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中國古代最為發達的基礎學科之一,從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十四世紀初領先世界一千五百餘年。本書簡要介紹了《九章算術》、《海島算經》、《緝古算經》、《數書九章》、《測圓海鏡》、《詳解九章算法》、《四元玉鑑》等主要數學著作,劉徽、祖沖之、賈憲、秦九韶、李冶、楊輝、朱世傑、李善蘭等傑出數學家,以及十進位置值制記數法、算籌與珠算盤、分數四則運算、比例算法、盈不足術、面積與體積、勾股與測望、線性方程組解法、正負術、高次方程數值解法、天元術與四元術、垛積術與招差術、各種不定問題、極限思想與無窮小分割等重要數學成就。
香港老照片(肆)的作者馬松柏是一位資深報人,他出生於一九三八年,肆學於聖若瑟英文書院,一九五三年已進身《教育週報》學習報業工作,一九五八年進身《新生晚報》當記者,追隨高雄等名師苦習編採及寫作,撰寫怪論多年。一九七零年加盟東方報業集團,由一九八四年開始擔任總編輯一職,至一九九六年退休。從事報界工作令馬松柏的見聞廣博,他的老照片也因此特別豐富多采。
本書按歷史順序,綜述古代中國人在力、聲、光、電磁、熱等方面的發展和重要成就,由此可了解槓桿、共振、燈與鏡、指南針、摩擦取火等知識的起源。伓書深入淺出,饒富趣味,適於廣大層面的讀者,增進科學知識。
蹊徑異於一般史學方法,從基本方法、具體規律到論文寫作等問題,至治史大意,精神等依歸,讓有志史學者能夠全盤且深入了解作者的治史方法。 本書為作者就其四十餘年研究中國歷史的實際經驗現身說法,以供青年史學工作者之參考。全書分為九篇,內容涉及基本方法、具體規律、論題選擇、論著標準及論文寫作諸問題,最後兩篇談努力途徑與生活修養,尤為作者特所致意,以為欲求在學術上有真實成就之最基本功夫。綜觀全書大意:研究工作要堅持原則,而適應靈活,問題從廣面探討,不作孤立一點之研究,功夫自基本處做起,以拙慢為巧捷,著作以充實為基礎,以光輝為指歸。是故,本書乃一部與史學方法有關之書,然其蹊徑與一般講史方法論者完全不同。
本書主旨在闡述中國貨幣文化的歷史發展,點明其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為發揚中華民族文化和提高民族自信心,提供史料。 本書以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社演變,綜論歷代結構體系,結合歷代財經貨幣橫的結構體系,結合歷代財經貨幣制度,從貨幣流通的隱定、膨脹、緊縮及其治理之道,總結歷史經驗,探索歷史規律,提供借鋻,為有興趣涉獵我國貨幣文化的讀者,提供了*的研究線索。
中國古代的武術與氣功不僅僅是單純的健身術,並遠遠超出了體育的範圍,舉凡祛病保健、防身自衛、益智養心、娛樂消遣、教育社交,在中國人的社會生活中發揮了多重角色,其多功能性滿足各種社會群體的不同需要,進入了千家萬戶,成為古代社會少有的雅俗共賞的生活內容。本書即是描述了各種型態各異的武術與氣功,從一個新的角度展示了中國古代社會中文人墨客、赳赳武夫、王公貴族、平民百姓、江湖豪傑、巾幗英雄、僧道隱士及南北少數民族等不同社會群體的生活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