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学》(第四版)是在本书版、第二版、第三版的基础上编写的。在第四版里保留了多年来受到好评、被赞同的内容。同时,根据使用本书的教师、药师和学生反馈的宝贵意见,以及药事管理实践的发展和研究工作,增加了新内容并调整了部分内容。 第四版“章”的变化,由12章增为13章。具体变动是原第二章“药品、药学与药师”改编为“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监督管理”及“药学、药师和药学职业道德”两章。原第六章“药品标识物、商标和广告管理”和第十二章“计算机在药事管理中的应用”合并为新的一章“药品信息管理”。另外,新增“知识产权保护”一章,将原分散的有关内容集中,并增加著作权内容。 第四版内容的变化有以下方面,为了进一步明确药事管理与“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相互关系,增加了国家药物政策、基本药物和基本药
以2009年5月5日我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为契机,中国民族医药产业开始了从以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创仿结合的战略性转移。国家斥巨资对“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进行资助,以期攻克制约我国自主创新新药、大型医疗器械、医用材料和释药系统创制的关键技术,加快建立并完善国家综合性和单元性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推进重大新药和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
五运六气学说是研究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脏腑功能的影响,并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一门学说。它将中医学“天人相应”思想由理论拉进临床实践,是“整体观”的生动体现。五运六气对人体的影响贯穿于生命活动生、长、壮、老、已的各个环节,其中出生时的五运与六气对人体体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书系统介绍了五运六气学说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及其对体质形成的影响。重点论述五运六气影响下,六十甲子年体质特点及其选方用药指导,对五运六气学说的临床应用做了初步的探索。在《黄帝内经》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六十甲子年,即六甲年、六乙年、六丙年、六丁年、六戊年、六己年、六庚年、六辛年、六壬年、六癸年出生人群的五运体质推演、六气体质推演和运气相合体质推演,并在综合分析体质状态的基础上,阐释临证治疗原则及具体选
本书包括现代药物分析和毒物分析两方面内容。在现代药物与毒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中,从分析仪器的角度,做了较全面深入的论述,并注重仪器和技术的进展及其在药物、毒物分析中的应用,分析仪器和技术包括常见的光谱(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原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等)、色谱(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和多维色谱)、质谱、核磁、电化学和芯片技术及其联用技术。在主要药物类别的分析中,从方法学的角度,注重论述该类药物分析中涉及的一般性分析方法和技术,并适当举例说明。对于毒物分析,则主要根据毒物分析的特点介绍了毒物分析的方法,还以应用实例为主对毒物在毛发中、体内分析及其代谢物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还将生物碱类、农药类等的分析和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 本书对药物分析和毒物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开呼吁世界应广泛推广和疗医学(也称顺势疗法),以补充西医对抗医学之不足。迄今为止,全球已有众多的国家和地区使用和疗医学,使其成为使用量最广泛的世界自然医学。本书分九章介绍了和疗医学历史、和疗医学在西方医学中的地位、和疗医学的原理、和疗药物的效力和剂量及常见疾病的和疗医药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旨在中国推广和疗医学。
中医药种植业作为中医药产业的上游,制约着整个中药产业的长远发展。本书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概况和未来中药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阐述欠发达地区中医药种植栽培业的机遇和挑战。从欠发达地区的形势环境入手,以贵州省毕节试验区为例,以价值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欠发达地区中药材栽培产业的具体情况对其产业价值、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有效的产业分析方法与发展对策。全书共分为五章,分别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理论基础和方法、产业价值分析结果、产业竞争力分析结果和战略发展对策。
为了方便临床医师应用抗感染药物时查阅,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常用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方法、相互作用及特殊情况下的应用,针对不同致病原抗感染药物的治疗及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制作成口袋工具书形式,具有方便读者携带、实用性强等特点,供临床医师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