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載 鯇魚粥和機關槍 四老,真名沒有人知道,到南洋謀生,已有四十年。 年輕時,四老對那回事真是天賦異稟,可以不拔鞘而連開四發,有機關槍小四的美名。年紀一大,人家便稱他為四老。 在中國,他有妻室、子女、孫兒。起初想賺了點錢回去,後來日本鬼子擾亂了他的計劃,便一直拖了下來,未返家園。 單身在異鄉,每天將賣笑女郎就地正法,錢再多也不夠花,為了節省,就糊裏糊塗地娶了個土女,連發之下,生了一個籃球隊。 一年復一年,四老不斷地寄錢回家,每接國內來信,看見髮妻娟秀的字,便想起當年的洞房花燭夜,以及翌日清晨的鯇魚粥。
1949年,王寿南一家迁居中国台湾。1958年进入台湾政治大学读研。现代中国的奇才王云五,是王寿南在政大的老师。寿南的博士论文《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开唐代藩镇研究之先风,为中国当代隋唐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作品。
本書原名《蒙養故事》,是明代萬曆時蕭良有撰寫,後經楊臣諍補充,改名《龍文鞭影》,是一本舊時代兒童的啟蒙讀物。主要內容來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時又從歷代筆記野史中吸取資料,內容涉及政治、軍事、德行、文藝、儒林、方術、怪異、奸佞等諸方面,其中不少典故演化為今日通用的中國成語。 為方便記誦,作者將每一則的故事濃縮成四字句,其後略述故事梗概,必要時加註,細讀此書,中國數千年歷史便有一個生動易記的輪廓。
偶像的消逝,是難忘的。雖說你答應過自己,一生一世將永遠陪著那個倩影。但即使是丈夫妻子,一但死去,也得忘記。人嘛,必須活下去。再過幾年,你就會忘記。
海瑞是明朝一位正直不阿的清官,嫉惡如仇,執法嚴明,並銳意興利除弊,因此深為 百姓愛戴。本書便是以他的一生為經,以他揭露嚴嵩等奸黨惡行為緯,生動刻劃他清廉自 守、除暴安良的品格和言行,並深刻反映了當時政治、社會的腐敗黑暗面。情節極富戲劇 性,引人入勝,是我國有名的公案小說之一。
錢 仔 一個地方住久了,就有所謂的人脈了。 像一片樹葉中的脈絡,我們認識的人也佈滿了整個社會,是多年來累積下的關係,只要 一個電話,就可以找到需要的人幫忙。 半途移民,這些人間關係又得重新建立,的確很煩。這是到陌生地方最不便的事。 除了本身工作上接觸的人,我們至少要認識一些醫生、律師、會計師等等,生活在一個都市中,才能如魚得水。 但是這也要看性格,我是一個極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就算與對方熟落,得到的方便,也要以雙倍三倍以上的各種方法去報答,這才能心安理得。 除了上述幾種職業,我發現我還少了一樣人物,那就是電器師。我對電器一竅不通,又很不願意學習,家中電器一有毛病,就不知怎麼處理。 連最簡單的傳真機我也有苦惱,買普通的常壞,一氣之下,到日本去買了一個最先進的,但是照
本書是舊時代兒童啟蒙讀物之一,先有《增廣賢文》,後於清末由老學究周希陶重新補充訂正,名為《重訂增廣》。書中集合了不少古人的生活智慧,包括行事為人的宗旨,看問題的方式方法,處世的技巧策略,以及對世事人生的體悟等等。 本書內容涉及自然、社會與人生諸方面,多以對仗形式表達,易誦易記,深入淺出,其中不少句子經千百年流傳,已成為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格言。 一句充滿機智的話語足可受用一生,時至今日,本書的價值仍不可忽視。
中國古典文學中,大概沒有任何一本著作,比起《唐詩三百首》更普及更受國人歡迎的了。《全唐詩》有一萬多首,《唐詩別裁》也有近二千首,直到《唐詩三百首》,才找到一個最好的形式來集中呈現唐詩的精品。 從一萬多到三百,真是「優中選優」,一般人要領略唐詩之妙,有這本書就夠了。 這些詩作經過千百年流傳,已經成為經典,中國人而不讀《唐詩三百首》,便缺少了身為中國人的文化特質。本書經*的標點校勘,應是唐詩入門的不二之選。 選載 前言 中國是詩的國度,唐朝是詩的黃金時代。唐詩創作繁榮,名家輩出,流派眾多,風采各異,各種詩體均臻成熟完備,廣泛反映了當時的現實生活和社會風貌,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座高峰。 清代康熙年間編定的《全唐詩》,錄詩四萬八千九百多首,作者二千二百餘人,一般人要全讀
