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病毒及病毒病图鉴》水生病毒学研究的对象是感染水生生物或存在于水环境中的病毒。本书源自著者相关研究的积累,兼具专著与图籍属性。从逾万幅图中遴选了约800幅(图或图版),其中彩图约200幅。本书分为6个部分:水生病毒病症及水生病毒学技术、水生哺乳动物病毒、爬行动物病毒、两栖动物病毒、鱼虾类动物病毒及淡水浮游病毒,共分23章,以图示和简洁的中英文图注直观展示了水生生物病毒病症状、宿主组织及其细胞的病理变化、水生病毒的超微形态及基因组成和蛋白定位等。
《一九二年海原大地震》对海原大地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总结,全面论述了海原大地震震害和等震线图、震源机制、地震序列、震前异常、地震断裂带和地震构造背景等,给出了极震区为北西向的海原大地震等震线图,纠正了1921年起初发表的等震线图极震区为北东向的错误,《一九二年海原大地震》的出版具有里程碑意义。
本书共分6卷。卷为9000多个动植物种的《红色名录》(Red List),包括物种名称(学名、中文名、英文名),中国分布占全球的比例、评估的濒危等级以及所依据的标准和理由,IU全球评估等级等。后5卷分别为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卷册,内容为中国分布的6000种左右的受威胁物种的评估资料。每个物种收集了迄今为止最晚近的信息,包括:分类信息(物种学名、中文名、英文名、重要的同物异名和分类信息备注),现有濒危等级信息(IU红色名录、中国红皮书、CITES附录、国家重点保护级别),中国分布占全球的比例, 本次评估的濒危等级和所依据的标准及理由,生境、分布(分布图)、种群状况、致危因素、保护措施、参考文献、评估人及年代等等,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本书的出版能为外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有关的科
本书是在作者10年来对福建湿地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参考相关研究资料编撰而成的。全书分8章,约123万字,系统论述了福建湿地地理环境概况、福建湿地资源、福建湿地大型底栖生物及浮游生物的多样性、福建湿地植物多样性、福建湿地动物多样性、福建湿地外来人侵物种及其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福建湿地自然保护区、福建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价等内容。书中还系统列出了“福建湿地大型底栖生物及浮游生物名录”、“福建湿地高等植物名录”、“福建湿地鱼类名录”、“福建湿地两栖动物名录”、“福建湿地爬行动物名录”、“福建湿地鸟类名录”和“福建湿地哺乳动物名录”,并附有福建湿地卫星遥感影像图和精美的湿地类型及生物多样性彩色照片。 本书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福建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丰富我国湿
本书是在作者10年来对福建湿地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参考相关研究资料编撰而成的。全书分8章,约123万字,系统论述了福建湿地地理环境概况、福建湿地资源、福建湿地大型底栖生物及浮游生物的多样性、福建湿地植物多样性、福建湿地动物多样性、福建湿地外来人侵物种及其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福建湿地自然保护区、福建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价等内容。书中还系统列出了“福建湿地大型底栖生物及浮游生物名录”、“福建湿地高等植物名录”、“福建湿地鱼类名录”、“福建湿地两栖动物名录”、“福建湿地爬行动物名录”、“福建湿地鸟类名录”和“福建湿地哺乳动物名录”,并附有福建湿地卫星遥感影像图和精美的湿地类型及生物多样性彩色照片。 本书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福建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丰富我国湿
本书共分6卷。卷为9000多个动植物种的《红色名录》(Red List),包括物种名称(学名、中文名、英文名),中国分布占全球的比例、评估的濒危等级以及所依据的标准和理由,IUCN全球评估等级等。后5卷分别为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卷册,内容为中国分布的6000种左右的受威胁物种的评估资料。每个物种收集了迄今为止最晚近的信息,包括:分类信息(物种学名、中文名、英文名、重要的同物异名和分类信息备注),现有濒危等级信息(IUCN红色名录、中国红皮书、CITES附录、国家重点保护级别),中国分布占全球的比例, 本次评估的濒危等级和所依据的标准及理由,生境、分布(分布图)、种群状况、致危因素、保护措施、参考文献、评估人及年代等等,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本书的出版能为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