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生物容易被人忽视却又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们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海洋微生物寻访》分海洋微生物的家族、海洋微生物的独特性、海洋微生物与人类、海洋微生物与海洋生态保护四部分,着重介绍海洋细菌、海洋古菌、海洋真菌、海洋病毒,讲解这些微小生物奇特的外貌和结构,令人惊叹的本领,阐述这些海洋微生物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的密切关系,以及与对海洋微生物人们生活的影响。本书适合青少年阅读。
本书系统讨论当今合成有机化学的核心课题——手性合成(又称不对称合成)。全书共8章:第1章论述本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第2章讨论碳基化合物的烷基化反应;第3章介绍醛醇缩合,烯丙基化反应及有关的反应;第4章讨论不对称氧化反应;第5章论述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及其它环加成反应;第6章叙述烯烃、烯胺及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及其它还原反应;第7章用实例说明不对称反应在复杂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第8章包括酶催化合成及其它合成,不对称合成的新概念和进展。通过列举大量已报道的最渐成果,对不同合成途径的优点和局限进行了对比分析。本书基础知识和研究成果介绍并重,兼具基础课教科书及研究人员参考书的特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及精细化工专业的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制药工业和精细有机化
本书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真实模拟了三位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在港口不同岗位上的工作情景,以此来展现港口物流管理相关业务操作及流程,包括港口基础知识介绍也包括港口物流管理业务介绍等。本书的主要编写特点如下:1.任务驱动,情景教学。本书通过任务导入引出相关知识讲解,引起学生身临其境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明确目标,突出技能。本书每个项目教学都制定明确的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通过课前任务导入,课中课堂活动,课后实训任务及习题训练等多种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及训练。3.创新培养,能力养成。本书设有多个开放性的实训项目及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素养。
《海洋药物觅踪》一书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海洋药物的发展过程,可使读者了解什么是海洋药物、它的发展简史;明确为什么要发展海洋药物,如何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认识海洋药物开拓者与“蓝色药库”。本书介绍了海洋动物(如海绵、珊瑚、海兔、芋螺),红树植物(如海漆、木果楝、角果木),海洋藻类(如褐藻、红藻、绿藻、蓝藻),以及海洋细菌、放线菌与真菌这几大类海洋生物所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及从中研发的代表性药物。书中点明了人类与海洋休戚与共的关系,展望了海洋药物的发展前景。
《光学基础教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由崔宏滨所著,本教材根据作者近20年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非物理类学生讲授乙型光学课程的讲义重新编辑而成。讲义在试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并有较完整的电子课件,很受学生欢迎,在教务处面向学生的课堂教学问卷调查中,作者每年都获得较高的分数,学生评价很好,相应的“光学”课程也被评为中国科技大学和安徽省的“精品课程”。本教材内容简练实用,有针对性,注重讲述光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光学在材料、化学电子信息和生物等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本讲义曾经在“光学教师培训研讨班”(2005,成都),“第十二届全国高校光学和激光物理教学学术与研讨会”(2005,广州),以及“2008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2008年7月,长沙)等场合向与会者进行了介绍,很受关注
本书系统论述了光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光学系统像质评价、光学自动设计原理及程序、Zemax软件功能与使用、薄透镜初级像差理论以及望远物镜、显微物镜、目镜和照相物镜等典型光学系统的设计。书中各章均附有适量习题,供读者复习及上机实际操作之用。 本书可作为光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供从事光学系统及光电仪器设计、研制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晶体光学(彩色第2版)》主要阐述偏光显微镜下研究和鉴定透明矿物的基本方法及其原理。偏光显微镜鉴定法是鉴定透明矿物和岩石的最基本方法,是学习岩石学的重要基础。在地质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晶体光学是岩石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教材版于2009年9月出版,得到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的高度认同,现根据教学需求修订完善出版第二版。