本書為舊時代兒童啟蒙的識字課本,從南北朝到清末,已在民間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書中選擇了一千個常用漢字,基本上不重複,四字一句,每句成文,前後連貫,講究押韻。 其內容包括天地、歷史、人事、修身、讀書、飲食、居住、農藝、園林,以及祭祀等各種社會活動,既可幫助幼童理解和熟記常用文字,也藉此寄寓了中國人為人處世的道德倫理。 學懂這一千個中文字,便可以作基本的閱讀,這也是《千字文》千年來受重視的原因。 選載 前言 中國傳統語文教育的一個重點是識字教育,主要教材是「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我們已全部收入《傳統蒙學叢書》,這裡將南朝梁周興嗣編的《千字文》、南宋時胡寅編的《敘古千文》和其他三種《千字文》的續本合為一冊出版。 周興嗣編的《千字文》,
一般人認為《百家姓》為北宋初年的人所編,清初人王相加以箋註,稱為《百家姓考略》,是與《三字經》、《千字文》並列的舊時代幼童必讀書。 《百家姓》四字一句,全書四百七十二字,全書著錄姓氏四百三十八個,其中單姓四百零八個,複姓三十個,是絕大部份中國人常見的姓氏,包括了人口的大多數。 除了標示讀音之外,書中還註明各姓氏之原居地、演變、遷徙及重要歷史人物,方便讀者了解中國人姓氏的一般情況。 選載 前言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寫有《秋日郊居》詩三首,其第三首道: 兒童冬學鬧比鄰,據案愚儒卻自珍。 授罷村書閉門睡,終年不著面看人。 詩人在下邊自註:農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學,謂之冬學。所讀《雜字》、《百家姓》之類,謂之村書。 可見在宋代,《百家姓》 E79 這本小書,即已
選載 邱剛健 福建人。 永遠對著一張只寫了兩三行的原稿紙,字跡可一絲不苟,長長細細的筆劃,很像弘一法師李叔同的字。寫錯了一個,便將整張紙搓成一團,扔開,地上變成一個練習用的網球場。 半途而廢的作品甚多,一旦寫成,必為佳作,在他筆下,四方塊文字能夠變成活生生的畫面。
什麼是評書?評書是中國廣大人民長期以來喜愛的民間傳統的說講藝術,也是口頭曲藝文學形式之一。從曲藝發展史來看,它是從上古人民大眾講故事和說笑話的口頭文學形式,經過歷代人民大眾(特別是民間藝人)長期在口頭上琢磨、加工創造而成的獨具民族藝術風格和地方語言色彩的只說不唱的故事形式。評書,它就是由一個演員一邊用口頭敘述,一邊穿插上必要的評論的故事作品。它形式簡便靈活,便於講述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也便於迅速反映當時現實的生活。有的評書藝人說它的重要的藝術特點是「有講有評」,即一面描敘故事人物,一面發表演員的感受。所謂「有講有評」的方式,就是「又講又評」,它是用樸素生動的民間語言來敘述動人的故事,而且可以帶上某些評論的色彩。它只說不唱,因此不必用樂器伴奏。演員有時是以第三人稱的語言來表演,
對聯是中国獨特的文體,為精緻之藝術作品及普遍的民俗文學。文人雅士多喜吟詩作對,益使對聯能與詩詞歌賦,在古典文學地位上等量齊觀。 本書為配合作者前著《對聯之研究與學習》而作,使讀者於研習之餘,更能賞玩諸多古人名聯作品,以收觀摩攻錯與充實提升之效。內容分為山水、寺院、人物、情懷四篇前半部為物的描述,讀者除了欣賞我國獨特文體──對聯古今名家精心傑構之藝術外,更可窺想祖國河山名勝古蹟之秀美、寺廟庭院之精巧。後半部則為人的描述,讀之可對我國主要歷史人物之豐功偉績、特立獨行,加深認識與崇仰,及諸般人物所表現之微妙情操,益體會出人心之真摯與發抒懷抱。
本館秉承王雲五先生宿願,特敦請政治大學劉佑知教授主編一套適合各年齡層讀者閱讀的叢書,除慎選古今中外之名人外,並商請國內積學之士或社會名流為之傳記,審慎出版,定名為「典範人物」。 名人傳記每揭櫫人生轉折與甘苦,曉示大忠、大孝、大仁、大義 於可歌可泣之中,令人見賢思齊,勇而效法,此舉不但獎掖後進,也提昇了文化與世俗,進而造服社會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