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数字矿山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以及数字矿山的开发与应用。全书共分为五章,章讲述了数字矿山的概念和现状,第二章讲述了数字矿山的基本构成,第三、四章分别讲述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在数字矿山中的作用,第五章重点叙述了数字矿山建设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本书作为国家“653工程”煤炭行业的培训教材,主要面向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可作为煤炭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数字矿山建设的参考材料。
本培训教材共分十章,包括部分。部分介绍了煤层气地质基础知识,包括煤层气基本特性、煤储层及其基本物理性质、煤储层含气性及其地质控制、煤层气扩散与渗流特性四个章节。第二部分简述了煤层气勘探技术,包括煤层气产出过程和煤层气勘探与评价技术两个章节。第三部分介绍了煤层气开发技术,包括煤层气地面开发技、术、矿井煤层气抽采技术两个章节。第四部分涉及煤层气集输、利用、环境保护、产业法规与政策等内容,分为两个章节予以介绍。本培训教材面向全国煤层气勘查与开发界工程技术人员,也适合煤田地质、煤矿安全、石油天然气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参考阅读。
本书是煤炭高等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安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是从事煤炭行业有关人员了解和掌握煤矿开采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生产技术的基础读物。 本书主要介绍煤矿地质、井田开拓、采煤方法和巷道施工技术,同时也介绍一些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及矿图的基本知识,对露天煤矿开采只作了简单的介绍。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第2版)》阐述了煤炭地下开采引起的上覆岩层和地表移动的基本理论,建筑物下、村庄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上开采的相关规定、判别方法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介绍了上行开采的条件和判别方法,难采煤层开采的途径,深矿井开采的巷道布置、开采部署和矿压控制的对策,以及水力采煤、充填采煤和煤层气开采的特色。《煤矿特殊开采方法(第2版)》是为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参考。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支撑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据统计,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分别占到76%和69%,86%的发电能源、70%的工业燃料.和动力、60%的民用商品能源和70%的化工原料都是煤炭提供的。实践证明,煤炭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基石,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 按照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到2020年,要以能源消费翻一番甚至更低的水平,实现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煤炭的加工与利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煤炭的热能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减轻运输压力,提高经济效益。毫无疑问,煤炭的合理加工和利用是十分重要的技术途径和手段。 近年来,我国的煤炭加工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煤化工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煤炭加工利用技术进步速度加快,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随着煤炭加工业的迅
现行《煤矿安全规程》是2001年版本,已实施15年,对规范煤矿安全生产、提升安全保障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虽历经几次局部的、个别的技术条文修订,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煤炭科技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模式的提升和完善,以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亟须对《规程》进行全面系统修订。 有鉴于此,煤炭工业出版社编写了《煤矿安全规程(2016)》,新修订的《规程》强调:强化红线意识、体现安全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依法治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做好与专业规章、标准的衔接;推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的应用;总结事故教训、体现预防为主。 现行《煤矿安全规程》是2001年版本,已实施15年,对规范煤矿安全生产、提升安全保障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虽历经几次局部的、
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为基础,建立煤矿安全管理系统(sMs),是国际上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发展趋势,是一种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在阐述安全及安全管理的概念基础上,介绍了国际安全管理体系发展、理念和相关国家的法规和规范性要求,并通过国际流行的几种安全管理体系介绍,归纳其基本原理及特点,结合建立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准则,分别阐述了煤矿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本知识,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最后以矿井防灭火为例,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以及从管理和技术对风险的控制、预警、应急管理等步骤介绍煤矿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方案。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可作为煤矿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第2版)》阐述了煤炭地下开采引起的上覆岩层和地表移动的基本理论,建筑物下、村庄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上开采的相关规定、判别方法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介绍了上行开采的条件和判别方法,难采煤层开采的途径,深矿井开采的巷道布置、开采部署和矿压控制的对策,以及水力采煤、充填采煤和煤层气开采的特色。《煤矿特殊开采方法(第2版)》是为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参考。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支撑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据统计,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分别占到76%和69%,86%的发电能源、70%的工业燃料.和动力、60%的民用商品能源和70%的化工原料都是煤炭提供的。实践证明,煤炭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基石,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 按照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到2020年,要以能源消费翻一番甚至更低的水平,实现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煤炭的加工与利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煤炭的热能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减轻运输压力,提高经济效益。毫无疑问,煤炭的合理加工和利用是十分重要的技术途径和手段。 近年来,我国的煤炭加工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煤化工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煤炭加工利用技术进步速度加快,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随着煤炭加工业的迅
本书内容包括煤矿和非煤矿山应急救援案例40例,按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水害、火灾、顶板及冲击地压、煤矿其他事故和非煤事故共八章,每章5例。针对每个案例,详细介绍了救援过程和采取的措施。为使读者更好地学习、借鉴、掌握,重点从事故预案的响应与应急处置、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事故应急救援分析与等方面进行总结,旨在为参战人员的决策指挥、应急处置、技术运用提供参考。本书可供煤矿应急管理人员和矿山应急救援指战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应急管理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对《地质勘探安全规程》的重点条文进行了释义,补充和扩展了相关知识,并辅以典型事故案例,介绍了《地质勘探安全规程》的基本内容。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释义》共10章100条6个附录。从工作对象上看,既包括井工矿,又包括露天矿;从工作阶段看,包括建矿、生产和闭坑的各个阶段;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煤矿地质工作原则、总体任务和机构设置、人员装备要求,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煤矿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煤矿地质观测与综合分析,煤矿建设、生产和闭坑阶段的地质工作,煤矿地质信息化工作等。本书内容全面,体现了煤矿地质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科学性,有利于促进煤矿地质工作的开展。
本书包括钻探工程的基本知识、岩心钻探的设备和钻进工艺。重点介绍煤田地质岩心钻探施工技术,同时也介绍了水文水井钻、广义工程钻和煤炭特殊工程钻的施工技术。 本书是高等院校地质勘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非探矿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作为有关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为深入推进广大煤炭企业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新版标准化,我们组织编写出版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专家解读》一书,吸纳了20多位国家煤监局标准化修订组专家成员的大家之言、真知灼见,从条款的法律来源、制定背景、条款意义、拓展链接等方面对条款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便于大家全面、准确地把握《评分方法(试行)》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本书编委会邀请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修订组专家负责人,负责各个部分的解读编写工作。 本书解读秉承以下原则:一是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精神实质进行科学、严谨、到位的解读;二是对标准化修订背景及意义以及与规程关系进行了总体解读;三是对相关条款的法律来源、具体操作事项、条款意
为规范露天矿疏干排水设计,防止和减少水害,保证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书。本书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露天煤矿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阶段的疏干排水设计。露天煤矿疏干排水设计应积极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