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日用化学方面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全面地研究它们,不是一本书或几个作者能够胜任的。因此,本书虽名为《日用化学工程技术史》,但只选择了大漆、玻璃、盐糖酒醋三个方面的古代科学技术作为探索研究的对象,并分别列为三个单独篇章。编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漆器的起源;对其主要制造技术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如割漆、制漆、制胎、髹饰、油漆并用等各个制造技术方面,都进行了探索研究。以现存的文物、特别是出土文物为依据,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在对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漆器的主要制造技术进行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基本上勾画出了中国古代漆器制造技术发生、发展的脉络,得出了“楚国漆器是我国古代漆器生产史上的个高峰”的结论。第二编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玻璃的起源;在战国时期就制造出了在世界玻璃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铅钡玻
基于中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本书系统而科普性地阐述了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基础的材料及其基本概念。参照世界各地与材料相关的考古成果,系统地介绍了旧石器蒙昧时代摸索文明的漫长岁月、新石器野蛮时代文明来临的前奏、铜器时代与古代文明的兴起、铁器时代所伴随的发达文明,以及钢铁时代与近代文明的出现。书中还展示了现代信息时代所赖以生存的材料基础、现代文明广泛使用的材料、材料与文明安全的关系,以及面向未来文明的高技术新材料。 本书梳理了材料与文明发展之间必然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东西方文明发展的差异,可作为普通公众知识性、兴趣性的科普读物,也可以为高考学生选择大学专业时提供材料科学方面的知识与参考。相关的材料科普知识也可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的参考。
本书是F.克莱因的名著,其内容是作者在临终前一两年给部分同事所作的讲演,而由他的学生们编辑成书。中介绍了数学科学在19世纪的发展。在本卷(卷)非常详尽且有批判性地分析了高斯、黎曼、魏尔斯特拉斯、柯西、伽罗瓦等一大批最重要的数学家的数学思想和贡献;也介绍了一大批物理学业绩;说详细讨论了一些最重要的数学分支的缘起前景。 本书适合从事数学的研究和教学的大学水平以上的学生和教师学习参考,也适合研究科学史、数学史和关心、研究一般的科学思想文化发展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