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事實上藝術即為人類文化中重要的一環。藝術由藝術家所創造而存在,使觀者得以共享,進而豐富了人生的意義與價值,這其中藝術家、觀眾與人類的生活存在著互補與互足的關係。 本書的內容概括藝術的意義與創造、藝術品的特質、藝術的欣賞與批評、藝術與人生的關係等層面。作者透過理論與實例之介述,引導讀者認識並建立有關藝術的基本概念,適於高中(職)、專科、大學的學生,以及對藝術有興趣的人士參閱。
邂逅一個特殊而別緻的美麗博物館經驗! 嘉南平原上, 矗立著一座美輪美奐、龐大的西方古典建築, 像一場夢境、一個超現實般的驚喜, 瑰麗生動、美不勝收 夢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奇美博物館由創辦人許文龍先生許下的心願開始,從一座私人工廠內的附屬博物館,經過多年耕耘,擴建成為一座屬於大眾的博物館,館內藏品雖以大眾品味出發,但仍顧及作品的藝術價值與歷史定位。博物館的一樓有雕塑大道、羅丹廳、動物廳及兵器廳,二樓則是由數間展間組成的藝術廳及樂器展示廳。許文龍先生投入了相當精力所打造的奇美博物館,已被許多專家譽為全球私人收藏中,最精彩與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 奇美博物館不但是臺南的新地標,更是臺灣的驕傲,是一座屬於你、我,也是一座全家都能共的遊博物館。
鎮物,又稱「禳鎮物」、「辟邪物」、「厭勝物」,作為心化的器物或物化的精神, 它幫助人們面對各種實際的災害、危險、凶殃、禍患,以及虛妄的鬼怪邪祟,成為一類特 殊的工具和武器。 鎮物以文化象徵和風俗符號體現為人的心智與情感的凝聚、藝術與生活的創造。本書 對鎮物的起源、性質、特徵、體系、功能、演進、價值等加以系統的理論概括,並對歲時 鎮物、護身鎮物、家室鎮物、路道鎮物、婚喪鎮物、除災鎮物等類型進行了具體的研討。 書中引證了大量的有趣實例,並作出了嚴謹的闡釋。作者係中國大陸第一位民俗文化學博士,而該書又係第一部研究中國鎮物的力作。書 中還選配了一批精彩的插圖,堪稱圖文並茂的民俗研究佳作,可成為廣大讀者的良朋益友 。
享譽國際水彩畫壇,當代水彩名家──黃曉惠的創作藝術 收錄:75幅經典畫作x 7幅作畫示範x 40篇詩意創作 「這本畫冊是我七年來繪畫創作的一次成果匯整。每張作品記錄著我一路行來的點點滴滴,這些畫作真實的反映了自己水彩創作的藝術之旅。這次水彩展與畫冊對我有著指標性的意義。」──黃曉惠 黃曉惠,水彩專業畫家。作品多次獲頒國際水彩獎項,並數次登上國外水彩雜誌與書籍的專訪,更獲邀參與多項國際水彩藝術交流活動。其中,2016年作品〈威尼斯之歌〉榮獲美國水彩畫協會(AWS)第149屆國際年展銀牌獎。該件也榮獲美國水彩畫家雜誌《Watermedia Showcase》2015國際年度大賽第一名。 本書集結黃曉惠七年來的繪畫創作,共分為花卉、雪景、空間、風景、寫生、抽象等六大章節,精選自然野趣、戶外寫生、室內創作和抽象藝術等75幅經
如何理解自然的人化以及人的自然化? 美學X哲學大家 李澤厚 撥開華夏面紗,透視中國美學 作者漸進式的論述遠古的禮樂、孔孟的仁道、莊生的逍遙、屈子的深情和禪宗的形上追求,得出結論:中國哲學、美學和文藝,以及倫理政治等,都是建立於一種心理主義上,這種心理主義不是某種經驗科學的對象,而是以情感為本體的哲學命題。這個本體,不是上帝,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既「超越」,又內在;既是感性的,又超越感性,是為審美的形上學。 內在;既是感性的,又超越感性,是為審美的形上學。
幾米創作十年特別企劃 他的暢銷作品,我們能一一細數;他成名前那段晦暗無助的日子,我們也略知一二。但是,那些美妙的圖畫,那些動人的故事,那些簡短卻發人深省的文字,究竟是怎麼產生的?一個創作者,必須具備什麼能力,才能又畫又寫,並且持續不斷? 從1998年出版《森林裡的祕密》和《微笑的魚》開始,幾米已經這條路上耕耘了十年。這十年間,他以驚人的創作能量,推出各種不同面貌的作品,紅遍海內外。但他鮮少談論自己的創作過程。在幾米的腦袋和作品之間那個神祕的世界,始終令人好奇。「我還不夠份量談這些。」他總是腼腆地說。 於是我們等了十年。在這本書中,幾米首次完整地詳述每個創作背後的故事,從一個畫面的完成,到角色、主題的靈感誕生,「創作」背後神秘的簾幕隨著幾米的回溯一一揭開。書中並收錄王文華、陳
内容简介: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眾多民族都創造了各具特色的民間美術;民間美術流行於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節日禮俗、宗教信仰及衣食住行中幾乎無所不在;但過去的歷史文獻對民間美術記載卻很少,多零散見於民俗及筆記雜著書籍之中,這自然不能體現真實歷史的全貌。本書輯錄了作者近五十年來關於中國民間美術研究的文章,內容區分為「品類篇」、「地區篇」、「民俗篇」三部分,內容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羅列的資料亦十分珍貴,文中並補充七百多幅圖片,適合一般美術愛好者作為研究與鑑賞民間美術的參考書籍。
内容简介: 藝術之研究,首重史料的蒐集,不能昧於史實,憑空虛構。近三、四十年來有關中國 藝術的史料,層出不窮,許多既有的看法,已遭新史料推翻,許多以前忽略的門類,如今 需要補強。作者三十餘年來留心新史料的蒐集,所編成的「歷代文物、建築、遺跡年表」 及「歷代藝文對照年表」,不但能即時反映近半個世紀以來新出土的資料,同時也兼顧藝 術、文學、思想、文化等相關學科的並時、貫時對照,為研究中國藝術史的必備參考。
于右任先生手書自述經典問世,彌足珍貴。 透徹體現于右任先生浩大的文史胸襟及恢弘心懷。 書藝家廖禎祥老師珍藏,亦是于右任先生書法歷程之重要文獻。 于右任先生手書〈我的青年時期〉 記載于右任先生童年、求學及初入社會時期的過往,於字裡行間可見其對學問的渴求與尊重、對自我的思考和理解,以及對國家社稷的擔憂和熱情,閱讀可見于右任先生的美好品質躍然紙上,令人神往。 優美流暢的草書字體更是一大看點,于右任先生現存墨寶雖多,但多為對聯、條幅等,此篇篇幅者極為少見,又行雲流水,隨意灑脫,一字見心,不愧為書藝家廖禎祥老師典藏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