本书精选了290个(类)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每个反应均给出了详尽的电子转移机理过程,同时给出反应的应用示例,并列出了相关的参考文献。这样的编写方式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应用某个(类)反应,提高读者对有机化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本书可供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应用化学及化学工程等专业的师生和科技人员学习、参考使用。也可作为有机化学工作者和学习者身边常备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本书阐述了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和结构鉴定技术,列举了它们在医药、食品、生物化工、精细化工和高分子化工等领域的应用;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天然产物研究开发的新技术、新成果。全书共分三篇十一章,阐述了如何利用经典及现代提取、分离技术获得所需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结合实例阐述如何用核磁、质谱方法测试鉴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何完成图谱解析等。内容汇集了编著者长期积累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旨在为从事研发天然产物的工作者提供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全面的实用技术。 本书可供从事医药、食品、化妆品、生物化工、精细化工和高分子化工等相关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医药、食品、轻工、化工等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用书。
本书讲述的相干态正化理论是一种非微扰的新方法。它和Green函数相较可以看到,后者按耦合常数的幂展开,而新方法首先将玻色场平移至所有近似理论得到的零级近似所需新的玻色场后,再在新波色场的“Fock态”中展开。
本书以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述同步辐射加速器的原理、特点和组成,分析储存电子束作约束的运动并发出同步辐射的过程,介绍用以描述这种加速器的特征参数、特殊函数和影响光源性能的主要因素,重点在于基本概念和物理图像,而不在数学推导或局部细节。
本书主要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基础色度学原理和作者长期实际工作经验编写。全书共分13章,内容包括:色度学基础理论,色度、白度和色差测量的规范条件,色度学标准光源,测色仪器及其调校技术等。书中特别介绍了中国颜色体系。书后的附录收入了基础色度学国家标准,以及主要的颜色测量用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极方便颜色工作者的实际操作。 本书可供从事颜色科学研究、颜色(色差)测量、计量检定、色彩管理和控制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或作工具书。
全书共分29章。首先是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Knowles博士、Noyori教授和Sharpless教授的诺贝尔演讲,希望读者可以从大师们的演讲中大致领略到从事不对称合成/催化研究的一些真谛。《组合不对称催化》一章概括介绍了组合化学原理在手性配体筛选中的应用,以及手性化合物对映体组成的快速测定,这些技术为手性配体的高通量筛选打下了良好基础。接下来若干章节(5~7)着重介绍不对称催化技术在立体选择性催化氢化反应中的应用,读者可以通过这些章节了解到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发展动态以及高效手性配体的设计思想。随后的章节(8~20)介绍各种不对称C—C键生成反应。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些章节对不对称C—C键的生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章节将其中的方法应用到有机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反应中。第21章介绍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及不对称动力
本书是集成光学方面的一本经典著作,全书共22章,重点论述了集成光学用光波导、耦合器、调制器、激光器、探测器等光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制作工艺,介绍了聚合物和光纤集成光学、量子阱器件、微光机电器件、光子与微波无线系统、纳米光子学等前沿研究,概述了集成光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各章重点阐述物理概念和工程计算,避开复杂的数学推导,理论精辟,内容新颖,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每一章末尾列出了主要参考资料并附有习题。
本书从力学与数学基础出发,由简入繁,构成了理论模型、定位方法、定量检测和寿命预测的完整框架。首先简要介绍了弹性力学与数学基础,为后续波动力学建模提供基础知识;其次,介绍板、管结构中导波波动方程和解,为导波多模态和频散特性提供解析解。
《高等光学仿真》《MATLAB版)——光波导,激光(第2版)一书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来仿真高等光学中两个举足轻重的研究方向——光波导和激光中的一系列理论模型。读者通过这些仿真过程和结果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光波导和激光的理解和应用。 全书共6章,分别介绍了光的电磁理论基础;理想平板介质光波导中的光传播特性及仿真;光纤中的光传播特性及仿真;高斯光束和光纤耦合;激光原理及仿真;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及仿真。书中大量运用到求解各类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其在MATLAB中的实现,其中主要有方程求根的数值解法、数值积分方法、常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数值求解、常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数值求解。采用MATLAB中相应的数值求解函数仿真高等光学模型,并结合MATLAB强大的作图功能实现仿真结果的可视化,可加深读者对高等光学问题仿真结果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