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过程中,会遇到水、火、瓦斯、粉尘和顶板等5种灾害,即通常所说的“五大灾害”。在我国,冲击地压(也称为冲击矿压)作为一种特殊的矿压显现形式,已成为煤矿开采特别是深部开采矿井的主要灾害,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 本书旨在较系统全面地介绍冲击地压基本概念及其分类,阐述冲击地压影响因素和冲击地压发生机理,重点介绍冲击危险性评价、预测方法与技术,结合具体生产矿井实际,给出了冲击地压防治方法与技术,并对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考虑到冲击地压发生条件的复杂性及冲击地压理论需要的相关知识较多,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书中增加了冲击地压实例和冲击地压基础知识两个附录,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参考。
《矿井通风与安全》是根据煤炭高等院校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专业的“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大纲编写的。书中系统阐述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分析讨论煤矿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矿井通风与安全》适合作为相关专业学生,也可供从事矿井安全研究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介绍了国内外煤矸石的利用概况,叙述了煤矸石的产生、组成、结构、性质和分析方法,思考和展望了我国煤矸石利用的前景,论述了煤矸石在建筑材料、陶瓷、化学工业、农业等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和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有实际使用技术。本书可供从事建材、化工、煤炭、电力生产和科研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矿业经济学有关的概念、理论、方法与实践,力求反映矿业经济学领域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进展,对诸如矿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矿业投资分析、矿产资源与矿业权评估、矿业经济数学模型、矿业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深入讨论。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工艺矿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为矿物学基础、显微镜下矿物鉴定方法、矿石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方法等三篇,共计11章,主要内容包括结晶学基础、矿物学基础、矿物分类及性质、岩石与矿石、透明矿物的偏光显微镜鉴定、不透明矿物的反光显微镜鉴定、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的结构构造、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物嵌布粒度及矿物解离度等。为配合实验教学,书末有工艺矿物学实验指导书。本书主要供高等院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书使用,或作为矿物加工工程及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
本书共分八篇,内容包括:稀土概述;稀土资源状况;稀土采矿和选矿;稀土冶炼;稀土材料;稀土应用市场;稀土行业政策;世界主要稀土企业等。本书浅显易懂,适合于关心、从事稀土行业管理、生产及教学和研究机构的有关人员参考。
《盾构施工煤矿长距离斜井关键技术》在总结煤矿斜井施工技术及盾构法施工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分析。从盾构法施工煤矿斜井的设备选型配置、盾构始发与快速掘进、地下拆解、不良地质处置、远程数字化监测监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简述了研究成果在示范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对盾构法施工煤矿长距离斜井的成套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 全书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可供煤矿斜井盾构科研、设计、施工、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矿山现场自救互救手册》共分九章,配有大量图片,比较直观地介绍了人体结构基础、矿山创伤的特点、矿难事故后的现场急救原则、自救互救方法、矿山事故后的心理变化和应对办法等。各章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图片真实(现场图片和手工绘图)。认真学习后能在发生事故后时间得到快速有效处理,为后续救治争取宝贵时间;对提高民众和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本质上,创伤急救是一项具有高度风险的行动。请大家不要误用或误解《矿山现场自救互救手册》,以免导致不良后果。不能认为仅阅读《矿山现场自救互救手册》即表示接受了救援者所需的训练。知识必须经过学习、训练、实践才能发挥作用。