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涵盖粒子物理基础、宇宙线的物理(加速、相互作用)和天文(起源、传播)问题及其探测方法。针对目前广为采用的大气簇射实验,本书侧重讨论了大气簇射中宇宙线各成分(包括强子、光子、μ子和中微子)的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书中的理论分析简明直观,密切结合实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读者通过本书可以对宇宙线这个学科有整体和适当深度的了解。本书适合作为物理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入门教材。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和天文学有基础性的了解有助于对本书的理解。本书亦适合工作在宇宙线领域的专家学者参考。
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云南省科协、云南大学、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联合承办的第34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于2009年7月18~19日在昆明举行。本届沙龙的主题是“高能天体物理中的热点问题”,参加沙龙研讨的有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北京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就当今天体物理领域中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使学术界对高能天体物理中的相关热点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是发生在宇宙天体上的高能现象和高能过程,涉及高能粒子的产生、加速、传播等。发生在这些天体上的高能物理过程不可能在地球上的实验室中实现,但所观测到的现象为人们研究条件下的物理过程提供了条件。近十几年来,随着地面大气切仑科夫探测器及空间x射线、伽玛射线探测器的不断投入使用,高能天体物理的研究
《恢复生态学导论(第2版)》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华南植物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三位长期从事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研究员的合作成果之一。全书基于恢复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阐述了恢复生态学概论、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退化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恢复、各类型(森林、草地、湿地、水体、农田等)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实践、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恢复生态学理论和实践的挑战等问题。
本书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交叉学科基础物理教程丛书》中的一册,主要内容包括原子的电子结构、原子光谱、原子之间或与其他物质的碰撞过程和相互作用。本书可供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院校作为普通物理力学教科书或主要参考书,也可供大专院校物理教师和物理教学研究工作者参考。
《高等学校教材:有限单元法基础及MATLAB编程》是作者根据几十年的教学体会并结合工程实际编写而成的。《高等学校教材:有限单元法基础及MATLAB编程》重点突出、实例丰富,其基本理论与编程相互衔接,并配以详细的MATLAB有限元程序注释,将汉化和调试通过的函数程序做成MATLAB有限元工具箱,以便于学习应用。 全书共分12章,包括绪论、MATLAB预备知识、弹性力学相关预备知识、杆件体系结构有限元分析、杆件体系结构有限元分析的MATLAB编程、平面问题有限元分析、形函数、应变矩阵及应力矩阵的MATLAB程序、平面问题有限元分析编程、空间与轴对称问题、空间与轴对称问题的MATLAB编程、弹性板壳有限元分析初步、弹性板壳结构有限元分析的MATLAB编程、有限元逐步精细化分析的若干问题。 《高等学校教材:有限单元法基础及MATLAB编程》可供力学、土木、交通
When I first decided to write a book on string theory, more than ten years ago, my memories of my student years were much more vivid than they are today. Still, I remember that one of the greatest pleasures was finding a text that made a difficult subject accessible, and I hoped to provide the same for string theory. Thus, my first purpose was to give a coherent introduction to string theory, based on the Polyakov path integral and conformal field theory. No previous knowledge of string theory is assumed. I do assume that the reader is familiar with the central ideas of general relativity, such as metrics and curvature, and with the ideas of quantum field theory through non- Abelian gauge symmetry. Originally a full course of quantum field theory was assumed as a prerequisite, but it became clear that many students were eager to learn string theory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that others had taken courses on quantum field theory that did not emphasize the tools needed for string theory. I have therefore 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