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是明朝一位正直不阿的清官,嫉惡如仇,執法嚴明,並銳意興利除弊,因此深為 百姓愛戴。本書便是以他的一生為經,以他揭露嚴嵩等奸黨惡行為緯,生動刻劃他清廉自 守、除暴安良的品格和言行,並深刻反映了當時政治、社會的腐敗黑暗面。情節極富戲劇 性,引人入勝,是我國有名的公案小說之一。
本書是舊時代兒童啟蒙讀物之一,先有《增廣賢文》,後於清末由老學究周希陶重新補充訂正,名為《重訂增廣》。書中集合了不少古人的生活智慧,包括行事為人的宗旨,看問題的方式方法,處世的技巧策略,以及對世事人生的體悟等等。 本書內容涉及自然、社會與人生諸方面,多以對仗形式表達,易誦易記,深入淺出,其中不少句子經千百年流傳,已成為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格言。 一句充滿機智的話語足可受用一生,時至今日,本書的價值仍不可忽視。
一般人認為《百家姓》為北宋初年的人所編,清初人王相加以箋註,稱為《百家姓考略》,是與《三字經》、《千字文》並列的舊時代幼童必讀書。 《百家姓》四字一句,全書四百七十二字,全書著錄姓氏四百三十八個,其中單姓四百零八個,複姓三十個,是絕大部份中國人常見的姓氏,包括了人口的大多數。 除了標示讀音之外,書中還註明各姓氏之原居地、演變、遷徙及重要歷史人物,方便讀者了解中國人姓氏的一般情況。 選載 前言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寫有《秋日郊居》詩三首,其第三首道: 兒童冬學鬧比鄰,據案愚儒卻自珍。 授罷村書閉門睡,終年不著面看人。 詩人在下邊自註:農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學,謂之冬學。所讀《雜字》、《百家姓》之類,謂之村書。 可見在宋代,《百家姓》 E79 這本小書,即已
什麼是評書?評書是中國廣大人民長期以來喜愛的民間傳統的說講藝術,也是口頭曲藝文學形式之一。從曲藝發展史來看,它是從上古人民大眾講故事和說笑話的口頭文學形式,經過歷代人民大眾(特別是民間藝人)長期在口頭上琢磨、加工創造而成的獨具民族藝術風格和地方語言色彩的只說不唱的故事形式。評書,它就是由一個演員一邊用口頭敘述,一邊穿插上必要的評論的故事作品。它形式簡便靈活,便於講述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也便於迅速反映當時現實的生活。有的評書藝人說它的重要的藝術特點是「有講有評」,即一面描敘故事人物,一面發表演員的感受。所謂「有講有評」的方式,就是「又講又評」,它是用樸素生動的民間語言來敘述動人的故事,而且可以帶上某些評論的色彩。它只說不唱,因此不必用樂器伴奏。演員有時是以第三人稱的語言來表演,
吳錦發是一位潛力雄厚的新作家,他同時掌握了對卑微人物的同情,揭露對現實暗面的批判,並且提出了相當嚴肅的人生質疑,這是年輕新興的道德力量,也是他的作品發展的據點。本書是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
高陽寫曹雪芹,以他豐富敏銳的小說創作經驗來讀紅樓夢、揣摩曹雪芹的創作心理,尤其運用他過人的考據眼光和對清朝八旗制度及人事文物的廣泛知識,提供我們精確而豐富曹雪芹乃至紅樓夢的時代背景認識。 高陽的文筆,向來以內涵深刻、文字流暢、故事曲折、情景逼真並且人物性格鮮明生動而廣受讀者喜愛。本書描繪曹家的繁華舊夢和人事滄桑,不僅是部文學價值極高的小說作品。凡是對於紅樓夢、曹雪芹本人時代背景乃至於對紅學有興趣的讀者,也有很高的考據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