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治理煤矿瓦斯的保障。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专家委员会编著的《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先进技术及示范》分六篇,内容包括瓦斯抽采技术、煤与瓦斯突出和爆炸防治技术、通风、监控和应急救援技术、瓦斯利用技术、瓦斯治理的管理经验、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示范工程。本书给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选煤是洁净煤技术的基础,也是煤炭深加工(制水煤浆、焦化、气化、液化)和洁净、高效利用的前提。选煤可以除去原煤中的大部分矿物杂质,提高煤炭质量,并把它分成不同等级,为用户合理利用创造条件。国家鼓励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原煤入洗量不断提高,从1949年的几十万吨发展到2003年的5亿多吨。
本书首先介绍开采沉陷现象和过程的一般规律以及对其影响的地质采矿因素,简要叙述了外早期及当前采用的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预测方法)和根据预测结果评价开采沉陷对于地面建(构)筑物等环境影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解决地下采矿引起的环境危害应采取的措施,诸如地下开采措施——充填采空区、部分开采、离层裂缝带注浆、留设保护矿柱,以及地面建筑物的加固和改建措施等。同时,本书也介绍地面塌陷地的复垦利用方法。在回顾20世纪本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21世纪应当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本书可供矿区设计规划人员、矿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采矿类院校本科生及研究生阅读参考。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第2版)》阐述了煤炭地下开采引起的上覆岩层和地表移动的基本理论,建筑物下、村庄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上开采的相关规定、判别方法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介绍了上行开采的条件和判别方法,难采煤层开采的途径,深矿井开采的巷道布置、开采部署和矿压控制的对策,以及水力采煤、充填采煤和煤层气开采的特色。《煤矿特殊开采方法(第2版)》是为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参考。
《煤矿自救互救知识》为“煤矿生产安全知识普及读本”之一,包括煤矿安全生产方针与法律法规,矿井通风和瓦斯、粉尘及火灾防治基本知识,矿井防治水和顶板管理基本知识,瓦斯、煤尘爆炸现场自救互救知识,火灾现场自救互救知识,透水现场自救互救知识,冒顶现场自救互救知识和现场创伤急救知识等内容。 《煤矿自救互救知识》内容全面、通俗易懂,并配有大量的事故案例和插图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可作为班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教材,也可供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煤矿自救互救知识》由正高级工程师袁河津主编,开滦集团总医院袁楠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编,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郭劲夫、高静和河北省唐山市博仁科技有限公司李菲插图。
《矿山测量学》共分十二章,综合了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同时又考虑了我国的国情。《矿山测量学》详细叙述了矿山测量的研究内容及任务;井下平面控制测量;井下高程测量;矿井联系测量;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贯通测量;煤矿测绘资料与地质测量信息系统;井下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井下高程测量的误差;矿井定向的精度分析;贯通测量方案的选择与误差预计;立井施工测量和露天矿测量等。 《矿山测量学》除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测绘工程专业矿山测量方向的教材外,还可供矿山测量和工程测量工作者以及采矿企业有关技术人员参考。对从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等领域工作的建设者。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工艺矿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为矿物学基础、显微镜下矿物鉴定方法、矿石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方法等三篇,共计11章,主要内容包括结晶学基础、矿物学基础、矿物分类及性质、岩石与矿石、透明矿物的偏光显微镜鉴定、不透明矿物的反光显微镜鉴定、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的结构构造、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物嵌布粒度及矿物解离度等。为配合实验教学,书末附有工艺矿物学实验指导书。本书主要供高等院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书使用,或作为矿物加工工程及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我国煤矿的采掘、提升运输、排水、通风、压气等通用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及性能,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国外先进的矿山机械。本书为煤炭院校有关矿山机械类专业及课程所用的统编教材,也可供有着的研究生、专科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矿井通风与安全》是根据煤炭高等院校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专业的“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大纲编写的。书中系统阐述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分析讨论煤矿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矿井通风与安全》适合作为相关专业学生教材,也可供从事矿井安全研究的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