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化学计量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数学基础知识与MATLAB简介、相关分析及其应用、回归分析及其应用、实验设计与实验数据的处理、主成分分析及其在回归分析中的应用、化学校正理论及光谱定量分析技术、化学模式识别及其应用等。为了便于读者学习,本书配有82学时的教学课件,可作为高等院校教师教学时参考使用。 本书适合化学、应用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选作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分析化学计量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和工具书。
本书第2版作为“十一五”规划教材是在第1版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书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理论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全书共分9章,前6章介绍连续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时域分析、根轨迹分析、频域分析以及系统的校正等方法。第7章介绍非线性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其中包括相平面法和描述函数法。第8章介绍离散控制系统的理论,用时域法分析了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和稳态误差,以及数字校正等问题。新增加的第9章内容,精练地介绍了目前国际控制界流行的 MATLAB仿真方法,并精心设计了经典的模拟实验以供读者训练之用。在附录中增加了拉普拉斯变换和MATLAB应用的基础知识以供读者查用。 为便于读者自学,本书精心选编了大量解题指导,旨在加强学生的课后训练,提高分析设计能力,以便学生灵活运用各章方法。同时
本书是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是中国药科大学多年来生命科学类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结晶。 全书根据生命科学类一年级化学课程基本要求编写,将传统上分属于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的基本化学原理及相关应用内容融为一体,统一安排、调整各学科内容,删除不必要的重复。全书内容除绪论外,从微观结构、宏观性质以及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的应用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内容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配合物结构、物质的聚集状态、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溶液中的质子酸碱平衡、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电化学基础和氧化还原平衡以及元素化学及其生物效应。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类(包括药学、生物学和医学)各专业的化学基础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选用和参考。
《基础化学教程习题解析(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基础化学教程(无机与分析化学)》(傅洵等,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二版)的配套参考书。本书安排与《基础化学教程(无机与分析化学)》一致,每章包括内容提要、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综合提高与考研真题、参考答案与解析四部分内容。《基础化学教程习题解析(第2版)》除了将《基础化学教程(无机与分析化学)》中的思考题及习题全部列出,并对大部分思考题和全部习题予以解答外,还精选了典型习题和一些重点院校2003年以来的考研真题,并提供了参考答案,对稍有难度的题目提供了详细解题步骤和思路点拨。本书知识全面、习题难度适中,可供普通高等院校化学、应用化学、化工、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海洋科学、环境科学、药学及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日常学习使用
本教材主要介绍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根轨迹法、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线性离散系统分析、状态空间分析及非线性系统的分析等。 本书可以作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电气信息类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从事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物系的平衡关系、传递速率及经济核算观点等5个基本概念为基础,介绍了主要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及典型设备。全书除绪论外共分7章,分别为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沉降与过滤、传热、吸收、蒸馏、干燥。在流体流动、传热和吸收三章中,分别介绍了流体力学、传热学及传质学的基础知识。每章都编入适量的例题、习题及思考题。 本书重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阐述,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和用工程观点分析问题,适当介绍本学科领域的新进展;力求由浅入深,突出重点,主次分明,便于自学;全面采用法定计量单位。设备规格采用标准。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少学时(70~100学时)化工原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高等职业学校以及科研、设计和生产部门的科技人员作为参考书。
本书是针对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近代化学基础”(上、下册)编写的学习指导。 全书共分29章,每章包括:基本要求、内容概要、同步例题、习题选解、思考题和自我检测题,思考题和自我检测题均给出了解题思路或参考答案。内容涉及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化学分析、结构表征、元素化学、配位化学、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合物、簇状化合物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材料、轻纺、食品、环境工程、制药、生物工程等专业的化学基础辅导教材或考研参考书,也可供其他专业学生及广大读者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