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是中國史上最以其世界性及族群文化多元性融合的時代。本書正稿收錄論文九篇,頗能彰顯這個時代的特色和重要性。書中各文主要以宏觀視角,考察蒙元統治對中國歷史文化發展之影響,以及各族群之間的社會文化互動。或對個別蒙古、色目家族的「士人化」現象作深入研究,以修正當今學界所習用的「漢化」概念。按,元代科舉與其他各朝不同,頗能反映當時各族群間政治、社會、文化之互動關係,因而亦是本書的一個重點。 此外附錄論文兩篇︰一篇探討燕京五大漢人家族在遼朝的重要及金元時代的延續,顯示征服王朝與漢人世家的共生關係。另篇論文,則考述元史研究先驅陳垣先生對元史及現代中國史學研究的貢獻。總之,這兩篇論文雖不屬元史研究的範圍,卻對元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對現代人來說,鬼故事不過是嚇人的娛樂。 對古代的人而言,鬼是更嚴肅的存在, 因為它足以影響人們的生死,造成無盡的恐懼和焦慮。 古代社會如何想像鬼的樣貌?它們有什麼能力? 以及,人們應該如何對付它們? 從現代角度來看,我們能從古代文化裡的「鬼」學到什麼?本書中,蒲慕州探討了古代中國的「鬼」概念、它所引發的思想觀念以及它在中國文化中的作用,並提供「鬼」概念與相關的宗教活動、文學想像和社會生活之間相互作用的有趣見解。書中亦將中國的鬼與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和羅馬的鬼進行比較研究,為「鬼」在人類歷史中的作用開展更廣闊的視角。
漢時春秋諸傳,公羊最顯。公羊傳好褒貶,但其不重述事,而專重析義,對春秋經每字詞詳加分析,自設問答,裁斷是非,於文學、史學價值豐富,更是明春秋不可闕失之鑰。
內容簡介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 中古史研究專家帶你從豐富的史料思考辯證, 亦步亦趨了解這些教科書上不曾說過的史事!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過世,冒頓單于上書呂后求親的「嫚書之辱」,真的是匈如人想要輕侮呂后之舉?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為何會對李淵做出「跪而吮上乳」之舉 ?在中國的中古時代,這些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到底在歷史上占有怎麼樣的地位,又如何的影響歷史的演進? 作者以十篇論文,分別探討「白登之圍」匈奴退兵芻議、漢初「嫚書事件」、北周武德皇后突厥族阿史那氏研究、東突厥啟民可汗阿史那染干生平事蹟、唐太宗「跪而吮上乳」事件、以及史著《大唐創業起居注》、《資治通鑑目錄》、《唐鑑》等相關研究。 最末兩篇〈古代突厥民族歷史意識興起原因探析〉、〈突厥民族的歷史敘事與歷史觀〉
這本引人入勝的《中國甲胄史圖鑒》,以通俗的語言、專業的論述以及嚴謹的態度,講述了史詩般的中國甲胄發展史,從早期用竹子、藤條等植物製成的原始甲到清朝的綿甲,探索了有史以來偉大兵器甲胄的種類、功能、設計以及發展演變過程,展示了各種甲胄的細節,對軍事、歷史、繪畫、藝術愛好者,甲胄愛好者、研究者以及任何對甲胄的演變和發展感興趣的人都有吸引力,是一部精彩紛呈的甲胄圖文大百科。 【一本有關甲胄的視覺指南,多方位展現中國甲胄發展史】 ◎高清的陶俑、壁畫、出土甲胄圖片。 ◎劉永華教授、復原甲胄畫師劉詩巍的精美手繪繪圖。 ◎函人堂甲胄復原工作室、中式甲胄藝術家李輝提供的精美復原甲圖片。 ◎控弦司提供的明制賜服復原款。 ◎大量高清復原圖可供甲胄復原愛好者以及從事舞臺美術、影視
──向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致敬── BBC授權,收錄近200張照片 細數伊莉莎白女皇在位70年、享壽96歲的點點滴滴 本書記錄了女王私人與公眾生活的諸多面相,藉由BBC這個在英國社會與王室之間獨一無二的存在,揭開屬於女王的秘密面紗。伴隨圖片的詳細文字,記錄了女王一生與執政期的故事:她的成長歷程,踏入公眾生活,她的丈夫與他們的家族,讓她登上王位的命運轉折,她的旅行,她的責任,她的公眾面相,與她對馬匹和狗的熱愛,甚至是她孩子們的出生與婚姻,她的官方生日,她父親與她自己的加冕禮,海外行程和國內參訪,賽馬場到國會大廈,她的聖誕演說,現在則是她的葬禮與繼承人公告。 儘管她是世上最知名的女子和偉大公眾人物,她也是個相當注重隱私的人。每個人似乎都想知道女王的真實個性,但只有少數親近人士有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