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不知道,世界真奇妙!自然界不一个由空气、阳光、土壤、水等构成的大环境,同时还有一个由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等构成的微环境。同大环境相比,微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似乎更加密切一些。那么,在这个微环境中,人与微生物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微生物在人体的营养吸收、生长发育,乃至抵御疾病等方面扮演了何种角色?微生态平衡与失调是怎么一回事?“菌群失调”是疾病的原因还是疾病的结果?微生态制剂有哪些功效?服用微生态制剂应该注意些什么……本书作者以问答的形式和通俗的文字,生动而全面地描绘了一个神奇的微生态世界。第二版不仅修订、充实了大部分内容,而且增加了“益生元的原理及应用”和“微生态及其制品的进展”,十分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对从事微生态学研究者也颇有参考价值。
转基因动物技术和将功能基因导入动物的技巧是分析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的强有力手段,其解决的问题横跨生物医学、生物学应用和农业生产等科学领域。 本手册原著的版是世界上本由全球知名实验室共同编写的动物转基因技术手册,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种重要的实验室动物和家养动物物种的基因转移,所阐述的技术方法为全球领先实验室所采用的方法。本手册为第二版,新版在版的基础上更新了80%的内容,增加了在动物模型系统中广泛应用的诸如显微注射、ES细胞核转移等基因工程技术。为使读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方便从事研究,本手册还全面地提供了目前转基因动物技术的数据库及其网络资源,并对转基因动物的命名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手册可作为从事动物生物技术研究者的案头指南,同时可作为技术人员、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训用书。
本书为浙江林学院的专业老师在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学科发展和生物技术产业化的要求,编写的一本既有较强专业性,又通俗易懂的实用教材。全书共分为食品微生物制品、工业微生物制品、医药微生物制品、保健微生物制品、农业微生物制品等五篇。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经济微生物产品和制品的基础理论、生产工艺、制备及应用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微生物教学的教材和参考书,还可供生物、食品加工等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物种数量可能以数百万计,但以纯培养物得以分离并加以描述的几千种。造成这一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超过99%的所有环境微生物令人感到迷惑地无法在实验室中生长。微生物不可培养性这一现象披认为是基础和应用微生物学领域的一个主要挑战,找到一种可以触及大部分未培养微生物的方法可能会改变今天我们所知道的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许多方面。 SlavaS.Epstein教授编著的《未培养微生物(精)》描述了这一现象的发现、目前对未培养微生物生理和分子本质的假设、“智取”未培养微生物的方法以及大多数未培养微生物在医学和生物技术的重要性。《未培养微生物(精)》揭示了未培养微生物的隐藏世界、它们无与伦比的多样性和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介绍临床微生物学诊断的知识与技术。全书共分7篇25章。篇为临床微生物学基础知识,介绍细菌与真菌的形态和结构;第二篇为临床微生物基本技术篇,介绍细菌学与真菌学检验的基本技术、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耐药性检测;第三至第五篇分别介绍临床常见及罕见的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形态与染色,以及培养特性、生化反应、鉴别要点和临床意义;第六篇简述微生物检验的自动化和微量化;第七篇介绍临床工作经验,包括如何准确分离与鉴定临床标本、如何做好室间质评以及如何应对疑难菌种。附录部分包括菌种保存法,以及临床常见细菌、真菌拉丁学名和中文名对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常用术语、缩略语、抗生素药名英汉对照,方便读者检索和使用。全书有彩图(照片)1000余幅,形象直观,图像逼
《中国哺乳动物分布》次将中国现已查明的兽类500多个种及五种的分布情况,以地图和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每一种动物都其分布图及其对应的文字叙述(中英文对照),对学名、亚种名、分布范围、栖息环境以及在国外的分布简况;少数类群还对其变动情况,等等,都作了面全的阐述。本书类群还对其变动情息环境以及在国外的分布简况;少数类群还对其变动情况,等等,都作了全面的阐述。本书为兽类学的研究与应用提人工了系统而切实的最基础的资料,对(1)分析研究中国兽类分布规律,进一步探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2)从分布上检查和发现并解决动物分类学上的问题;(3)跟踪和研究中国兽类分布与变迁;(4)国家研究制定保护与利用兽类资源;(5)有害动物的防治及自然疫源病的研究;(6)古生物及历史生物地理学的研究;(7)国家生物多样性保
