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书四大经典之首。 2006年曲黎敏的《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电视讲座创下养生栏目收视奇迹。积淀12年,曲黎敏 逐字逐句,以全新视角解读这一国医典籍。本书涉及《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四大篇章。 《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深挖人体五脏、气血经脉中蕴藏的秘密,破解人与世界的相处之道。《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 落实到作息起居、饮食五味等具体应用上。初次揭示五脏六腑运行的奥秘,带你找到人与天地自然相合的顺承之道。从具体养生方法到解析生命大道,进行多角度跨学科阐述,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丰富知识,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深入浅出,用诗意、风趣的语言将深奥的古籍化繁为简,让每一位读者既能领略《黄帝内经》的智慧与玄妙,学
本书重点讲解了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常规检查、诊断方法、治疗策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等内容,对于疾病的病因病机、鉴别诊断等内容未做赘述。本书在结构上采取临床护理人员更容易理解及接
本书对医院的核心制度进行了详细介绍,帮助医师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确保医疗质量,规范诊疗行为,杜 医疗事故的发生;其次介绍了培训和科研方面的内容,方便医师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考虑到许多医师在读书期间多待在实验室,临床工作接触较少,本书还对临床上的基本操作和一些急症的处理进行了规范的讲解。住院医师在使用本书时,可以从实际工作出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从中发掘和汲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和理论。
本书是一本立足于临床实际,突出方剂的现代药效及现代应用的方剂学辞典。全书共选方剂条目2177条,选方以古今流传甚广、卓有疗效、至今仍为临床医家所常用的方剂为入选标准。方剂按笔画排列。每首方剂分方源、组成与用法、功能与药效、主治病证、现代应用、注意事项等栏目。方源要求体现方剂最早出现的著作,对于现代著名医家的效验方可以用人名作为方源。本书强调中医证候与西医疾病相结合的特点,突出临床实用性,既集中体现了古今中医药学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又便于临床医师与医学生在临诊中作为案头参考之用。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书中方药的选用,都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话说国医(北京卷)(精)》选取相关文献对北京中医药历史予以了介绍。在“长河掠影”部分中,首先大体介绍北京历史概况,然后介绍元、明、清时期太医院与御药房情况,并对北京 药铺进行介绍;在“历史人物”部分中,介绍北京历 与医学相关的人物,特别是元明清时期的御医、清代名医,以及民国时期的京城四大名医等;在“往事如碑”部分中,介绍了北京历 曾经发生的瘟疫及防治,北京地区节令养生习俗、养生小吃、代茶饮及医药习俗,宫廷种痘,帝王与丹药,帝王的养生之术,以及民国时期的中医院校、中医学会、西医院校与学科的发展情况;在近代以来的百年世纪风云中,北京的中医药事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路程,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在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过程中,中西医学文化的争论也在这个舞台上持续上演乃至当代,因此在“百年沉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书四大经典之首。 2006年曲黎敏的《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电视讲座创下养生栏目收视奇迹。积淀12年,曲黎敏 逐字逐句,以全新视角解读这一国医典籍。本书涉及《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四大篇章。 《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深挖人体五脏、气血经脉中蕴藏的秘密,破解人与世界的相处之道。《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 落实到作息起居、饮食五味等具体应用上。初次揭示五脏六腑运行的奥秘,带你找到人与天地自然相合的顺承之道。从具体养生方法到解析生命大道,进行多角度跨学科阐述,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丰富知识,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深入浅出,用诗意、风趣的语言将深奥的古籍化繁为简,让每一位读者既能领略《黄帝内经》的智慧与玄妙,
《SCI医学英文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介绍SCI的概念及影响因子和重要的SCI医学英文期刊,并对SCI医学英文论文的重要性及特点简略地描述。讨论如何撰写SCI医学英文论文,重点讨论如何撰写论文的主体,即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及讨论,并对其他内容的要求加以说明。对SCI英文论文中语言的表达和图表的使用技巧予以解释。探讨了论文初稿形成后进行自我修改和编辑的技巧。说明了对SCI医学英文论文投稿及修改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如何回答编辑及审稿人的问题等。 《SCI医学英文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以笔者20余年撰写和发表SCI医学英文论文的经验为基础,结合有关文献编写而成。书中以详实的例证说明SCI医学英文论文写作的要点和技巧,很多材料是首次公开发表。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医学著作和其他古籍中,保存了许多有关医家和中医药知识的典故。这些典故,发人深思,启迪智慧,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阅读这些典故,对学习古代汉语及提高阅读古医籍的能力也大有帮助,颇有教育意义。 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将收集整理的数百则有关中医药学的典故,按医史记闻、大医精诚、养生健身、名医轶事、名句箴言、医鉴医戒、辨证论治、奇方异案、情志之疾、杂说趣谈、本草拾萃、讽喻世情、成语寻幽、传说故事、破除迷信等15个门类进行编排。每则典故先有白话文叙述,再附原文和出处,对原文中的疑难词语做简要的注释,最后以按语的形式做简要的提示和说明。各自成篇,短小精悍,寓医于文,寓教于乐,知识丰富,体现了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特色。本书雅俗共赏,既可作为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参考用书,也
《中国外科年鉴》是记录我国外科学学术成就与发展的连续性史料图书,自1983年首卷出版以来,现已编撰、出版34卷。本卷编写时从2015年我国公开发行的117种医药卫生期刊中选出的相关学术论文9007篇,再从中选出30%~35%有代表性的论文撰写成一年回顾,又选出约5%的 论文摘写成文选。本书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了在此期间我国外科各专业基础和临床的研究进展,同时收录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及罕见病例。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一本实用性强、信息密集的工具书。 景在平主编的《中国外科年鉴(2016)(精)》适合有一定医学基础和临床经验的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医药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尤其适于外科医师临床、科研时参考使用。
《中国外科年鉴》是记录我国外科学学术成就与发展的连续性史料图书,自1983年首卷出版以来,现已编撰、出版34卷。本卷编写时从2015年我国公开发行的117种医药卫生期刊中选出的相关学术论文9007篇,再从中选出30%~35%有代表性的论文撰写成一年回顾,又选出约5%的 论文摘写成文选。本书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了在此期间我国外科各专业基础和临床的研究进展,同时收录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及罕见病例。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一本实用性强、信息密集的工具书。 景在平主编的《中国外科年鉴(2016)(精)》适合有一定医学基础和临床经验的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医药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尤其适于外科医师临床、科研时参考使用。
本书为编者们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精心编写而成,内容以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近期新诊断与治疗方法为中心,展开介绍了神经系统各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