饶有兴趣地漫游于脑部疾病磁共振成像诊断的知识之海中,对常见病有全面的了解,也见识了可能未见过的罕见病,对磁共振成像则从基本原理到新技术有一个发展的认识。这些对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医师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有助于推动我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对相关学科的临床医生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本《手册》编写中,以贯彻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贯彻社会大卫生观念,以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基于职能及其在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重点,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为指导思想。《手册》开卷用了相当的篇幅介绍农村基层卫生保健组织的管理,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等农村卫生工作十分重要的而且应该熟悉和掌握的内容,其目的是使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中的“枢纽”和“网底”的基本功能得以完善和提高。在疾病的治篇目中,编者积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在农村常见、多发疾病的防治中,应该注意的,或平时容易忽略的诸多问题,在“诊断要点”、“治疗措施”之后,以“注意事项”目来阐述,试图能对乡村医生给予较为具体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