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医生建议吸烟,现在又说吸烟致命;我们一度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认定冥王星是一颗行星,深信雷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恐龙,但这些事实已经通通被推翻。可见,事实并非一成不变。 但是,知识的变化并不是毫无章法,而是有迹可循的。在众多领域,知识的进化是系统的、有规律的,这种进化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本书中,阿贝斯曼把我们带入了文学、考古学等诸多领域,有的领域瞬息万变,有的领域的兴衰需要若干年,有的领域的变迁则跨越了几个世纪。 书中有很多引人入胜的例子: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伯雷故事集》的统计分析里能学到什么?丈量一座山的高度为什么这么难?为什么许多家长仍然告诉孩子要多吃菠菜? 《失实》一书是通往科学新世界的精彩旅途,让我们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反想过去,应对当
本书分为“数学游戏与抽象游戏”“数学:游戏化的、科学的和感性”两部分,内容包括:“数学游戏:从欧拉到卢卡斯”“四则抽象游戏”“数学与游戏:神秘的联系”“游戏化的数学”等。
这是一本关于未来科技的科普图书。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美好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种种难题。 未来,科技还将怎样改变我们?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还有基金工程的伦理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未来,我们如何上网?如何出行?如何与机器人相处?我们能不能离开地球,去寻找外星家园?我们能不能穿越时空,让科幻小说中的传奇成真?这本书将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本书的18位作者来自18个关键领域,包括环境、气候、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量子计算、智能材料、航空航天……他们基于自己的研究,对未来进行了分析和畅想。这是18篇有理有据的科普文章,也是18篇充满遐想的未来畅想。我们将看到,有些技术发展之快,已然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科幻小说里的技术可能走入普通人的生活。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是 接近真实的未来缩影,它让我们惊叹,
技术哲学是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思想史必须被置入历史的主流思想之内。而且,技术思想史的研究也有助于将技术哲学融汇于一般哲学之中。同时,任何一个成熟的学科都有自己的思想史。技术哲学作为一个逐渐成熟的独立学科也必须有自己的思想史——技术思想史。西方技术思想史是技术思想史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盛国荣编著的《西方技术思想研究——一种基于西方哲学史的思考路径》以西方哲学史为线索,试图在人类思想史的历史长河中梳理出西方关于技术的哲学思想,突出技术思想在西方思想认识中的地位,明晰技术在西方认识世界中的深化和发展路径。《西方技术思想研究——一种基于西方哲学史的思考路径》将技术的思想认识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研究,有助于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技术思想的产生背景以及有该种思想的历史渊
本书围绕“什么是科学史”这个核心问题,论述了科学史对于人们了解科学的本质和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书中内容分为讲演、访谈、读书、回应四部分。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100%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经典译林 物种起源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 者 (英)达尔文 出版时间 20161001 I S B N 9787544765022 定价 42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0 (千字) 页 数 0 读者范围
本书在科技中性论、科技决定论、社会建构论及互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与政治关系的一种生态张力论。作者透过科技政治空间这一独特视角,发现了这个空间所存在的三种基本作用力:价值张力、权力张力、契约张力,并着力对这三种张力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科技政治空间的张力分析,进一步探索了科技政治空间张力的和谐机制以及科技与政治良性互动的路径。作者认为,当代科技与政治的互动呈现出良性与恶性的两极性;科技政治空间价值张力的本质在于二者价值取向的离合,价值相合或相离都存在是否良性的问题,须以人类根本利益分野,而权力张力主要存在于自由与干涉两极之间,契约张力则表现为政治主体与科技主体间委托代理的内在矛盾;实现科技与政治良性互动的根本条件,就是使科技政治空间整体上保持协调的张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从2001年开始,每年都会公布“10大突破技术”,即TR10(Technology Review 10),并预测其大规模商业化的潜力,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的重大影响。 这些技术代表了当前世界科技的发展前沿和未来发展方向,集中反映了近年来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将面向未来的研究方向。其中许多技术已经走向市场,主导着产业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 正如《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主编JasonPontin所说,突破性技术的定义非常简单,那就是能够给人们带来高质量运用科技的解决方案。有些技术是工程师们天才创意的结晶;而有的则是科学家们对长期困扰他们的问题所采取的诸多尝试的集大成者(比如深度学习)。评选“10大突破技术”的目的不仅仅是向人们展示新创新成果,同时也是为了强调是人类的聪明才智促生了这些创
《移植与转化:中国现代学术机构的建立》著者运用翔实的资料,细致考察和论证了中国的大学、大学研究院、独立的专业研究所、国家研究院等现代学术机构以及专业学会、图书馆、出版社等相关学术附属机构的渊源、流变及特色。体例严谨,史论结合,学术价值高,对中国近现代学术史、教育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大国治理是实现经济繁荣、政治民主和社会和谐的目标过程,是延展科技进步、文化发展和制度成长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科学理论与政治实践相互融合的转轨过程。当下转轨政治学的研究必须从全球经验和中国实际出发,直面公共生活凸显的科技元素,重视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重构科学与政治的和谐关系。本书以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科学技术哲学的新理论与新方法为基础,对科技与政治相互联动、相互作用所引发的诸多问题作出了哲学和政治学回应,提出了构建科技政治学的基本纲领和理论框架。在分析科学技术政治学的学科属性基础上,从合作与冲突两个层面考察科学技术和政治互动的表现形式,系统梳理了科技政治学的研究主题、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重点讨论了科技知识渗透到决策层从而转化为公共政策的途径,着力探讨了公众参与科技决策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