本书在科技部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整理整合与共享试点”(No.2005DKA21209)项目的基础上,首次将我国的海洋微生物菌种研究成果汇编成册。体现了下列特色: 收入的海洋菌种多数是近年来分离得到的,共9756株。其中,细菌319个属、1128个种、8378株;酵母32个属、114个种、1065株;丝状真菌,61个属、115个种、313株。根据来源地分,大洋微生物3600余株、极地微生物1000余株、近海微生物4800余株。引进及鉴定的模式菌株220株。 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将所有细菌的16S rRNA序列在模式菌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并根据同源性的高低与理化特征,对菌名进行了修订。 本目录适合于从事微生物研发工作的高校院所及相关企业单位收藏,也可供从事微生物研发的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是基础医学中的一门主干学科,掌握和熟悉本学科“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将为学习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及药学等专业课,以及为开展医学和生物学科学研究奠定基础。近年来医学微生物学日新月异,其教学内容和教材亦需要不断地改革与创新。考试改革和试题创新也是进行知识更新和素质培养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编写《医学微生物学应试指南》(第二版)的宗旨在于帮助医学生复习并巩固所学过的重要内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表达能力。 本书作为《医学微生物学》教科书的辅助教材,主要适用于高等医药院校长学制医学生、五年制本科生结业考试前和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前的复习,另外,对于成人教育专科升本科的学员、大学专科生以及报考执业医师人员等,亦可作为复习和自测教材
鸟类是人类有朋友。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然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城市生态建设。当我们漫步在绿地、公园、乡村、滩涂,不经意间,人们发现鸟类离我们的距离越业越近了,鸟类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许多市民已经自发开始走出门户,到大自然中观赏千姿百态的鸟类。有鉴于此,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于2004年成立了鸟类专业委员会,旨在提高市民爱鸟护鸟的意识,开展爱护鸟宣传活动,组织市民有计划地开展观鸟活动。 为了使观鸟爱好者在上海及周边地区进行野外观鸟活动时有一本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鸟类图鉴,我们根据近10年来的观察记录,并结合文献记载,挑选了222种上海地区常见鸟类和关键鸟种,编写成这本鸟类图鉴。热切期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爱护鸟类、关注鸟类的队伍中来。还希望本书
《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物技术系列:微生物学及实验实训技术》共分两大部分。部分微生物理论知识包括十章的内容,系统介绍了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繁殖、营养代谢、生长与控制、遗传育种以及微生物生态、分类与鉴定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详略深浅适宜,图文并茂,并在每章设有知识要点、小结、阅读材料和复习思考题,以启发读者并及时巩固理论知识。第二部分微生物实验实训技术包括二十个实验单元,分模块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学科的实践技能操作。实验内容全面,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书中的综合性实训项目可供不同层次和专业方向的高职高专院校灵活选用。 《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物技术系列:微生物学及实验实训技术》可作为生物技术类、食品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和领域的师生及实践操作人员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真菌的基础知识,包括真菌结构、生长繁殖、致病机制等,并详细介绍了实验基础及技巧,全面详尽介绍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 ,包括病原、病理、临床、组织病理、免疫、诊断及治疗等;介绍了一些特定宿主如、器官移植等病人真菌感染的特点。合理应用抗真菌约物等。全书图文并茂,通过形象加深思维与理解。 每一章节,除一般叙述外,多包含带有综述性内容,力争纳入20世纪末期的、外重要文献,使读者能较全面了解每一领域当前及未来的发展动向。 本书主要为临床医生编写,无疑对内、外、妇、儿、传染,以及皮肤、五官等各科医生均可起参考作用,对检验人员亦是一本与等量齐观床沟通的参考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