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张雄编著的《物质点法数值仿真系统及应用》系统介绍了物质点法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简要阐述了物质点法数值仿真软件系统(MaPoSS)的设计与实现方案,结合多方面的典型算例详细讲解了该软件系统的操作使用方法。对读者全面了解物质点法基本原理和关键算法、利用物质点法解决爆炸冲击与大变形等问题、开发相关大型软件系统等,具有参考价值。本书可供计算力学、武器效应与毁伤评估、软件工程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课程教材。
《光学设计》系统地论述了光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重点介绍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光学系统有关设计内容,以阐明光学设计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并列举了一些科研设计实例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光学设计》可供高等工科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及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师生使用,同时也可供从事光学系统及光电仪器的研究、设计、制造和系统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大学物理学 力学、电磁学(第三版)》讲述物理学基础理论的力学和电磁学部分。其中力学部分包括质点力学、刚体的转动以及狭义相对论;电磁学部分包括静止和运动电荷的电场,运动电荷和电流的磁场,介质中的电场和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波等。书中着重于守恒定律的讲解,也注意从微观上阐明物理现象及规律的本质。内容的选择上除了包括经典基本内容外,还注意适时插入现代物理概念与物理思想。为了扩大学生的现代物理知识领域,《大学物理学 力学、电磁学(第三版)》还专辟了“今日物理趣闻”栏目以备选讲或选读,具体内容有基本粒子,混沌——决定论的混乱,奇妙的对称性,弯曲的时空,大爆炸和宇宙膨胀,大气电学,超导,等离子体等。此外,安排了许多现代的联系各方面的实际的例题和习题。
《中国科幻发展报告(2015―2020)》从多个维度系统梳理了2015―2020年中国科幻发展概况,在扎实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鉴古知今”,涵盖科幻创作、科幻人才培养、科幻从业者统计分析、科幻组织、网络科幻文学、科幻游戏、科幻影视、科幻动漫、中外科幻交流以及科幻学术研究等当前中国科幻发展的众多方面,数据翔实,内容丰富,体现了时代性和前沿性,可以说是科幻从业者的参考书之一。
对量子结构上映射的研究是数学与量子信息理论交叉领域中基础而重要的课题之一,这里的量子结构包括:量子态集合、可观测量代数与量子效应代数等。许多量子信息基本概念就是某个量子结构上的映射,例如量子信道是保迹的完全正线性映射。《量子结构上的映射及其应用》介绍作者近十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量子结构上的映射及其应用》共六章,章介绍《量子结构上的映射及其应用》涉及的算子理论预备知识与量子信息相关概念的数学表述;第2章给出几类一般算子结构上保零积映射的刻画,这一章中得到的结果将被《量子结构上的映射及其应用》后面章节中多次使用;第3章研究了量子可观测量的数值域(半径)的新性质以及其上保数值域(半径)映射的刻画;第4章探讨量子效应代数上几类同构的刻画;第5章给出量子态集合上几类映射的刻画和应用
《北京科普统计(2015年版)》是根据《科技部关于开展2014年度科普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国科发政[2015]59号)精神,对北京地区科普统计数据的全面解析。全书共分6个部分:综述、科普人员、科普场地、科普经费、科普传媒和科普活动。《北京科普统计(2015年版)》很后的部分收录了“2014年度北京地区科普统计工作方案”“2014年度科普统计调查方案”及2008―2014年的分类统计数据。
《位置敏感探测器的定位及结构改进研究》系统地介绍了幅值法和相位法的定位原理,设计了相应的定位测试系统,并进行了实验测试。针对实验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光电流弱和易受环境光干扰,提出了通过结构改进增强横向光电效应的方法,建立了谐振腔增强横向光电效应的理论依据;并通过量子效率和横向电势差的数值计算,对横向光电效应的增强效果进行了验证。
本书对无网格方法包括区域型无网格法和边界型无网格法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系统地介绍了对边界节点法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应用,包含近年来靠前外和作者的研究历史和很新研究成果。对边界节点法的几种实现方式(包括配点格式、移动很小二乘格式、伽辽金格式和变分格式)进行了推导和总结,对边界节点法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表述。以声学等问题为背景,系统地总结了边界节点法的基本原理、程序实现方法及其典型应用。包括高频率声波问题、Cauchy反问题、源项反演问题、非线性问题、薄板小挠度弯曲问题、薄板自由振动问题、超薄涂层热传导问题等应用。
周旭、张雄编著的《物质点法数值仿真系统及应用》系统介绍了物质点法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简要阐述了物质点法数值仿真软件系统(MaPoSS)的设计与实现方案,结合多方面的典型算例详细讲解了该软件系统的操作使用方法。对读者全面了解物质点法基本原理和关键算法、利用物质点法解决爆炸冲击与大变形等问题、开发相关大型软件系统等,具有参考价值。本书可供计算力学、武器效应与毁伤评估、软件工程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课程教材。
一书基于对何为“信息”问题的简要回答,追溯了经典信息学中对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或者说,计算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历程,剖析了当代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向微观领域延伸时将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发展瓶颈的原因所在,揭示了用量子比特描述信息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阐述了量子保密通讯、量子密码、量子隐性传态等目前最为先进的量子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