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浪漫時期,直到現代; 隨著 50 種樂器,以及眾多演奏、作曲名家及歷代樂迷,一起走過精彩無比的西洋音樂史。 ◎ 超過 250 幅精緻繪圖、史實照片與樂器構造圖解; ◎14 萬字音樂與樂器相輔相成,改變彼此的故事; ◎ 從體鳴、膜鳴、弦鳴與氣鳴等四大樂器,記錄音樂如何在時間裡流轉; ◎ 由魯特琴開始、合成器收尾,宛如身歷兩千年的演奏會,聆聽音樂的演化。 當演奏家碰上陌生的樂器,他們會不斷鍛鍊表現技巧、找尋各種駕馭方法;當作曲家遇見風格迥異的樂器與演奏家,他們會激發出更多靈感與表現慾望;而樂器則在音樂家的要求下,不斷相互影響、演變與創新;聽眾則因此可以豎起耳朵,共同參與這場至今不輟的進化過程。閱讀本書就像出席一場由西元前五百年揭幕的交響樂盛會,看到
本書為黃友棣教授繼《音樂創作散記》與《音樂人生》後的另一部音樂著作。作者運用許多妙喻例證其見解,把音樂、詩歌、美術、文學、哲理與教育一爐共冶。討論音樂與人生的種種問題,極具趣味性。寓樂於文,使讀者於輕鬆活潑的敘述中得窺音樂藝術的壯麗,並由此而引導人們走向「生活音樂化」和「藝術生活化」的理想人生。
本書共十七章,約五十三萬字,呈現西方戲劇的演變,從公元前八世紀開始,至二十世紀末葉結束。主要內容概由以下三方面循序鋪陳:一、戲劇史。呈現每個時代戲劇的全貌,探討其中傑出作家及其代表作,對於許多次要作品也盡量勾勒出輪廓。二、劇場史。介紹各個時代與戲劇表演有關的場地、設備與人員,並配合適當圖片輔助理解。三、戲劇理論。擇要介紹西方從遠古至當代的主要戲劇理論,並且針對它們的文化特徵與歷史淵源作全面的探討與深入分析。例如,古典希臘亞里斯多德的《詩學》,以及法蘭西學院關於「新古典主義」的論述,均曾發生過劃時代的影響,遂以相當的篇幅予以詮釋;至於其它時空的理論,也多有著墨。 作者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多聞闕疑的治學態度,寫就這部規模龐大、體系完備的巨著,實為探究西方戲劇的經典之作。
愛和音樂是最美的同義詞 穿越古典樂的迷思高牆 你將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主題曲 焦元溥繼《聽見蕭邦》後,睽違四年新作 ──《樂之本事》 〈〈張懸設計統籌〉〉 書衣雙封面,附音樂家年表 以迷人故事和美好文字解答千奇百問,使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古典音樂入門指南! 其中包括:古典樂的定義和討論、品味樂曲的態度與方法、錄音與現場演出的差別、不可不知的音樂小常識、古典音樂簡史,以及無比實用的音樂會注意事項、選座参考乃至聆賞進階之道。 筆調輕鬆而內容詳盡,穿插音樂名家故事之餘,更從文學、攝影等諸多面向旁徵博引,讓你以經典混搭時尚,在藝術思考脈絡上融會貫通,一次解決對於古典音樂想愛又不敢愛的掙扎與矛盾! 【隨書附贈】 隨書對照 作者精選74分鐘23曲名家名作CD
作者依據多年學習及欣賞樂曲的經驗,設計出這本由作曲家及其作品出發,針對西洋古典音樂與中國音樂做深入淺出的入門簡介專書,希冀引領讀者跨越欣賞音樂的門檻。 書中並附有音樂專有名詞淺釋與音樂基本概念的介紹短文,讓讀者可以近一步了解音樂世界裡的「行話」,儼然成為一位「行家」,領受欣賞音樂時的歡樂。
電視、電影、廣播......是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其中,戲劇是最主要、也極受歡迎的項目之一。如果劇本缺乏,勢必嚴重影響戲劇藝術的發展。為造就編劇人才,本書針對各類戲劇的編寫方法,從基礎到進階,作深淺有序的系統介紹,實例與理論並重。讀者可以藉由本書跨入編劇大門,窺其奧妙。
從神童到泰斗,阮兆輝經歷了不一樣的人生,二零二三年邁向從藝七十年的他,回望氍毹歲月,恍如昨天。七十年來,在氍毹上演盡大小角色,嚐盡甜酸苦辣,遍歷離合悲歡。一戲一人生,演出過萬場,邊式武小丑,鬚掛紅黑白,如此斑斕絢麗的戲夢人生,捨他還有誰人? 《此生無悔付氍毹》是阮兆輝一生的藝術寫照,字裏行間蘊藏着他的藝術情懷,令人點滴回甘。今天的他雖已近杖朝之年,未曾有半刻想過離開舞台,能演的,他都去演,能教的,他都去教,能傳的,他都去傳。 能知愚公心志者,問有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