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疑案未明還孽債懺情無奈托遺孤 燈火闌珊,暗香浮動,伊人何處?露白葭蒼,曾是舊時行路。 清夢已隨潮咽盡,悵望家山雲樹。恨鴻爪還留,盟鷗非舊,又西飛去。 記寶扇求詩,香巾索字,見笑當年崔護。燕子穿簾,早入王堂謝戶。 淩波微步姍姍遠,腸斷江郎別浦,怕桃葉桃根,他年重見,此心良苦! ──調寄陌上花 煙霧迷濛,萬木無聲,山雨欲來。 林深路陡,行人悵望,白雲深處,可是家鄉? 在這山雨欲來之際,覓食的鳥兒早已回巢。寂寂空山,只有兩個旅人還在默默無言的趕路。 他們並不是來自異鄉的客人,也不是鳥倦知還的遊子。 他們是一對年輕的夫婦,男的如玉樹臨風,女的如鮮花初放,看來十分登對。只可惜他們夫妻的名份,卻還未曾得到別人的承認。他們是在一年之前,瞞著家人私奔的。
做人,在其他事上,總得委屈求全,找配偶,非得情投意合不可,否則,如何雙雙對對,卿卿我我過下半輩子。
這是一本中國古典文字的研究論文集。作者以嚴謹的態度、精細的眼光,或探討一個時代的審美好尚與演變趨勢,或剖析各別作家作品的思想內涵與藝術風格。視野廣闊,文筆酣暢。值得古典文學的研究者與愛好者一讀。
自給自足,開頭是有點辛苦,上了軌道之後,只覺自豪自信自由,再也不願走另一條路。 他不是對我不好,因為我自尊自重卻不自大,自愛者,人恆愛之。
對愛情的執念、親情的渴求, 為何世間最讓人膽寒的惡意, 都誕生於人們心中最純粹美好的情感? 人稱糊塗蟲的捕快平四郎,日日解決巷弄大小事,夫妻吵架、店家糾紛、親子問題,無一不包,陷入瓶頸時,便有江戶第一美少年之稱的弓之助前來相助。 同事養子鎮日臥病在床,不肯進食,可是犯了相思?結婚不到半年的夫妻檔,心神不寧的丈夫另有心上人?郊外被藤蔓包圍的鬼屋大宅,出了專偷小孩的妖怪盜子魔?平四郎最愛的老字號滷菜店,隔壁冒出低價競爭的小餐館,人客絡繹不決,但美麗老闆娘的目的卻不是賺錢? 平四郎與弓之助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刻,一起離奇的謀殺案轟然出現!隱居數年的神祕夫人慘死宅中,房內殘留著一縷異國幽香,而嫌犯,竟是她十數年未見的親生兒子 惡鬼,潛伏在人心之中。 滋養惡鬼的,並不是人性
不知是什麼力量,把火車上的生命帶走,除了祝亮和那個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嬰兒。一場災難,改寫了祝亮和梁美麗的一生。梁美麗的生命是色彩繽紛的,祝亮的生命卻只有黑色,沉沉不見盡頭的黑暗。年幼孤苦,少年貧困,遇人不淑,她的人生是一齣悲劇,一場災難。帶她離開這個悲劇人生的,卻是一場災難。醒過來後,像是換了靈魂。一個未曾想像過的世界,群星拱月,她成了眾人轉動的軸心。愛、事業、親情,她不曾有過。有了。是她的嗎?還是要得到這一切,比穿過針眼更難?
近年來,解構批評使得文學、思想界對傳統的作品理論、分析架構起了懷疑,舉凡符號、語言、脈絡、結構、中心、作者、歷史、詮釋均屬「加深反省、思索」的範圍,不斷以所謂的「雙重讀法」析出個中遭到壓抑、控制的要素,在此一讀法下,看似完整、統一的,往往顯露出修辭或邏輯上的矛盾、失誤、紕漏,令人不能無睹於作者的盲點,進而質疑一般所認定的概念。不管接不接受它,解構批評已儼然是當代文學研究的主要動力。 本書的立場即在倡導吸收、擴充解構思想,教它和不同的批評論述(尤其中國詩論、文學的某些概念)產生巴克定式的對話。第一章先敘述歐美當代文評的梗概,以下各章則分別以詩、劇作、散文、小說、擬話本等演繹批評理論,同時也為作品進一解。
第一回 四海翻騰雲水怒 百年淬厲電光開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瘖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泰山之巔,驚雷勃發,暴雨驟降,狂風捲石石紛落,黑雲壓山山欲摧,東方天際剛剛出現的一點曙光也被黑雲遮掩了。但在這傾盆大雨之中,卻有一個髮鬚如戟的粗豪漢子,披襟當風,迎雷狂吟,雷聲雖響,卻也掩不了他的聲音。 雷聲轟鳴,電光疾閃,厚厚的雲層,便似給炸開似的,一道電光,劃過長空,宛如橫聚天際的金蛇,突然咬穿雲幕,鑽了出來,照明大地!電光閃處,忽見有個人影向這髮鬚漢子走來,朗聲讚道:「好詩好詩!蕭大哥,你也好豪興啊!」電光一閃即滅,但已照見這人的形容
還珠樓主是民國時代的武俠小說大家,以篇幅宏大的《蜀山劍俠傳》系列,蜚聲一時,為公認的武俠小說宗師。但鮮為人知的是,還珠樓主又是一位散文家與劇作家。其散文寫作與他的武俠小說幾乎是同步在天津的《天風報》上發表。本書所收大部份文章皆原載於一九三零年代的天津《天風報》副刊「黑旋風」之「還珠樓叢談」專欄,多以淺近文言寫就,乃編者從北京國家圖書館中披沙揀金發掘來的,時隔八十餘年,再度展現於讀者面前。內容涉及史事、技擊、書法、篆刻、詩詞、美食、茶道、命理、編輯等,可作為其武俠小說的篇外篇來讀。 本書還收入「微笑集」、「文剪集」、散雜文、小品等,琳琅滿目,內容豐富,文筆精彩,別具一格,對武俠文學研究界、「還珠樓主迷」提供了極具價值的資料。 窮數年爬梳整理,第一本還珠樓主散文集出世!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